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①鸣翠柳,
一行白鹭②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③。
【注释】
①黄鹂——黄莺。
②白鹭——水鸟之一种。
③万里船——本写江边可远航万里的船。因杜甫当时住在四川成都万里桥边,万里桥为诸葛亮送费祎(yī)出使东吴的地方。当时诸葛亮曾对费祎有: “万里之行,发轫于此”的话,故解“万里船”这句诗常牵涉到万里桥。
【讲析】
杜甫,字子美,唐京兆杜陵人。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又呼之为杜工部,杜拾遗(以官名、地名作为人的名字,表示对人的尊敬,杜甫是杜陵人,又叫他杜少陵) ,他享有“诗史”、“诗圣”的荣誉。他同李自齐名,是我国唐代两位不同风格的大诗人。
这首诗一直脍炙人口,今人推荐的文章不少,古人也同样称赞,它在艺术上确有很多特色。陵阳称赞说“黄鹂”、“1管”之句,极尽写物之工。朱熹(晦庵)亦谓“自秦州入蜀诸诗,分明如画” (《诗人玉屑》卷十四)。这首诗以索描见画工之妙,不独一、二句“极写物之工”,三、四句也构思精致。全诗四句,每一句是一幅图画,构成两个对偶,而且总起来又是脉络贯通、错落有致的画卷。两个黄鹂鸣于翠柳之间,使我们如置身浓荫之中,看那黄鹂在柳枝间穿来穿去,也好象听到黄鹂清脆的叫声。这是平视近景。再放眼长空,白鹭成行,从漠漠的水田飞向蓝天,水光云影,地天空旷,给人以宽广辽阔、任意翱翔的感觉。再环顾四周,则西山绵亘,峰峦起伏,自雪皑皑;从窗中望去,成了一幅自然的“西山积雪图”,这又是远望。俯瞰锦江,则烟波萦带,巨舟停岸,待到巴蜀雪消,一篙春水便可直通东吴,真是“万里之行,发轫于此”了。这二句于静穆之中给人以悠然遐想。四句都写景,而有层次,有远近、疏密、上下、高低的不同,而且五色交错,黄翠白绿,众彩纷纭,形象鲜明活泼,做到了多样统一,分而不散。这四幅画以景写人。勾画出诗人内心的恬静闲适。
这首诗是诗人自秦中入蜀以后的作品。安史之乱,诗人身陷贼中。逃出长安后,备极艰辛才到了四川,丧乱之余,营建草堂以栖身。此时能处于这样的环境,就倍觉可贵,故其闲适之情,恬然自得之心,是一个忧时老人的暂时宁静心情,有当时历史的影子,迥然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联系诗人的身世来读这首诗,更能理解诗的境界和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