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比较亲民的商场,买了两件衣服。
一件是自己看中的,另一套(裙子+薄款小香风短款羽绒服)是那个年轻的服务员根据我的穿搭和气质推荐的,而去是反复推荐,追着说各种各样“适合”的话,原本是看到她拿的衣服时心里也动了一下,但她反复说反倒是有点不想买了。吃过午饭后,又转到她家店,她又过来说,姐,真的是很适合你。我的手机正好也没电了,就顺便问她有没有充电器借用一下,否则手机估计要自动关机了。她再一次以她的热情打动了我。她的手机型号和我的不一样,但在她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终于找来了充电器,“你先给手机充电,衣服买不买都可以。只是遇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和遇到合适的人一样可遇不可求……”她自然而然的说着。于是趁着手机充电的空挡,我说,那就试一下吧。果然,衣服是要上身试的,穿到身上以后感觉这就是我的衣服,像是量身定制一般。于是就买了。
“你们老板应该给你涨工资,工作做的太合格了。”我对她说。
“涨不涨工资咱说了也不算,关键是您买到了适合自己的衣服,都高兴。”她热情洋溢的笑着说。
如果我是老板我一定有特别希望用到这样的员工。理他思维,双赢理念,有这两种品质是做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必备的品质。
回来后,给L看我买的衣服,讲了一遍大概过程,L也很开心,当场报销的费用。这个圣诞过后的纪念日过的很有意义,开心其实真的很简单,一件小事足以开心好久。
商场的一层有很多可以代表这个城市的早期记忆元素。文字标识和风格布局会让人产生有一种带入感。
街区尽头的一块地方,一位有情怀的大爷正在给人理发,五元一位。他的理发店准确一点说没有店面,只是在商场那个步行街尽头的墙根处占了一块地,在墙上张贴了应该上他一直喜欢的很有年代感的明星发型图片。看起来很温暖。
外面的空气比昨天感觉还要凉很多。东北的天气比内陆还是要低好几度的。带着帽子口罩手套,穿着自己好多年都没穿过的靴子,依然可以感觉到冷的刺激,走在街上这种感觉让我想起很早很早之前小时候在乡下老家过年前的那种感觉,也颇有一些亲切的味道。
街边看到的一店家门口大块的冻豆腐,第一次见,感觉好新奇。还有粘豆包,想买几个快递过去,不知味道如何,一犹豫终究还是没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