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医美姓“医”,岂能速成
2025-07-11 10:03  浏览:13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日,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所谓的“医美速成培训班”打着“零基础包学会”“几天上手”“高薪就业”的旗号,吸引大量无医学背景的学员。这些培训班声称,短短几天内就能让人掌握注射、线雕等医美技术,随后即可“持证上岗”。这一现象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公众对医美行业乱象的担忧。医美的核心是“医”,而非“美”,若任由其沦为“速成”生意,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可能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

医美不同于普通美容,它属于医疗行为,必须遵循严格的医学规范。以注射为例,面部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若操作不当,轻则导致皮肤坏死、面部僵硬,重则可能引发血管栓塞、失明甚至脑梗死等严重后果。而手术类项目如割双眼皮、隆鼻等,需要操作者具备专业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绝非经过几天培训就能掌握。然而,这些“速成班”却将医美技术简单化、“快餐化”,误导学员和消费者,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消费者注射后脸部溃烂,有的因填充物不合格导致终身残疾……这些案例无不警示,医美行业必须回归“医疗”本质,容不得半点马虎。

医美行业的乱象,暴露出监管的短板。近年来,我国医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国家医保局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然而,在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却未能同步跟上。我国对医美机构的资质、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有明确规定,要求从事医美项目的医生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并具备相关临床经验。近年来,我国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打击非法操作和不合规机构,但由于信息割裂形成“监管缝隙”,一些非法机构仍不时冒头。

要根治医美乱象,需多管齐下,整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多方监管资源,保持“劲往一处使”的常态高压监管态势,形成有效震慑:加强行业准入监管,严格审查培训机构资质,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审核医美培训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及专业师资力量,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其持续符合标准,从源头确保从业者具备合法资质;针对未经许可擅自组织医美培训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查处,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并深挖彻查幕后组织网络和产业链;加强对互联网上医美培训信息的监控管理,及时清理非法广告及虚假宣传材料,净化网络环境。

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监管和行业自律。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应明确一点:医美姓“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唯有让行业回归医疗本质,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医美市场良性发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刘嵌玥(媒体人)

编辑:于洋

校对:杨真宇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发布人:e21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