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余淼杰——院校协同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
2025-07-14 09:10  浏览:54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余淼杰参加座谈并发言。

“法治建设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坚持院校协同,积极探索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新路径。”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率调研组在辽宁法院调研,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受邀参加座谈会时表示。

余淼杰介绍,作为全国尤其东北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辽宁大学与辽宁法院通过“审学研”项目、学术研讨、基地共建等形式,不断促进理论、教学与实务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学校已与辽宁法院系统、检察系统共建49个实践基地。

谈及法治人才培养,余淼杰说,近年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通过深入实施“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大规模开展学练赛、推进青年干部工程等举措不断壮大法治人才队伍,形成“一枝独秀”引领“满园春色”的人才培养态势。专家学者受聘“审学研”项目理论导师,与法官共研课题,法官走进校园交流审判经验成为院校协同共发展的鲜活场景。在院校共同努力下,辽宁高院“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已经结题7期,累计形成司法理论研究文章、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93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着眼法院长远,既需要高素质法治人才,还需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发言中,余淼杰大力推介辽宁法院为期三年的“强基工程”。他认为,在“强基工程”推进下,三年来,辽宁法院人往基层走、财物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基层法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基础保障得到新改善,审判质效持续向好,人民法庭建设、相对薄弱法院建设等重点任务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实,基层法院职能作用发挥展现新作为,为辽宁地区的法治环境优化和司法公信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余淼杰建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应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全力推动法学教育改革与法治实践创新。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黄艳辉 严怡娜 | 通讯员:孙健 |摄影: 孙若丰

见习编辑:贺晴 姚瀚|联系电话:(010)67550765|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王誉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布人:a5a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