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东坡文化旅游发展报告,首先梳理苏轼游踪,苏轼一生中足迹所到,14个省,200多个地方,包括反复到的地方。梳理游踪是开创性的工作,从来没有人做过。之后分析了苏轼作为旅游大家的10个特点。最后分析了全国旅游的基本状况,再分析东坡旅游的现状,说得热闹,不温不火。作为旅游资源的苏轼,丰富多彩。作为旅游产品的苏轼,尚未起来。作为旅游IP的苏轼,越来越火。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发展对策。第一,理念突破。第二市场分析。第三,东坡旅游的产业化。第四,发展造势。第五文旅融合,开展活动。
苏轼,作为千年一出的奇才,对中国文化史也产生了千年影响,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苏轼的诗词文章仍然耳熟能详。他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也是旅游大家,更是生活大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东坡作为一个文化IP和旅游IP,正在引发越来越大的重视,也将在市场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作为旅游大家的苏东坡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即有漫游之风,诗经楚辞汉赋,开了先河。司马迁著《史记》,遍游各地。文人漫游,可以采风,可以吟咏,可以交友,可以扩大影响,可以干预时局。自隋唐科举制度固定以来,此风更是大涨,无游何以科考?宋代以降,文人漫游,苏轼则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一不留神成为中国旅游者的先驱。苏轼以下,没有旅游者的典范。直到明朝末年,出了一个徐霞客,旅游者兼探险家,也是地理学家。苏轼游踪,是试图把苏轼一生中旅游的地点和景点梳理一遍,同时发现苏轼的旅游特征。这个功课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也是研究的基础。从东坡旅游到东坡旅游的传播,再到东坡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在逻辑上是联通的。
梳理苏轼游踪,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了解东坡一生的行迹,二是感受时代的变迁,三是知晓一个文人在旅游中的感受,四是明白一个旅游者如何成为一个业余的旅游工作者,五是在今天,如何把东坡文旅串联在一起,谋求新的发展格局。
和传统时代的文人一样,苏轼也是被政治所羁绊,开始时尚有致君尧舜的主动性,后来则是被动裹挟,历经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佑更化、绍圣绍述,其踪迹也沉浮于其间,由不得自己。从时间来看,总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游,即读书时的旅游。二是宦游,即身在官场的旅游,官场浮沉,踪迹遍布,也是主体。三是谪游,即被贬谪之后发配的过程,其间也有起复甚至登殿,但是总的踪迹是步步远离庙堂。
(一)学游
学游的另一面是游学,苏门三父子,条件尚可,因此不必游学,相互砥砺即可。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苏轼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的天性已经萌发。
1037年。生于眉山纱谷行。此地形如飞凤,秀气特钟。谣曰: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1042年。7岁,始读书。
1044年。弟苏辙入学,自始至出蜀,或切磋琢磨,或登山临水,未尝相舍。
1045年。旅游王城,即三苏去京师,也是首次出川。
父苏洵离京师,自嵩洛之庐山,至虔州。当时文人有游学之风,借以开阔视野,交际友朋,交流思想,扩大影响。二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效法。
苏轼少有大志,才艺天成,闲时则遍走眉山山川,常往来鳢泉山、石佛山、尔家川。
1055年。20岁,去成都,游大慈恩寺
1056年。随父至雅州。后游双凤堂和贤范堂。
同年,发成都,过剑门,经凤翔眉县横渠镇,游崇寿院。经扶风,过长安,经华清宫,出关中,至渑池。
1057年。应省试,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无所藻饰,一致好评。欧阳修评价: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1059年。往成都。同年,三苏离眉州,赴京师。舟行六十日,一路唱和。“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胜在嘉州,州之胜在凌云寺,寺之南山,又其胜也。”一路游白崖三洞。过宜宾,至戎州,留题寿昌院。到泸州,南井监 。过合江安乐山。过渝州、涪州,经明月峡,至忠州丰都县,游仙都观。过万州武宁县木欐观,至夔州。过秭归,作赋题诗。过三峡,到宜昌,游三游洞。最后到荆州,游惠泉,食荆州黄鱼,留荆州度岁。
江行,三苏父子一路兴致高涨,现存诗文82首。
1060年。发江陵,陆行赴京师。过隆中、唐州,至叶县,题双凫观。到襄城颖桥,题颖大夫庙。过昆阳,做赋。至许州过尉氏,登阮籍啸台,吊朱亥墓。
到京师,赁居西港一宅子,后与弟寓居怀远驿。经营南园。
(二)宦游
宦游,即苏轼居官期间的游踪。一是宋朝有宦游之风,盖因官员都是文人。二是宦游只能随着官职的变化而行,不可能随心所欲。但是到处是朋友,名声满天下。三是宦游之中也有些许自由,路上可长可短,也可旅游一番。
1061年。辞父离京赴凤翔任。过渑池,到凤翔府签判任。
至孔子庙,观石鼓;游开元寺,观王维、吴道子画;游天柱寺,观杨慧之塑维摩像;泛东湖,登真兴寺阁;游李氏园,吊秦穆公墓;汇为《凤翔八观》诗。
1062年。谒太平宫。循终南山而西,游崇圣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宿中兴寺。归至郿。
赴郿祷于太白山,作祝文。自太白山早行,至横渠镇,书崇收寺院壁,复游于延生观至玉真堂,题仙游潭中兴寺,至玉女洞,马融石室,过楼观、郿邬,入嶓溪,观太公钓鱼石,至石鼻城。
秋,至长安。题府城东壁王维画。
祈雨,往阳平,至下马镇,憩于北山僧舍。
小留终南山,南溪赏雪,新构避世堂。
1064年。游仙游潭。饮凌虚阁。
1065年。过华州,过华阴,参西岳庙。
父丧,丁忧,与弟舟载归蜀。
过泗州,洪泽。过樊山圣母庙。舟行归蜀道江陵。
过云安下岩。泊舟仙都山下。
自老翁井还,偶憩大池院。
1068年。至成都,会食嘉祐院,观佛牙。回眉山。
过益昌,出岐山,至长安。
1069年。参与朝政,乃至中枢议政。无心其他。
1070年。陷入党争,频频上疏。迎来送往,诗酒唱酬。无游踪。
1071年。京师官场,直露本性,亦夺天性。乞外任。此一时期所作诗,不过19首。
出京师,至陈州,留70余日,与弟游柳湖,游铁墓、厄台寺。
离陈州,弟送至颖州。
抵涡口,遇凤。出颖口,至寿州,过濠州,游涂山、彭祖庙、逍遥台、观鱼台、虞姬墓、四望亭、浮山洞。
发洪泽湖,遇大风。发淮阴。抵山阳。抵扬州,首过平山堂下。
游金山,夜宿金山寺。放船至焦山,登北固山,游甘露寺。
至苏州,游虎丘。
赴杭州,任通判,拜谒欧阳修,宴西湖。游孤山,访慧勤、惠思二僧。
1072年。城外探春。于官居建凤味堂、溅玉斋、方庵、月岩斋。
雨中游明庆寺赏牡丹。观牡丹吉祥寺。雨中游天竺感应观音院。
游西湖。登望湖楼。
出城,循行属县。寓余杭法喜寺。宿临安净土寺。宿望湖楼,夜泛西湖。“日在中和堂、望海楼闲坐,渐觉快适”。梵天寺。经水陆寺,游盐官南寺千佛阁、北寺悟空禅师塔。
独游吉祥寺,后十余日复至。
至湖州,游道场山、何山。秀洲,题写。
回杭州,畅游山水,留连寺观。
1073年。祥符寺九曲观灯。
至富阳,游普照寺、延寿寺。国清院,辨析题李白诗。
新城道上,经山村,回杭。
游石屋洞,题名。
修复西湖六井及沈公井,苏轼同擘画,完工。
至昌化,白双溪馆。游徐氏花园—藏春邬,留题。
回临安,回杭州。游佛日山静慧寺。游孤山,登柏山、竹阁。
观湖,题词。再游风水洞。游宝山广严寺。
至新城。雪后至临平。至秀州。至苏州。至惠山,登绝顶望太湖。野宿常州城外。
1074年。过丹阳,抵润州。游鹤林、招隐。再游焦山、金山。
欲买田阳羡。游太平寺,观牡丹。游宜兴。
至苏州,游虎丘寺。过吴江,题词。过秀洲,夜至本觉寺。
回杭州。游灵隐寺高峰塔。
捕蝗虫到临安,重过海慧寺。登新城县青牛岭多福寺。游西菩山明智院。
离杭,赴湖州。至松江,夜置酒垂虹亭上。至苏州,过晋陵,至润州。至扬州,宴于平山堂,赋诗论诗。至高邮。至海州。一路唱酬,会友会诗。
到密州任。立即治盗,后治贫。得暇赋《密州出猎》,开一代词人新风。
1076年。芍药今年特盛,循旧俗,大会供佛。
登超然台,饮超然台。
白鹤楼,题字。
1077年。发潍州,至济南。留齐州月余,至恽州。
改知徐州。弟自京师来迎,会于潭、濮间,同回京师。
乘舟沿汴赴任,过宿州,到徐州任。抗洪有大功,续治水。
后建快哉亭。与弟泛汴泗。会宿逍遥堂,游石经院,过云龙山。
到萧县朱陈村、杏花村劝农。
登云龙山,题名。游泗水,登恒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月夜游百步洪东崖。
访获石炭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乃作《石炭》诗。
抵南都,过宿州,过泗州,过龟山,过淮,至金山。至京口,过松江,到湖州任。
绕城观荷花,登蚬山亭,晚入飞英寺。
谒文宣王庙及诸庙。
遍游飞英诸寺,作诗,秦观同游。
途经高邮,卞山黄龙洞祈祷。
过水阁,游道场山、何山,归憩收溪亭。
与秦观等城南泛舟,赋诗。游法华山。
乌台诗案,自湖州入诏狱。过扬子江,欲自投江中。过扬州,过宿州,到京师。政治斗争严酷。
(三)谪游
谪游,是从贬谪黄州开始,严格说也是宦游,但是有押解,无自由。且朝廷党争激烈,皇帝几次变化,苏轼的政治待遇也时起时伏。这就构成了苏轼谪游变化大,时间紧,反复走的特点。
1080年。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离京师赴黄州。
过陈州,过淮,至加禄镇南25里大许店,游光山净居寺。过麻城春风岭,万松亭,至故县,至岐亭,到黄州。
游四望亭等地。至黄后,与潘氏三兄弟游,大临、大观从游,另三人亦从游。
与弟同游寒溪西山。
借得天庆观道堂三间,斋居49日。
1081年。往岐亭,女王城东禅庄院。
宿黄冈县团风镇。
自岐亭泛舟还,过古黄州。
评茶靡花、桃花、海棠花、罂粟花。
营东坡,自是始号东坡居士,盖慕白居易而然。
觅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邻曲相逢欣欣。
1082年。与潘、郭二人出郭寻春。
游武昌西山,常往来溪山间。
修废圃,筑而垣之,号雪堂。
与客泛舟赤壁,作《赤壁赋》。
赋《念奴娇.大江东去》。
复游于赤壁之下,作《后赤壁赋》。
1083年。苏轼在黄绝俸,与往还邻里亦多贫。“自言有三养,曰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
游武昌樊山,山之颠有郊天台。以舟涉江,至武昌县。
至承天寺。邀游安国寺。
1084年。步自雪堂并柯池,入乾明寺观竹林。访定惠东海棠。
移苏轼汝州团练副使,游大别寺。以雪堂付潘氏兄弟居住。
离黄州,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赋诗眷恋。
至兴国军,至瑞昌县,至庐山北麓,宿圆通禅院。由庐山往筠州,至建昌。至奉新,至筠州,寓于东轩。
游大愚山真如寺,题待月轩。
游新昌石台山。游宝云寺此君亭。紫霄峰。
过温泉,庐山北麓,时间约一月,得以遍游山南北。
独游白鹤观。慧日院,三峡桥,栖贤院,题西林壁。
至白石山房。登无相寺。至江州紫极宫。
湖口,游石钟山。过彭泽湖。
至池州,舟过芜湖。抵金陵,乘舟赏心,白鹭二亭之下。评价建康,江山之盛,顷想平生。
与王安石文人相重,心口如一,传为佳话。
来往金山,有唱和。
在真州,至常州,复自常州而宜兴。至黄土村,题欣济桥。
老境所迫,买田阳羡。
回常州,至扬州,三过平山堂,上表乞常州居住。
过邵伯棣,至高邮。过楚州,抵泗州,谒普照王塔。
过龟山,浴泗州雍熙塔下。游南山,过十里滩。
1085年。离泗州北行,到灵璧,题诗兰皋亭,并题名。
在宿州,在南都。
留题扬州竹林西寺。
途中下诏,知登州。至真州,过瓜州,了元来迎,以偈为献。
至常州贬所。同游常州感慈报恩僧舍。
时来往真州润州之间,游溪荫堂。登金山妙高台。
自常州赴登州,过泰州,过扬州,过邵伯棣,大风淮口舟中,至楚州。过涟水军,过海州,过怀仁,过密州,过常山,父老相迎。自密州至登州,海行数日。
抵登州任。登蓬莱阁。游登州延洪禅院。
五日后赴京师,就新除。
别登州,至莱州。出青州,过济南。至郓州,过南都,抵京师,就起居舍人任。
1086年。进入中枢,立法,修律,草制,写文。
游道者院。游宝梵京师法云寺。
1087年。政争又起,上辞免状。
1088年。游金明池。乞外任。
1089年。出京,至陈州,至南都,至宿州,至泗上,过楚州,过扬州,过润州,过常州,过苏州,过秀州,到杭州任知州。
谒孔子庙及诸庙。至法惠寺。饮西湖跳珠轩。游落星。
1090年。游龙井,龙华寺,过麦岭,至天竺。龙山真觉院赏枇杷。南山昭庆寺。
求度牒百道,易钱米约一万余贯石。力排众议,修西湖。
1091年。访龙井,题名。游伽蓝院。会净住院。快哉亭饮。
实地考察,修湖策划。西湖修好,继任命名为苏堤。
自下塘起行,取道湖州至苏州,以访问灾情。舟泊吴江。
游常州净土院,观牡丹。
至润州,在京口,论灾伤赈济。
再入朝,寓弟东府。
政争又起,为避争斗,再乞郡。
出京师,赴颍州。过陈州,到颍州任。
观月听琴西湖。论八丈沟不可开。
游西湖,小饮西湖。颍州西湖治成。
1092年。离颖州。经濠州,过游涂山、荆山。经寿州,抵泗州。舟行至楚州,到扬州任。
罢扬州万花会,以乐害民,言花会之害。
治安,治水,减负,济民。
离扬州,至宜兴,行临溪道中。经龟山,至南都。
又入京师,除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一再上表辞,不允。
1093年。进中枢即论政,无论大事小事。二苏同在朝堂,文声大于政声。苏门六君子,苏门四学士,名声鹊起。
外放,知定州。谒孔子庙。祭故定州守韩崎。
1094年。散父老酒食,开西园,时多杏花盛开。
乞度牒15道,修北岳庙。北岳祈雨。
经临城、内丘,过汤阴,至滑州。汴泗之间舟行过韦城,过宁陵,至南都。过仪真,过真州长芦,一路谪命三变。
诏谪惠州。泊金陵,唔禅师。至湖口,过庐山。在九江,渡彭蠡湖,至吴城山望湖亭。旋至豫章,了凡遣书追至。
入赣,过惶恐滩。至虔州,登郁孤台,游廉泉、尘外亭。游天竺寺。祥符宫乞签。过上犹,入曹溪,至南华寺。至英州,游寿圣寺。游清远峡山寺。过广州,访大师。游白云山、浦涧寺、滴水岩。登浴日亭。
游罗浮山,至长寿观、冲虚观、丹鼋、朝斗坛、朱明洞,宿宝积中阁。
到惠州安置贬所,迁居嘉祐寺。
游大云寺。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泉。
1095年。60岁。置酒观灯。携白酒、鲈鱼过惠守,食槐叶冷淘。
迁于合江楼之行馆。初食荔枝。
1096年。得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告命。离惠,过广州,过新会,游月华寺。值江水暴涨,乃从山辟小道而行。
与弟相遇于滕州,自是同行至雷州。经高州,过冼夫人庙。至徐闻,别弟,渡海,达琼州岸。
得双泉于城之东北隅,其味甘,乃告琼人。
到儋州昌化军。居咣啷林下,作庵。
夜坐达晓。
1098年。被逐出官舍。买地筑室,儋人以助之。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游天庆观,探灵签。
除夕,食烧芋。
1099年。与苏过出游。春日,行遍黎居。黎家儿童口吹葱叶迎送,又尝负大瓢行歌田间。
海上渔民赠蚝。
1100年。徽宗即位,赦天下,移廉州安置。
“从农家借笠戴之,著屐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群吠”。
并海岸行一日,至石排,相风色过渡,一日至递角场。辞峻灵王庙,做碑文。过澄迈驿,至三山庵。既过海,乃祭祀伏波将军庙,做碑文。
至雷州,游愈上人精舍。
告命下,授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至玉林,过容南,至容州,都桥山。至滕,游东山浮金堂。
至广州,游六榕寺。过天庆观。
告命下,授苏轼朝奉郎,外州军任便居住。
离广州,饯别金刹崇福寺。道过清远峡宝林寺,游广庆寺。
至峡山寺,至英州,舟行艰涩。
赴韶州,至蒙里。游曹溪,至南华寺。
1101年。发南雄州,至大虞岭,抵龙光寺。
至南安,至浮石,留题显圣寺,重经田氏水阁,往独秀峰。
抵虔州,赣水不足,少留。登郁孤台。游景德寺湛然堂。崇庆院。南塔寺寂照堂。做水陆道场,荐孤魂野鬼。
常漫游市肆,寺观,发药于人,并为人书字。
发虔州,至永和,独游清都观。至吉州,至新淦。
至南昌,过湖口,访壶中九华石。
抵当涂,舟至金陵。
与米元章遇于白沙东园,同游于西山。
发病,有增无减,迁舟过通济亭,泊闸外。
舟赴常,坐舱中,千万人随瞻风采。
“吾生无恶,死必不坠”。遗言葬汝州,享年66岁。
苏轼卒也,四方震悼。
葬于汝州郏县钓鱼台乡上瑞里。
二、文旅融合的千年典范
作为旅游大家,苏轼10岁旅游京师,20岁游川,之后出川,随宦途奔波,足迹走遍半个中国。
梳理苏轼游踪,第一个高峰是三苏出蜀,畅游长江。第二个高峰是赴杭州任,一路从容,文人汇聚。第三个高峰则是归程,仍然坚持旅游,千万人随瞻风采。可以看出10个特点。
1、如同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文化积累,造极于赵宋。当时的世风,士子游学,官员群游,唐风宋韵,深度衔接,这是产生苏轼旅游的文化背景。承平日久,交通便利,这是产生苏轼旅游的重要条件。
2、游程集中,游踪反复。这是宦游的制约所决定的,其中的重点是在江南,两次居官杭州,三到平山堂,十四到常州,甚至买田阳羡,最后终老常州。江苏、浙江、安徽,都是常来常往。其中重要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就是大运河,集中的游程都在运河沿线。
3、苏轼所游之处,一自然山川,这是传统文人的传统,也是诗人的吟咏对象。二寺院道观,苏轼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位一体,几乎是有可能就去,去则题词,终则有诗。三拜谒古迹,这也是传统文人的传统,发思古之幽情,感今日之颠沛流离。四乡土风情,不仅是旅游,也是体察民情,抒难济困。以前两个方面为主,到惠州儋州,则不得不以乡土风情为主。
4、苏轼的知识积累和眼界的广博,使其旅游一定是深度游。到哪里都有知识储备,继之以历史考据,到哪里都留下痕迹。
5、苏轼所到之处,大把文人跟游,形成群游。游友,友游,游友相聚,友游相谐,一路唱和,留下名篇。偶有独游,亦多独特。
6、苏轼之旅也是一路文化之旅,作诗,书法,绘画,间有艺术欣赏,还有收藏之乐。
7、苏轼旅游,首在观景,天下美景,尽在豰中。其次助景,尤其是在密州,当时堪称文化沙漠,命名,题词,造亭子,都是助景,有的是雪中送炭,有的是锦上添花。三是造景,治理颍州西湖、杭州西湖,都是民生工程。但是在苏轼的审美情趣之下,也成为千年传承的美景。另一方面,则是精神的造景,或者是虚拟的体验。一篇《赤壁怀古》,每个人都有大江东去的感受。读东坡诗词文章,意境纷然,美不胜收,何尝不是旅游呢?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或者也可以加一句,东坡之景,亦集大成者也。
8、东坡旅游,游细,游精,游爽,游大。一是细,绝非匆匆打卡,必是细游细品。二是精,壁上题诗,匾额题字,无精不能。三是爽,游友聚集,酒喝起,歌唱起,歌姬舞起,何其爽快。四是大,从小看见大,从大体察小,时间空间融合。前后赤壁赋,达到顶峰。
9、旅游即生活,一个旅游大家,也一定是生活大家。东坡走南闯北,见微知著。一美食,四川物产丰富,蜀人好吃是传统。出川之后,自是大开眼界。苏轼一度把杭州称为“酒肉地狱”,想必也是吃伤了。即使在贬谪之中,仍然以贫为乐,乡土菜肴,津津有味。黄州有东坡肉、东坡豆腐;惠州有羊蝎子,荔枝;儋州则美蚝,甚至笑称大家不要来抢食。二是养生,和沈括多有交往,最后形成《苏沈珍方》,各种养生方式,时时适用。总之,乐天知命,热爱生活。
10、苏轼作为旅游大家,也在一定意义上是旅游工作者,题词是间接造景,造亭是直接造景,改造杭州西湖更是在水利之外形成千年景致。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文豪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创造了资源,提升了产品,形成了影响,拉动了社会。
可以说,东坡是文旅融合的千年典范。一是针对当前的无端造景,无病呻吟,缺乏美感,浪费资金,东坡样板在前,今人理当惭愧。二是针对当前的旅游消费,一味追求网红,追求打卡,是浅薄旅游。所以,格外需要弘扬苏轼的旅游态度和旅游精神,需要引导深度旅游,全面体验。
三、东坡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中国旅游发展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国内出游48.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33亿元,增长140.3%。入境游客820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378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530亿美元。国内居民出境10096万人次,赴港澳台出境7740万人次。中国旅游市场需求已经基本摆脱了三年疫情的影响,开始一个新的启动过程。
从供给来看,一方面是旅游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已经从制约因素变化为促进因素。另一方面是经过46年的投资发展,旅游各类产品和设施已经能够全面满足需求。目前,全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达59个,居世界第一;世界地质公园48个,也是世界第一。国家公园4个,正在培育之中。全国有A级景区3万多家,其中5A级景区328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6家。酒店61万家,民宿20万家。各个城市的休闲街区层出不穷,国家级的124家。常年演出的旅游演艺400多个。中国为主发起成立的国际旅游组织3个,已经形成影响。
2024年5月17日,中央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指示,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旅游发展的总结和定性,第二部分是对旅游发展的分析和要求。高屋建瓴,反复锤炼,字字珠玑,不只是对具体工作的要求,更是一篇新时代的中国旅游发展战略。8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18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服务消费,其中重点在文旅领域。
从市场变化来看,这两年,文旅融合在市场融合和消费融合方面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深度。其中有两个突出现象。第一个是博物馆热,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是人来人往,有的甚至人满为患。而且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做了功课。第二个是国潮风,国服,国乐,国舞,国食,国器,国技,国文,蔚为大观。这都是从来没有过的市场现象,反映了深层次的市场规律。一是国运上升,激励民心。二是看世界的视角变化,以前是仰视,现在是平视。三,大家回头,才发现老祖宗的遗产丰富且伟大,自然产生对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二)东坡旅游现状
这样的背景,创造了东坡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2020年9月,还是在疫情严重的时期,故宫博物院举办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是苏轼本人的7件半真迹。故宫由此火爆,提前一周预订,进场要跑着过去。但是,东坡旅游多年一直是不温不火,为何?除了建设一堆建筑,找不到抓手。一是找不到精神抓手,二是找不到市场抓手。
苏轼一生,先后到四川、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江西、广东、海南、广西14个省。到黄州,是其第100个地方,反复到也在其内。到儋州,是其第200个地方。可以说,东坡漫游200地,何处是家乡,何处为归程?家国天下,是士大夫的胸怀,也是踪迹。想起李白杜甫,不也如此吗?更早是司马迁,为留一部史记,足迹遍天下。研究苏轼旅游,需要从三个层面看待。
1、简要分析
第一,作为旅游资源的苏轼。东坡名声满天下,沾一点边就可以炫耀一下。作为旅游资源的苏东坡,足矣。但是,多数地方只是路过,短暂停留,虽有记载,却无胜迹。
第二,作为旅游产品的苏轼。这也是东坡旅游的现状。多数地方仅仅是一个说法,或者满足于有一个物理表现方式,修个楼子,立个塑像。很难形成市场影响。
第三,作为旅游IP的苏轼。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国民IP。但是如何利用,如何发展,并没有明确的方式。何为IP?简而言之,是可以资产化的知识,也是可以知识化的资产。深层次,起点是知识产权,千年东坡,何以产权化?只能在产品层面着手。中间是知识的创造和更新,当代社会,就是对东坡文化旅游运营的创造和更新。末端则是品牌,通过对东坡文化的运营形成东坡产品的品牌。否则,大家都打这张牌,特色何在,如何出行?
2、具体点评
一是眉山。三苏祠,元代即成,从故居到祠堂,现在保护完整。但从旅游角度来看,多年来只是去峨眉山顺路的一个景点,连景区都说不上。虽然当地很重视,有专班研究,又培训人才,但是和市场衔接不足,只能屈就于这个状况。历史文化地位高,不等于旅游地位必然高,更不等于市场地位高。
二是开封。这是京师,苏轼前期,官场是心心念念所在,也在开封达到官场高峰。现在基本没有苏轼痕迹,旅游者对苏轼在开封无感。到开封,首选清明上河园,次选龙亭、铁塔等传统景点,之后到大相国寺感受一下生活。这两年洛阳古邑开始火爆,形成国潮风,也仍然没有东坡文化元素。
三是杭州。杭州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杭州人今天仍然在享受苏轼的余泽。苏轼两任杭州,留下苏堤,吟咏西湖诗,人人挂在嘴上。但其余痕迹难得一见,望湖楼等名胜现在仍然存在,但是见不到苏轼IP。
四是黄冈。我曾经做了一个地名谣:“麻城连红安,浠水上英山,蕲春探武穴,黄梅开罗田,团风一片英雄气,黄州文脉千古传。”我转了5个县市,最后到黄州区。看东坡赤壁,一个小湖在赤壁之下,已经难以感受当年的情景。修了一个巨大的遗爱湖公园。见东坡不见东坡精神,更无雪堂,令人失望。到黄冈不见东坡,到黄州只局限于赤壁。
五是苏南。南镇扬苏锡常,是东坡游踪重点地区,东坡文化并不突出。宜兴阳羡溪山,投资80亿元,做旅居,把东坡当作一个品牌。东坡一生到常州14次,现在有一个东坡园,集中了东坡遗迹和东坡元素,还成立了东坡研究会,有活动,更有感情,但还是影响不大。
六是密州,即现在的诸城。超然台是2007年复建,且有塑像。密州两年,苏轼得密州四曲,即《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秋词.明月几时有》。然直到今天,诸城旅游仍然起不来。
七是惠州。这个城市非常温馨,而且从容。但始终没有成为旅游热点,只有西湖一观,遑论东坡。
八是儋州。现在非常重视,东坡书院,八角井,咣啷庵,能搞的都搞了,只是人迹寥寥。峻灵王碑在庙的墙角,无人知晓。
九是平顶山市郏县。多年只能称三苏坟,后来也升级为三苏祠。刚去时吃惊,不信。后来看破败。现在尚好。
总体而言,东坡文化说的热闹,东坡旅游却一般般,更难以对应现在的市场状况。何以如此?
一是重视硬件建设,忽视文化运营。硬件建设中也是做只做点,忽视面。东坡的任何一个点都是有文化环境的,而且都有诗词支撑,往往这些诗词的影响远远大过硬件影响,这是东坡旅游的基础。
二是一些地方题材偏多,忽视东坡。扬州平山堂,第一题材肯定是鉴真和尚,几人关注东坡三到平山堂?
三是抓手难寻。东坡旅游,很有说头,很少看头,很没玩头。难以突破,也难以形成市场吸引力。
东坡旅游的发展,是对当代中国旅游的一种挑战。一是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都需要跨越。二是从文化IP到旅游IP,必须有支撑,而不是满足于坐而论道。三是深度的旅游需求需要挖掘,旅游者也在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传统市场,现代需求。传统如果不能和现代结合,就只能留在传统里。东坡文旅,不能只是文化人圈子里自说自话,自己热闹,必须走向市场,创造大众的热闹。
(三)东坡旅游发展:理念与市场
1、理念突破
学界公认,苏轼一生是两个阶段,黄州前为官,想做事,却被官场延误。黄州后为苏东坡,从做官到做民,成为完整的人。逝世之前,东坡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好像是对一生的总结,似乎也是一种自嘲。实际上,这是一种透彻的归纳。何谓事业?做官勉强是一种政治事业,遇蹭蹬则沉浮。诗文自然是事业,也是千古传承。经过历代学人的整理,今存有2700首诗,360首词,4800篇文章。然而真正论事业,黄州达到思想的高峰,惠州感受生活的乐趣,儋州以著作为乐,完成了对《易经》、《论语》的注释,也完成了乃父的嘱托。
由此,东坡旅游的发展,首先是思想高度,乃至哲学高度,以理念来指引市场,以理念来指导实际。这就需要细研精读,尤其是涉及到当地的内容,不仅是解读,而且需要在思想史、艺术史等方面的挖掘。以形成本地东坡的特色,构造异质化的产品。苏海韩潮,既然如海,就要关注每一朵浪花,才能异质化。文化顶天,旅游立地,就是突出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才能形成吸引力。
2、市场分析。
新时代旅游市场的变化,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经济。以前是追求知名度,知道我;现在是产品和市场的双主导,进入我,参与我。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东坡,恰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东坡如山如海,我们都在其中,各有各的追求。因此,东坡旅游市场,一是大,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客户。二是深,没有文化的深度,难以对应需求的深度。尤其是年轻人,玩文化都会做足功课。三是细,各有各的东坡,各有各的追求。各个目的地也需要研究市场的细化。
3、东坡世界与世界东坡
另一方面,则是海外市场。凡有华人处,即吟东坡词。凡学华文者,即知苏东坡。日韩两国,也有大把的苏迷,乃至欧美,都已经形成影响。借助海外市场,开发海外市场,形成东坡旅游的国际化,是一篇长远的文章,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
(四)东坡旅游的产业化。
产业化,一是要有核心产品,二是要有头部企业。
1、从区域来看,要建设东坡旅游目的地。眉州发源,杭州发端,密州四曲,黄州顶峰,惠州生活,儋州散播。
具体而言,结合现状,开拓新局。
一是眉州,应当建设三苏文化园。扩大范围,从一片建筑到一个区域。市场重点是研学旅行,行迹应当在三苏当年的足迹。三苏内容丰富,课程众多,研学的诉求与当今的教育完全相符,但是必须追求趣味化。
二是杭州,东坡在杭时,循行各县,活动范围大。所以杭州的东坡旅游,应当是大杭州,做一点痕迹即可。同时,两任杭州,活动多,文人相聚,酬唱应和,故事也多。做一个东坡体验活动圈,则可以撬动市场。再是以苏堤为魂,现在已经是热点,提升西湖的品位。
三是诸城。超然台是东坡又一个造景的杰作,在当时就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现在,滕王阁、岳阳楼、剑门关,都有一个玩法,只要能够背诵,即可免票,超然台应当可以超越。历史上,楼以文传,文依楼载,不乏美谈。另一方面是密州四曲,人人皆知,却不知都在密州。可以开展活动,打响密州四曲的品牌。
四是黄州。当务之急是建设东坡,建立雪堂。不必追求考古依据,找一片合适的地方,恢复起来即可。否则,到东坡不见东坡,是所有人的遗憾。其次是赤壁,现在已经比较完善,遗憾的是已经没有当年的场景。应当扩大水域面积,尤其是到长江边上的陆域需要开阔,至少在视野上连成一体。再次是大黄州,当年都是东坡足迹所到,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色。黄州是东坡文化高峰,需要全面挖掘,深入感受。另一方面是联动发展。蕲春是中药基地,现在也是产业基地,可以和东坡养生联动。东坡曾经在团风住宿,而团风林家大湾则是潜在的旅游热点。
五是惠州,生活之城,东坡也在此感受生活乐趣。需要深入挖掘,有中生好,好中生特,特中生优,优中生品,品味,品质,品牌。
六是儋州。儋州现有的东坡文化,虽然努力,但是偏于就事论事,难以起来。东坡在此以著作为乐,形成思想体系,也客观上形成了儋州传播。那个时代,印刷术已经风行,开创了一个新的格局,文化传播易行,从文人圈子走向大众,形成社会影响。所以,当代文人当代传播,当代影响。这也是东坡屡打不倒的技术支撑,东坡文集甚至传播到契丹和高丽。
最后,江浙地区,是东坡活动最多之地,也是反复往来之地。常州、扬州、镇江、仪征、南京,几乎成为东坡的一体化旅游目的地,安徽则是来往必经之地。这是一篇大文章,一是需要组建江南东坡旅游联盟,二是整理出版东坡江南诗文集,三是突出重点区点,形成东坡江南游踪。
2、产业化,需要生活化,建设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生活化,自然市场化。
一是东坡书画,是一代风气,当时是苏黄米蔡,均有传承。而开拓的一代文风,则可以在今天弘扬,以至形成产业。杭州西泠印社,是顶端,也是遗风。
二是东坡考古,包括收藏,宋代已经蔚为风气。盛世藏宝,是为规律。东坡之后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更是一代大家。令人惊叹的是东坡时代居然可以看到吴道子和王维的画作,艺术滋养大家,大家滋养艺术,与今天相对应,比较容易市场化。
三是东坡菜系,特点是就地取材,有滋有味。东坡肉遍天下,到底是什么,哪里最好,并无公论。既无公论就是公案,可以炒作。另一方面是东坡菜系,需要深入挖掘,甚至无中生有。《随园食单》也就是袁枚一人集江南美食之大成,以东坡的知名度和美食故事传说,食完全可以形成东坡菜系的。眉州东坡酒楼已经是成功的典范,遍布天下。
四是东坡养生。东坡生前与沈括走动甚密,多有交流,成果已经形成。东坡也常常传授养生之道,自己也靠养生熬过艰难岁月。东坡养生,先论道,次讲术,三靠心,不是简单的功利。也恰恰对应今天普遍的社会需求。
在发展过程中,培育东坡旅游的头部企业,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3、发展造势。
现在不需要宣传东坡,已经天然形成。但是需要宣传东坡产品,难就难在产品少,所以大家普遍感觉缺乏抓手。一是按照这两年的市场变化,产品积累需要过程,市场造势则立竿见影。借助网红,培育市场。意公子讲东坡,成为网红,就是典范。二是组织东坡旅游产品,尤其是研学旅行产品,从孩子抓起,培育东坡迷。三是形成东坡旅游系列。主要是上述重点地区,细化产品,不能只是观光性产品,看一下,打个卡。重点是客人的感受,推进场景化,培育重点场景,与东坡同游,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4、文旅融合,开展活动。
东坡旅游是天然的文旅融合,产品组合是基础,目的地发展是扩张,开展活动则是龙头。一是明确一个时间,苏轼所到之地共同开展“苏轼文化节”活动,大范围造势。二是举办东坡旅游论坛,除了专家论道之外,同时开展东坡生活展示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体验、享受。三是开展品牌性活动,细化,深化。如密州四曲,赤壁夜景,峻灵王庙会,西湖夜游。五是国际化,吸引海外苏迷,全面介入。
总之,读东坡书,游东坡路,悟东坡道,品东坡菜,感东坡境,享受东坡生活,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境界。思东坡理,扬东坡文,做东坡游,拓东坡路,是一项工作,也是一种事业。
引用和参考书目:
苏轼游踪部分,主要资料来源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年谱》,孔凡礼撰,2003年版。按照年号和旅游地点乃至景点梳理,文中多数文字直接引用,不及一一。
《苏东坡地理》,三联书店出版,2022年9月。
《中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2月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