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春波 时维
“我们多付出一些努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便会更强。”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在办案心得中写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已贯穿在每一名爱民法院干警的言行中。
近年来,爱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如我在诉”意识,以“三心工作法”为抓手,用“爱心”办理案件、用“匠心”寻找突破、用“暖心”定分止争,以一个个生动的“爱民”故事诠释法院干警的初心与使命。
用“爱心”办理案件
“不能让这个家就这样散了。”此前,爱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六旬老人离婚案件,承办法官李双详细了解案情后颇有感慨。
王先生和张女士结婚多年,育有一女。王先生退休后,继续从事其所热爱的海员工作,张女士则负责照顾家庭。有一天,张女士突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在走访中,邻居都说,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张女士的做法让他们感到十分意外。李双收到案件后,没有立即安排开庭,而是耐心倾听双方的想法。
“这样的日子,我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张女士情绪激动。原来,王先生因工作问题很少回家,张女士全心全意照顾家庭,孤独地度过了大部分时光。即使在王先生归家的短暂时间里,二人也总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张女士渐渐地对这段婚姻感到失望。在调解初期,张女士对调解十分抵触,沟通过程中情绪异常激动,调解工作陷入僵局。李双没有放弃,她深知,“法官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老百姓的人生”。
为了修复张女士与王先生的夫妻关系,李双多次与双方沟通,耐心劝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包容、珍视婚姻,并创造机会让夫妻二人进行坦诚交流。最终张女士撤回了起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关乎社会的稳定。为妥善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爱民法院以“修复亲情、化解心结”为目标,以实现“家庭和睦”为导向,探索总结矛盾纠纷化解“三步法”,即“背对背”倾听梳理真实诉求、“面对面”沟通引导换位思考、“心与心”交流阐释夫妻责任与包容之道,最大限度地修复感情、维护亲情。2024年,该院共审结家事案件234件,其中以调撤方式结案183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3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人民法院法官在家事法庭调解一起家庭纠纷 供图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人民法院
用“匠心”寻求突破
今年4月,进入春耕旺季,在爱民区的乡间农田上,“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李某正高兴地耕种田地。
某村委会租赁李某等200余户村民的承包地,签订了租期10年的租赁合同,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近亿元。合同到期后,村委会欲续租承包地继续发展该项目。李某却拒绝续约并要收回承包地。双方因此产生争议。此案一方面涉及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涉及乡村振兴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的矛盾是摆在承办法官刘凤羽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寻求案件处理“最优解”,刘凤羽一方面多次进村走访、摸清民意,另一方面努力做好李某的思想工作。她从“情理法”角度,向李某摆事实、讲道理。经过多轮沟通,李某终于理解了村集体为乡村振兴付出的苦心,表示“土地可以继续租,但村里得给我调换一块地”。随后,经与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同意为李某调换一块与案涉土地面积、地力、耕种条件基本相同的土地。这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最终得以解决。
涉农纠纷的处理不仅关乎农民的生计,也关乎乡村振兴与发展。爱民法院在处理涉农纠纷时,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前期细致的调查,努力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优解”,从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用“暖心”定分止争
“你们真是人民的好法官,感谢你们的理解和帮助,爱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暖人心啊!”在爱民法院执行局,一名申请执行人拉着执行干警的手激动地说。
今年春节前,执行干警在执行某公司与李某债务纠纷一案中,发现李某名下有房产可供执行。房产经评估拍卖程序流拍后,某公司向法院表示,接受该房产用于折抵债务。当执行干警前往房屋张贴限期迁出公告时,发现李某的岳母张某居住在该房屋内。年迈的张某表示对该房屋感情很深,且房屋内物品很多,请求法院让她在房屋内过完这个春节再搬走。然而,某公司负责人明确拒绝张某的延期搬迁请求,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后来,执行干警多次与某公司负责人耐心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公司负责人表示能体谅实际居住人的难处,同意延长迁出时间。张某也履行了承诺,春节后按期交付房屋。至此,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爱民法院坚持“依法强制+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开展“雷霆”执行专项行动,在保障申请人胜诉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2024年,该院执结案件1703件,执行到位金额为1.86亿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度、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司法审判工作,说到底是一项‘守心’的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法官终生奋斗的目标。”爱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爱民法院将深入践行“如我在诉”意识,用好“三心工作法”,以“爱心”促进家庭和睦、以“匠心”解决矛盾纠纷、以“暖心”融化执行坚冰,以实际行动彰显“司法为民”温度,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1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9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