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真实,是第一位的。
如果做事的时候,你没有带进真实的感受,那意味着,你还没有和事情建立真实性的关系。
并且,当做事的事情,你投入了真实的感受,和事情建立起了真实的关系,你会产生愉悦,这份愉悦会回馈你,让你更愿意投入,而越来越充分的投入,就是所谓的热爱。
相反,如果你没有投入真实的感受,而只是在思维层面工作,这首先意味着,你拿出的是“虚假自我”,然后这意味着,你和事情没建立起基本的关系,也因此,你碰触不到事情本身,而和事情有了一份隔离。
这种隔离会让你停留在表面上,你会因此而懊恼,结果做事就成了一份苦差,要靠毅力才能坚持下去。
这样一来,就谈不上多么愉悦了,然后你更不会拿出充分的投入,于是就缺乏热情了。
真实,是一切的开始。
但真实,必须有限定,那就是你的真实自体,除非你拿出了感觉,那才叫真实,而思维上的努力,不是真实。只在思维上使劲,是虚假自体的部分。
我们再确定一下,所谓的热爱,则是你与事情建立起越来越深的真实关系后,逐渐活出的状态。
所以可以说,热爱并非是关键,热爱只是真实的一个结果,它也像是深度关系的一个产物,是衡量你投入程度的一个指标。
带着感觉的真实,就有这样的重要性,如果你想拥有热爱这个稀缺的品质,就要拿出你的真实。
而不真实,就意味着,你和一个事情,或者一个关系,还没有真正的开始。
有些老师一直主要是在理性层面工作,在咨询中感受打开得不够,那他们就没有一个感性的海洋,就不适合合作。
然而,即便老师有一个感性的海洋,但如果老师上来就从头脑中拿出一个提纲,再按着这个提纲去做课程,那么这个课程就容易是失败的。
老师们通常给出第一版提纲,都是这样的,像教科书一样,干巴巴的,没有意思。
所以这个部门的小伙伴们不容易,他们要学会这种创造性的方式,还常常要否定老师们最初的工作,再陪伴老师们深入自己感性的海洋,等待那个有灵魂的提纲自然诞生。所谓自然诞生,其实也是孵化的意思。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我非常熟悉它,不曾用过这种方式的小伙伴们要学会,这是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