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群众白内障、大骨节等疾病高发。针对这些痛点,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驻阿坝州壤塘县帮扶工作队于2021年联合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温州都市报发起“温心守护·鹿壤情援”活动。2024年,该活动升级为“温心守护·共健阿坝”行动。目前,温州市已累计帮扶阿坝州3220多万元医疗费用,在浙江省驻阿坝州帮扶工作队支持下,完成3万多例筛查,为1600多名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患者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支援阿坝州的医疗团队赠送锦旗。
01
山海同心,
汇聚健康帮扶的公益暖流
日前,一场“温心守护·共健阿坝”医疗救助暨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公益医疗阿坝行活动在阿坝州壤塘县人民医院举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眼视光医院、口腔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为当地群众提供义诊服务。
现在,温州市的医护人员已成为阿坝州各县(市)的常客,他们以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将温州的汩汩暖流送到了阿坝群众的心中。2024年3月,温州市医疗团队在阿坝州5县(市)开展脊柱侧弯、唇腭裂、手足畸形、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筛查;2024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在阿坝州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筛查白内障患者,并为400人实施免费手术;2024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队在阿坝州人民医院对8名先心病患儿、4名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复筛……2021年以来,温州市累计组织42支医护团队和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以及15家公益慈善组织深入阿坝州,开展疾病筛查3.8万余人次,就地实施手术1600余例,惠及群众2.1万余人。
壤塘县90多岁的多吉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平时连家人的模样都看不清楚。2024年,她在壤塘县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激动地抱住医生连连道谢。她说:“医生的技术真好,就像会变戏法一样,帮我把眼前的一切都变清晰了。”给多吉实施手术的吕帆教授团队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近年来,该医院每年都会派出团队参与“温心守护·共健阿坝”行动的“光明工程”,为阿坝州的群众带去光明。
在阿坝,承载着温州暖流的人和事还有很多。为凝聚合力实施“温心守护·共健阿坝”行动,温州市和阿坝州通过政府牵头,引入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构建起了“政府+社会”协同公益生态圈。阿坝州残联、各县(市)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等与温州驻各县(市)帮扶工作队紧密配合推进各项工作。温州市宣传系统先后派出7批次、20多人的团队,走进阿坝州对口支援。温州市协调市慈善总会等15家公益慈善组织建立“四位一体”筹资体系,以年均 50 万元项目资金累计撬动温州市社会各界公益捐赠1600 余万元,并在阿坝州人民医院投入医疗救助项目经费1620万元,设立“明眸工程”“脊梁工程”“微笑工程”等六大专项基金,为白内障、脊柱侧弯、唇腭裂等患者提供医疗资金保障。两地依托陈忠慈善工作室搭建的信息平台,让“温心守护”行动获得温州市鹿城区红日亭公益慈善会、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浙江森马慈善基金会等 100 家单位和慈善组织协同助力,实现了“阿坝需要,温州响应”的实时匹配。
02
跨省救治,
开启阿坝患者的幸福之门
5月初的温州,阳光和煦、花香四溢,整座城市仿佛置身花园之中。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新生儿病房内,5个月大的小岗(化名)睡得十分香甜,红扑扑的小脸散发着阵阵奶香。在浙川两地接力救助下,这名来自壤塘县的婴儿终于迎来新生活。
小岗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虽然出生当天就在当地医院接受了造瘘手术,但其消化道畸形问题未能得到根治。在“温心守护·共健阿坝”行动护航下,小岗于今年4月底在温州市接受了免费治疗。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朱利斌表示:“术后恢复情况符合预期,患儿以后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事实上,小岗只是“温心守护·共健阿坝”众多受益者其中之一。近年来,温州市和阿坝州共同建立“初筛—转诊—手术—康复”全周期医疗服务链,温州市的4家三甲医院为阿坝患者开辟了跨区域绿波救治通道,已累计帮助61名脊柱侧弯、唇腭裂等患者在温州市恢复健康。红原县唇腭裂患儿小理(化名)的父亲说,是温州市让孩子恢复了正常生活;壤塘县患有先天性马蹄足内翻、曾无法正常走路的小春阳(化名)说,是温州市让他能够阔步行走在新的生活道路上;壤塘县的拉珍(化名)等多名脊柱侧弯患者表示,感谢温州市让他们昂首挺胸迎来新的生活。
同时,温州市还在整合资源治病救人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康复资助、教育助学等帮扶服务,帮助学龄患者改善生活和学习情况。其中,得益于“温心守护”行动,壤塘县患有严重脊柱侧弯的小娜姆(化名)两姐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后,挺直了腰杆,身高增加了10多厘米。术后,陈忠慈善工作室还捐款6万元帮助她们家改善了居住条件。陈忠慈善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两姐妹成长情况,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03
授人以渔,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阿坝州小金县人民医院的眼科手术室里,一场紧张而有序的白内障手术正在进行。手术台旁,小金县人民医院的杨照燕医师正专注地操作着手术器械,她的眼神坚定而自信。
曾经,杨照燕一想到要在显微镜下实施眼科手术就发怵;现在,她已能够熟练完成白内障手术,这得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培养。2021年,杨照燕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参加为期一年的白内障手术培训,经历了从最基础的Ⅰ阶眼科显微基础技能到Ⅳ阶眼科显微进阶技能,再到白内障专项手术的全面提升。回到小金县人民医院后,杨照燕迅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手术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徐栩还到小金县为杨照燕等当地医生提供“手把手”临床手术技能指导。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阿坝州小金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小金县—温州医科大学联合眼视光诊疗中心”,通过持续努力,已帮助小金县培养不同层次医疗人才9人次,其中能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医生3人,实现区域眼视光中心服务模式的建立。
2024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高原眼健康研究中心小金县基地挂牌成立,实现了打造覆盖阿坝州、甘孜州两州的一流藏区眼视光中心。联合眼视光中心打造“标杆工程”和“惠民工程”,给当地眼疾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优质的服务,切实解决了他们“出远门难、看眼病难”的问题。
这是“温心守护·共健阿坝”行动帮助阿坝州各县(市)提升医疗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温州市深化“输改造”工程,加速技术迁移和师徒传帮带建设。两地建立了“山海行动”结对导师制,通过“山海师徒计划”,目前已成功培养眼科医生20名、骨科医生8名,促进阿坝州人民医院、小金县人民医院、壤塘县人民医院等地医疗诊治和手术能力大大提升。建立了高原特色学科共建制,成立5个远程诊疗中心和温州医科大学高原眼健康研究中心阿坝州分中心。在推动“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壤塘基地和小金基地落地的同时,温州捐赠眼底照相机等设备46台,帮助阿坝州相关医疗机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脊柱矫形、关节置换、高原儿童近视防控等领域填补技术空白。两地还建立了5G远程诊疗会诊机制,搭建覆盖金川县、黑水县、阿坝县等地的5G远程会诊平台,两地医生可以通过平台开展实时影像诊断、手术指导。建立阿坝州首个标准化眼视光中心,推动阿坝州眼科手术量年均突破200台。
阿坝州副州长王树明表示:“温州人民的仁爱奉献让阿坝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将‘大爱温州 善行天下’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将全力确保‘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并学习温州经验,推进阿坝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单位:浙江省驻四川省阿坝州帮扶工作队、温州都市报)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3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