热点新闻
秋风萧瑟《琵琶行》
2023-10-15 16:48  浏览:68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秋风萧瑟《琵琶行》

於恢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气势恢宏的时代,也是最令中国人自豪的时代。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顶峰,唐代之后,古代中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在唐代之后,中国依然是世界强国,但那个令人向往的大唐气象再也不复存在。

到了宋代,社会风气开始变化。宋代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那时北有契丹,西有党项,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所以也影响到当时的社会思潮在整体上趋于保守。宋代出现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交往很受限制。

这在文学上的反映就是词的兴盛。词为艳科,大多书写男女相思相恋的内容,所以词的格调不高。比如我们熟知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还不是因为在现实当中不能和恋人在一起,于是只好自我安慰。

唐代的妇女是可以出门的,杜甫的《丽人行》就描绘了当时贵族女子出行的情景,这在宋代可是不允许的。直到现在,理学依然禁锢着国人的思想,现在的异性交往还是比较受限制的。

比如,现在上中学的男女同学一定不会被允许私下见面,更不用说已经结了婚的妇女在晚上和陌生男子见面了。但是在唐朝,这种异性之间的交往似乎不受限制,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忠实地记录了当时异性交往的情景。

那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被贬官的白居易与朋友分别,本就没有什么好心绪。突然,在水面上传来阵阵的琵琶声,使白居易“如听仙乐”,于是“千呼万唤”,非要把琵琶女请出来。

琵琶女虽然已是有夫之妇,但也难却白居易的盛情,只好“犹抱琵琶半遮面”走了出来。白居易是一个才子,骨子里自然具有多愁善感的特质。听完演奏之后,白居易又细细地询问了琵琶女的身世,于是不禁对琵琶女产生了深切地同情与关心,就这样为琵琶女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琵琶行》。

尤其是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使多少人唏嘘感慨不已。在唐代,白居易可以和别人的妻子互诉衷肠,并且也没有人说闲话,后来白居易还做过太子宾客,这说明白居易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时人的指责。这要是在宋代,不知白居易要受多少苛责了,没准还会把自己的前程给断送掉。

白居易三十五岁写下《长恨歌》,在诗中淋漓尽致地将杨贵妃的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三十七岁与杨氏结婚,但婚姻生活并不美满。

杨氏是一个“不读诗书、只慕权利”的俗女子,总是希望丈夫能“出人头地”。但白居易却是很“不争气”,只好为妻子写下《赠内》以安抚。诗中说: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可是,就在白居易四十四岁的时候,却因上书直言而被贬到江州。也就是在江州期间,白居易写下了荡气回肠的《琵琶行》。白居易在诗中也一时忘情,面对别人的妻子,白居易不禁与之互诉衷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那么,在被贬江州期间,他的妻子又在哪里?难道从来都没有寄过一封家书来安慰一下丈夫吗?

《中庸》里说:“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白居易的名字就是出自这句话,白居易也确实做到了“居易以俟命”。但同时他又姓白,结果是“白白地居易”了。

发布人:1da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