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6月23日,英国政府发布《现代产业战略》(The UK’s Modern Industrial Strategy)规划文件。该战略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形式更加动荡,安全和生活水平面临新的威胁。但这也是一个充满巨大而激动人心的可能性的世界。生命科学、清洁能源和AI领域的技术进步正在深刻地重塑经济,有可能带来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巨大飞跃。英国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遇。
该战略制定了为期十年的发展蓝图,旨在促进投资、创造优质技术岗位,并将英国打造为全球最佳营商环境国家。该战略重点关注八个高增长产业(称为IS-8):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创意产业、国防工业、数字与技术、金融服务、生命科学以及专业与商业服务领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该战略认为,高增长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技能和人才的获取。确保英国人口拥有满足雇主需求的技能,将释放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技能能够提高生产力、促进创新,并支持技术应用。在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随着新技能的涌现,以及自动化和AI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性质,英国技能管道的强度和深度——从早期教育和学校教育到高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意识——对于吸引全球流动投资和推动企业转型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技能与人才始终是英国面向世界的名片。然而现行体系仍存在不足:大量青年未能接受技术、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众多劳动者深陷不稳定、低质量的就业困境。尤其是不适合IS-8产业,英国前沿产业和基础产业存在严重的技能人才短缺,中职学生中,仅有9%选择就读工程、制造和建筑等紧缺专业,远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32%)。过去五年间,虽然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申请人数增长了20%,但每年培养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数量却未见明显提升。
因此,该战略针对教育与技能培养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举措,具体概括如下。
一、加大对八大高增长产业的研发投入
该战略提出,针对IS-8产业,以英国研发部门860亿英镑的投资为基础推动创新,并积极利用私人投资推进尖端研究、技术和商业应用。其中包括为健康数据研究服务(Health Data Research Service)投入高达6亿英镑的资金,以创建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智能化健康数据平台。该战略提出到2030年,使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生命科学经济体,到2025年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生命科学经济体。
另外,该战略提出培育英国的数字与技术经济,增强在最具战略重要领域的自主能力。包括投入6.7亿英镑用于推动英国量子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在“主权人工智能部门”(Sovereign AI Unit)投入5亿英镑,并推出新的“人工智能增长区”( AI Growth Zones)计划。
该战略还提出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将在项目和预算上加大对IS-8的支持力度,并将与科学技术与创新部(DSIT)、其他政府部门和产业界密切合作。
二、强化技能与人才培养,聚焦八大高增长产业
该战略提出,通过改革技能与就业支持体系,扩大进入IS-8领域的人才输送通道。
一是确保技能体系与IS-8保持一致。具体包括:
——确保到2028-29学年,为英格兰新增的6.5万名16-19岁青少年提供充足的课程支持,其中包括提供进入IS-8重点职业的关键途径。同时,通过高价值课程奖励计划(High Value Course Premia),为IS-8产业(如工程与数字技术领域)所需的重点课程提供资金补助。
——提供资金,以应对继续教育领域招聘和留住优质教师的挑战,特别是针对优先产业中紧缺技能课程的师资问题。2025-26年度,已为16-19岁教育阶段追加了4亿英镑拨款,并额外投入1.6亿英镑用于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重点解决师资招聘与留任等关键问题。此外,近6000名STEM等领域的之前职业继续教育教师已获得最高6000英镑的免税定向留任激励金。
——通过“技能使命基金”(Skills Mission Fund)投资2亿英镑,用于建设重点产业职业培训所需的教学场所和设施,包括将“卓越技术学院”(Technical Excellence Colleges)的覆盖范围从建筑业扩展到更多领域。此外,投资3.75亿英镑用于提升16岁以上教育阶段机构的承载能力,以容纳更多学习者。2026-27至2029-30年度期间,政府还将拨款17亿英镑资金用于支持学院设施维护,包括根据通胀情况每年增加的拨款。
——从2025年8月起,继续推出短期学徒制和基础学徒制项目,为更多人提供在IS-8产业边学习边就业的机会。
——进一步推出短期课程,这些课程由增长与技能税(Growth and Skills Levy)提供资金支持,涵盖数字、AI和工程等领域。自2026年4月起,这些课程将支持创意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战略产业领域。与英国技能局(Skills England)合作,确定首轮及后续轮次的优先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与学徒制和其他培训途径相协调。
——战略优先拨款(Strategic Priorities Grant)将更精准地投向支持未来技能需求与产业战略的重点领域。在即将发布的《16岁后教育与技能白皮书》中提出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方案,充分认可大学作为创新引擎与技能培养的关键作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自2027年1月起,将推出“终身学习权益计划”(Lifelong Learning Entitlement),帮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提升技能和实现转岗培训。首批获批的模块化课程将重点支持其进入IS-8产业。
——到2028-29年,每年额外投入12亿英镑用于技能提升项目,并且还将借助《移民白皮书》中所提出的措施获得进一步的支持。
二是为IS-8产业关键技能提供具体支持。具体包括三项一揽子计划:
——首先是“技术优先”(TechFirst)技术技能计划,将投资1.87亿英镑,将数字技能和AI学习引入全国各地课堂。这包括通过“技术毕业生计划”(TechGrad)、“技术专家计划”(TechExpert)和“技术本地计划”(TechLocal),为AI、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4000多名毕业生、研究人员和创新者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技术青少年计划”(TechYouth)为100万名学童提供支持。
——其次是“工程一揽子计划”(engineering package),三年内投资超过1亿英镑,支持英国的工程技能发展,并与英国技能局合作,探讨如何通过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和学徒制来扩大技能输送渠道。该计划还包括,启动技术卓越学院(Technical Excellence Colleges),以解决工程人才短缺问题,这对于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以及数字技术等重点产业的技能需求非常重要。
——最后是“国防一揽子计划”,旨在增加进入国防部门的技术工人数量,将设立国防技术卓越学院(Defence Technical Excellence Colleges),资助国防相关技能培训课程,并投资建设高校尖端设施以扩充国防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以上三个计划建立在现有的建筑技能一揽子计划之上,该计划提出在未来四年投资超过6亿英镑,培训多达6万名熟练的建筑工人。同时包括建立10所建筑技术卓越学院,扩大建筑课程设置,延长建筑技能训练营,并提供行业实习机会,帮助学员做好“随时上阵”准备。
三是与雇主合作推动培训投资,确保其承诺为各自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具体包括:
——通过“技术卓越学院”(Technical Excellence Colleges)深化校企合作,扩大行业实习规模,并促进继续教育体系内的人才流动。英国技能局将与行业伙伴携手开发技能护照体系,支持行业认可的技能与资质的认证转移,提升雇主与提供者的可见度,并促进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政府将通过优化和强化供应商投标标准,发挥公共采购的力量来创造优质本地就业岗位并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针对英国面临技能短缺、培训不足及工作条件等问题的产业,制定产业劳动力战略并配套具体行动方案,以推动变革并保障优质就业机会。这些具体产业战略将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工会、地方领导人、权力下放政府及广泛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并发布。是否需为某产业制定劳动力战略,将由主管部门联合行业机构及英国技能局进行初步评估,重点考察现有国内劳动力技能提升计划是否完备。目前,五个产业部门计划已发布,包括: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创意产业、数字与技术、专业与商业服务。
四是英国技能局主席将与工业战略咨询委员会(Industrial Strategy Advisory Council)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协调雇主、个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力量,以满足英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中对未来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需求,并重点挖掘深化企业参与及加大对技能培养渠道投资的机遇。
五是通过改革就业帮扶政策、优化职业指导服务并拓宽就业渠道,助力更多人群在IS-8领域开启职业发展并实现持续成长。具体包括:
——通过英国就业与养老金部(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遍布全国的634个就业中心(Jobcentres)及更广泛的就业支持体系,帮助民众进入重点行业就业。
——创造一个包容性劳动力市场,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就业并获得职业发展。包括:通过新推出的“青年保障计划”(Youth Guarantee)支持年轻人进入经济增长驱动型行业就业;通过“就业激活试点项目”(Inactivity Trailblazers),帮助非经济活动人口重返工作岗位或接受职业培训。
三、加大吸引全球重点领域人才
该战略指出,英国经济蓬勃发展,以稳定、公平和法制为基石,凭借世界领先的行业和企业强劲引领,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英国拥有卓越的科研创新传承,是开放贸易的倡导者,持续吸引国际人才和资本。为此,该战略提出将加大国际人才挖掘力度,具体包括:
——对实现产业战略至关重要的职业将暂时豁免“技术工人签证”(Skilled Worker visa)门槛上调政策。这些豁免将通过即将发布的《临时短缺职业清单》(Temporary Shortage List)实施,涵盖焊接工、实验室技术员、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员、IT及工程技术员、数据分析师等前沿产业岗位。
——重点吸引全球最杰出的人才移居到英国。成立一个直接向首相办公室和财政部汇报的全球人才专项工作组(Global Talent Taskforce)。该工作组将为顶尖人才提供专属服务,通过国际人脉网络和侨民资源主动对接精英人士,协助他们顺利落户英国,同时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致力于将英国打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首选目的地。
——提升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设立5400万英镑的全球人才基金(Global Talent Fund),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资助约10位世界级研究者及其团队赴英开展科研工作,涵盖搬迁费用与研究经费,首批资金将于今年到位;同时推出专为海外学者设计的“图灵人工智能全球奖学金”(Turing AI Global Fellowships),提供总额2500万英镑的多年期资助,支持学者在英国机构组建团队并开展突破性AI研究。
——针对顶尖毕业生推出的“高潜力人才签证”(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route)将实施限额定向扩招,自下学年起将符合资质的大学名单扩充一倍;同时优化“全球人才签证”(Global Talent visa),通过扩大认可奖学金范围、放宽设计领域人才申请标准等措施,使更多杰出人才受益。改革“创新者创始人签证”(Innovator Founder visa),便利在英高校就读的创业人才无缝衔接该签证。全球人才专项工作组将持续推广这些签证通道,作为英国向世界顶尖人才递出的橄榄枝。
四、强化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
该战略提出,英国必须成为孕育发明家、企业家与技术应用者的国度。英国的优势明显,拥有全球顶尖的高校(其中四所位列全球十强),学术成果转化价值仅次于美国,孕育了全球第二多的诺贝尔奖得主。英国位居全球创新经济体第五位,知识产权体系享誉世界。设有世界一流的国家研发资助机构——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其88亿英镑年度预算有力支撑着IS-8产业的创新实践。在促进产学研融合方面,英国已形成成熟模式,包括遍布全英65地的非营利性技术创新中心网络——弹射中心(Catapult Network)。
同时,英国正在重组政府技术转化局(Government Office for Technology Transfer),加速实现政府科研项目中数十亿英镑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同时,设立了专攻高风险高回报项目的英国高级研究与发明署(ARIA)。该机构正携手"未来五十年"(Fifty Years)等创业伙伴,将前沿科研机遇对接投资市场:既提供新发明原型开发的基础设施,又通过科研资助体系孵化创新人才。
同时,该战略也指出了英国在创新方面的不足,认为目前的机制没有充分释放其潜力,近年创新速度有所放缓,创新活跃企业比例下降,为此英国将推进产业合作作为重要举措。具体包括:
——激励产学研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挑战,包括到2030年将AI研究资源(AI Research Resource,一个超级计算机集群)的规模至少扩大20倍,并启动一项新的研发任务加速器计划(R&D Missions Accelerator Programme),提供5亿英镑的资金。这些举措将补充对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的持续投资,而这些研究是技术转型的基础。
——在政府内部设立主权AI事务部(Sovereign AI Unit),投入高达5亿英镑资金,以强化英国在尖端AI领域的战略布局。该部门将联合英国商业银行(British Business Bank),通过整合数据资源、算力支持与人才计划,携手私营部门共建英国AI能力体系。其成效将通过四大核心指标评估:撬动投资规模、培育初创企业数量、与成熟企业的合作成果,以及英国AI研究全球排名。
——继续通过高等教育创新基金(HEIF)支持大学。该基金在2024-2025年期间的规模为2.8亿英镑,将继续支持英国大学与企业、慈善机构以及更广泛的社区合作,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降低早期创新风险、提供商业发展支持以及加强创业培训。
——强化城市群内部及区域创新集群间的联动,确保更多企业融入英国顶尖人才圈、创新生态与学术合作网络,同时让更多民众获得优质就业机会。深化牛津-剑桥创新走廊建设为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牛津-剑桥走廊由世界上两所顶尖大学共同构成,每年为当地经济贡献400亿英镑,所以将得到进一步支持,依托两所大学充分发挥其在数字技术、生命科学、国防、先进制造业以及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的优势。
五、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该战略指出,数据是英国尚未实现的增长资产之一:它越来越多地支撑着所有领域的创新和生产力。据估计,有效利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数据有可能使生产率每年增长0.5%-1.3%。英国拥有强大的学术机构和创意产业,它们致力于生成数据和内容以引领创新。英国拥有世界上一些最优质的纵向公共数据集,其蕴含的见解已被用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干预措施。然而,目前在英国,数据往往过于分散、碎片化或利用率低下。
为此,该战略提出了利用数据价值的系列举措,并提出到2035年,将英国打造成为数据驱动创新和内容创作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建立一个强大、安全且可互操作的数据共享基础设施,该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充分利用更具数据素养的劳动力来提高生产力增长。其举措中与教育相关的包括:
——自2026年4月起,向英国数据共享基础设施计划投资高达1200万英镑。通过借鉴包括欧洲共同数据空间在内的国际实践,促进有效和更协调的治理、法律考虑、法规、数据互操作性、安全性和信任。
——推出国家数据图书馆(National Data Library),由政府提供超过1亿英镑的资金支持。这将加强英国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为IS-8产业的创新和增长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并支持政府以负责任的方式进行数字化,释放公共部门的高价值数据。
资料来源: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and Trade. The UK's Modern Industrial Strategy.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industrial-strategy
[本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2024年课题研究成果]
本文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张永军副研究员执笔,编辑刘强。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该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