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金沙,水乡绿稻。拥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融合着一北一南两种全然不同的景致,正如守护在此的医务人员,有着刚柔并济的气韵。他们将柔和的一面留给患者,将刚强的一面留给自己。
11月23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走进宁夏医科大学。
塞上情:
“哪里有患者,我就去哪里”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直至20世纪80年代,数十万名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宁夏,为这一方土地的蓬勃发展倾尽心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宁人”。
“数十年来,一代代‘支宁人’汇入时代的大河,用知识和技术的筋骨,构建起了宁夏各行各业发展的根基,奏响了‘塞上江南’奋起前行的乐章。”伴随着主持人的款款讲述,屏幕上浮现出陈树兰与爱人的旧照。1953年,这位学医的姑娘,与她的恋人一起,背上行囊告别家乡吉林省长春市,自此深深扎根宁夏。
此前,她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宁夏当地条件的艰苦,远超她的想象。生活和工作的巨大落差,并未使陈树兰退缩,她信念不改,初心如磐,“哪里有患者,我就去哪里”。
活动现场,现已92岁高龄的宁夏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陈树兰教授,风华正茂蜕变为淡定从容,她向台下观众分享着初来宁夏的一件“壮举”。1957年,卫生部在上海市举办了一期心电图班,分配给宁夏一个学习名额,陈树兰得以赴沪进修。在沪期间,陈树兰在江南造船厂定制了一台国产心电图机,并把它扛回了宁夏。“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有了心电图机,才能开展心脏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辅助诊断。”陈树兰说。
此后,她在宁夏率先开辟心脏病学介入领域,并创造了诸个宁夏医学界的“第一”。然而,回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陈树兰却对一名高烧不退、辗转求医的患者印象最深。“问诊时,我发现一个细节,患者在一个月前得过一次痢疾,于是我推测,患者可能是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肝脓肿。当时,医院仅配备了普通的X线机,我只得再度查体,终于在患者肝脏区域发现明显痛点。局部麻醉该部位后,我用一根小空针抽出脓液,患者得以治愈。”
听到这里,全场掌声雷动。“于我而言,此生最大的快乐是把垂危的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最大的满足是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如果身体允许,我将持续发光发热。”陈树兰如此形容无悔从医的职业生涯。
家国情:
行医三十载,只用“三服药”
“一顶草帽两脚泥,背着药箱常下地。”这曾是广大乡村医生奔走乡间田野的真实写照。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他在沙海里行医,一身尘,一脚沙,乡亲们都亲切地唤他“大漠村医”。行医三十载,他却只用“三服药”。活动现场,乡村医生梁春荣公开了他的独家“药方”。
梁春荣承担着阿尔乡村近2000名村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每名村民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我用‘尽量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能治’这‘三服药’,给村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梁春荣说,“‘尽量别得病’是指预防为主。我督促大家定期复查,按时吃药。病情如有变化,我就及时给他们调药换药,防止病情加重。”
所谓“有病小钱治”,在梁春荣看来,是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政策越来越惠民,村民们的用药负担得以切实减轻,“尤其要发挥好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对治疗农村多发的老寒腿等常见病有奇效。”
对于生活困难的患者,梁春荣就给他们免费治病。有的村民过意不去,就写下欠条。多年下来,泛黄的欠条足够装订6个厚厚的本子,这即是“没钱也能治”。
三十年来,梁春荣见证着乡村巨变。然而,他坦言,自己也有担忧。“今年我65岁了,怕自己干不动了,总想培养接班人。好在儿子从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了,将来或许能够接替我的工作。”梁春荣说,不过在这之前,自己还得接茬干,干到干不动为止。
山海情:
“拐杖”总比“石头”实用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部署、推动的重大决策,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由此打开。在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下,闽宁两省区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如今,闽宁协作已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跨越几千公里的山海情谊也开启了新章节。
叶榕杰是福建省第十三批援闽宁医疗队队长。今年9月,他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我一直有支医的想法,同时我的工作单位厦门市第三医院,对闽宁医疗协作向来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年一次性派出4名人员加入医疗队。我也是主动请缨,想凭自己的一技之长接过闽宁医疗协作的接力棒。”活动现场,谈起自己从鼓浪屿之滨到黄河之畔的心路历程,叶榕杰满是欣喜和自豪。
福建省第十三批援闽宁医疗队由来自厦门市各级医院骨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内科、检验科、药剂科等科室的专家与骨干组成,团队成员年龄从30岁到将近60岁,形成老中青梯队。
“我日常负责骨科专家门诊、骨科手术、业务培训、进乡村及学校进行疾病筛查和健康宣教等;同时,作为闽宁镇中心卫生院挂职副院长,负责协助进行医院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叶榕杰说,短短2个多月,自己深深感受到当地患者对医疗队的信任;最常听到也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太好了,在这里就能处理,不用跑到银川市了”。
“我想,这种信任正是一批又一批的医疗队通过自己的工作热情和精湛技术,逐渐积累的良好口碑。”叶榕杰说。
在带教中,叶榕杰有个提法:“拐杖比石头有用”。这令主持人和台下观众感到好奇。叶榕杰解释,“医疗队来之前,当地医生只能自己摸索,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来了,可以充当他们的‘拐杖’。”
他记得,门诊来过一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当地医生也知道需要充分牵引、掌屈尺偏复位固定,但对复位后情况没有把握,自己在一旁就派上用场。“我告诉他如何通过观察关节面、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等,去评估复位质量,以及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的区别,以点带面,层层展开,慢慢丰富他们的经验,建立他们的信心。”叶榕杰回忆说。
正如叶榕杰所言,“拐杖”总比“石头”来得实用。
天下情:
不以山海为远,不惧天高海阔
10月20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中国援外医疗队全体成员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异国谱写大爱之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着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
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儿科主任郎志存受邀莅临现场。他两度支援贝宁洛克萨,成功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模式和中医诊疗引入贝宁。
郎志存回忆,自己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是在2010年。当时,医疗队对口支援的是洛克萨市中心医院。“这家医院由我国政府在1997年援建,单从数量看,中国医生就占了半边天。”
8年后,郎志存重回贝宁洛克萨。这次,他在当地建立“中国(银川)—贝宁(洛克萨)远程会诊中心”和“中医诊室”,开展远程视频手术指导和远程心电诊断会诊。
屏幕上,闪动着的一帧帧画面,将时间倒回2019年3月21日。远在非洲的中国第23批援贝宁医疗队,依托中国(银川)—贝宁(洛克萨)远程会诊中心,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10余名专家实时连线,共同实施手术。经近5个小时的奋战,医疗队为贝宁一名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成功实施手术。这场专家会诊,实现了中国援外医疗史上,在远程视频指导下实施手术的零的突破。
“在一批又一批中国援贝宁医疗队的接续努力下,中国医生成了当地最受尊重的人,洛克萨市中心医院也成了当地人就医的首选医院。”郎志存说。
离开贝宁多年,郎志存一直期待与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再次相见。在活动现场,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郎志存达成了这一心愿。在连线中,郎志存见到了自己昔日的医疗助手。这名非洲男护士透过屏幕告诉郎志存,期盼他再来非洲。
此次活动特别设置致敬环节,共同缅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知名流行病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教授。一部短片,让在场观众再次忆起他的铮铮誓言,“能够解决老百姓的问题,那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宣布成立名医走基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小分队”和“健康山海情宁夏志愿服务队”,并由“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队长为两支队伍授旗。
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编 辑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