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班的潭笔记·㊺:一天的能量之源
一早,潭客把今天要上课的资料全部准备妥当,瞬间把一个足足有20寸的黑色背包装得鼓鼓囊囊。
上课的装备,算是他给学生准备的精神食粮,为了让每一堂课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增负。
出发之前,潭客不忘带上另外一个装有食粮的袋子,它也组成了行军“辎重”的一部分,只不过相对于战争年代的行军只能带干粮不同,袋子里食粮干湿皆有:两瓶八宝粥,两个山东馒头,一根玉米,一盒凉茶,一盒豆奶。
一场“大战”即将开启,潭客必须准备充分,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无缝对接,不会因为能量不足问题掉链子。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早上8点半出发前,一切准备就绪。
从8点45分第一堂课开始,一天五堂课,分摊到三个合作的校区里,累计11个小时的上课时长,由于校区之间相隔二三十公里,开车通勤的路上就得花掉两个小时。
在并不宽裕的时间里,避免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车上解决用餐的问题就变成了必选题。
早上豆奶,中午玉米、八宝粥、凉茶,晚上馒头、八宝粥。
这是潭客一天的能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