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词作者: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曾任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晚年贬谪惠州、儋州。后赦还,途中病死常州,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诗、词、文俱佳,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以诗入词”,一变宋词之柔媚绮靡,开豪放一派,清奇雄健,气象恢宏,正如南宋刘辰翁所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定风波令》《卷春空》《醉琼枝》等。以欧阳炯词《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四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及双调六十字等变体。苏轼这首《定风波》是代表作品。
由小序可知,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词人与友人们春游,在沙湖道(今湖北黄冈东南方)突遇风雨,有带雨具者先行离去,同行者则颇感狼狈,词人却处之泰然,如常踏歌而行。过了片刻,天气转晴,便创作了此词。其时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而这首醉归遇雨的遣怀之作,也反映了词人屡遭挫折、始终潇洒豁达的胸襟。
上片刻画雨中的情景和感受,由“莫听穿林打叶声”说起,词人在狂风骤雨中依然心境舒泰,如常踏歌而行。他感到,就是竹杖芒鞋在风雨泥泞中行走,也比骑马疾驰更为潇洒。怕什么风吹雨打呢?任凭一辈子风雨交加,也要一贯地泰然自若、乐观豁达。事实上,词人仕途坎坷,政治上风雨不断,几经贬谪,晚年更被流放到蛮荒之地。但他始终没有被磨难所击倒,他不羡慕肥马轻裘的尊荣生活,他更乐意跟老百姓一样过“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的平民生活。他切实地深入民间,坦然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下片述说雨后的境遇和思考。微冷的春风吹醒了词人的醉意,温煦的余晖又从山头那边映照过来。在归途上回看刚才急风疾雨之处,已没有了风雨,也没有了斜晖。归途所遇,冷中有暖,时雨时晴。种种自然现象,充满了哲理,印合了人间祸福相依、逆境中存有希望的辩证关系。最后“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更见词人哲思体系的升华。面对大自然中的风雨,词人反观内心,升华到“无雨无晴”的精神境界,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顿悟,使苏轼从人生困顿中得以超脱。
全词情景交融,寓意深远,旷达超脱,体现出词人作为一位哲人的深刻的生命领悟和高尚的胸怀情操。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李仓卯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