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人民日报 | 交通大国阔步迈向交通强国
2022-05-02 10:39  浏览:183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5月2日,人民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栏目刊登报道《交通大国阔步迈向交通强国》,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坚持创新引领,高铁、大飞机等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持续提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纵横神州、联通内外,综合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

掘进,再掘进!3月9日,全长22.13公里的世界最长在建高速公路隧道——新疆乌尉公路天山胜利隧道中导洞累计掘进突破万米大关,为日后贯通打下坚实基础。总投资约761亿元的乌尉公路包项目既能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又能打通一条连接南北疆的高速路新通道,为当地发展带来新契机。

延伸,再延伸!3月17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开始铺轨,项目全面进入线上施工阶段。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大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77.42公里的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使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步入“一小时生活圈”。

我国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规模体量、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约528万公里,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超2万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境内运输机场达248个,“快递进村”比例超过80%……今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更加强大。

“高铁通了,高速多了,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山沟沟也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说起近年来交通的变化,贵州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深有感触: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当地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大江南北,智能家电、海鲜水产走进了农家日常生活,“交通先行,一通百通”。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交通先行。交通骨架的持续完善,缩短了神州大地的时空距离,提升着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物流运输更加高效畅通。水路国际运输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5万列,快递单日处理量最高接近7亿件,集装箱铁水联运量5年平均增长20%以上……我国已经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货物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或跻身世界前列。

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动车组列车承担铁路客运量比例升至70%,“日行千里”不是梦;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约71万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8730公里,超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加快成网;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的“三通”目标,广大农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居民出行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交通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2013年10月,“世界上最难修建的公路”西藏墨脱公路成功打通;2018年10月,创下一系列“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2019年9月,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单体航站楼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2019年12月,全球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通车,开启世界智能高铁先河……一项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相继落成,折射着科技引领中国交通阔步前行的坚实足迹。

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沙漠公路到大型机场、离岸深水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从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上线运行、C919大型客机试验试飞到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广,国产交通工具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从北斗导航、共享单车、网约车、定制公交蓬勃发展,到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智能高铁、智慧民航、智能仓储配送加速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味儿”更浓,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奋力推动交通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路网纵横交织,航线通达全球,货物往来顺畅,出行舒适便利……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部分领域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阔步迈向交通强国。

坚持交通先行,综合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

今年以来,各地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马不停蹄,“进度条”不断刷新——

华北平原,高速公路加快成网。京秦高速遵秦段工地热火朝天,工程机械紧张作业,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力争今年底前完工。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交通一体化跑出加速度。

南海之滨,跨海通道建设繁忙。沉管隧道已完成24个管节的沉放对接,东、西人工岛建设有序推进,伶仃洋大桥开展上部结构施工……深中通道通车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增添快捷新通道。

雪域高原,川藏铁路不断延伸。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地形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工程去年底全线开工,今年一季度形成建设高潮。工程竣工后,将为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民航和水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挺起了大国发展骨架。

公路越来越密。截至202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约528万公里,公路密度约5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近17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公路总里程的3.2%。

铁路四通八达。截至2021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134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204个县跨入高铁时代。

航空广泛覆盖。截至2021年底,我国境内运输机场达到248个。航空服务已覆盖83%的脱贫地区人口,脱贫地区机场每天至少有一个航班联通所在省会的区域枢纽机场,最多中转一次就能抵达国际枢纽机场。

水运更加发达。截至2021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超2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超过2600个,约占泊位总数的12.7%,位居世界首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8万公里,长江成为全球内河运输中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目前,‘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已经初步形成,各种交通方式由相对独立发展逐步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再到‘适度超前’的转变,为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


港珠澳大桥上的“中国结”造型桥塔。人民视觉

坚持创新引领,交通运输科技实力稳步提升

“感觉很愉悦!”北京冬奥会期间,京张高铁赢得国外运动员一片赞扬。2019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的京张高铁,是全球首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已经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力水平迈上新台阶。

——重大工程彰显非凡实力。

2018年10月23日,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面对沉管隧道施工这一工程技术难题,建设者们从零起步、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制造出海底沉管,并逐一将33节沉管安放成功。

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对31个省份的覆盖。90%以上线路走行于海拔3000米以上,全线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桥隧比高达75%……建设者们相继攻克一系列难题,创造了高原铁路建设奇迹。

跨江河、越湖海、穿峡谷、连群山,这10年,京新高速、京张高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等一批超大型交通工程相继建成投运,中国交通基建赢得世界瞩目。

——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

碧海蓝天,塔吊林立,自动导引运输车来回穿梭,集装箱上下起落。3月12日,在“日邮维纳斯”轮作业中,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52.7自然箱/小时,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近年来,自动化码头在我国加快推广,沿海主要港口专业化码头装卸作业效率、百米岸线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均为世界领先。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2.3万标箱双燃料集装箱船顺利交付,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坞内起浮……这10年,技术创新与广阔的交通应用场景交汇融合,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运输装备更加绿色低碳。

2021年全年累计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经过10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货运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量超过120万辆。

这10年,我国运输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装备更加“绿意盎然”:5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5%;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近73%,国家铁路燃油年消耗量降幅达60%;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有序开展,车辆清洁化水平逐步提升。

坚持交通天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月28日,随着靠泊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的“金星布莱特”轮开始吊装作业,天津至澳大利亚首条直航航线正式开通,将两地之间的海运时间从原先的35天至45天缩短到21天。

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是“交通天下”的重要力量。这10年,我国港口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海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水路国际运输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20年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3.14亿载重吨、居世界第二,国际海运量约占全球海运量的1/3。

辽阔海面上,远洋巨轮穿梭往复;亚欧大陆上,中欧班列奔驰不息。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约1%提高到8%左右。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的中欧班列,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今日中国,运输繁忙程度全球领先。目前,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及货运量、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等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多年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二,快递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

内畅外联的发达交通网络,打通了“大动脉”,畅通了“微循环”,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畅循环,促开放。2021年12月3日,历经5年建设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至2022年4月3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5.4万人次、发送货物131万吨,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港口运营良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地中海第一大港地位更加巩固……近年来,“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架构基本形成。

兴产业,惠民生。“快递点直接开到果林边,脐橙运输越来越方便,销路越来越广。”湖北秭归县果农周功寿感慨,交通条件的改善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更有底气。如今,秭归县一年有6万吨脐橙“搭乘”快递销往全国各地。2021年,我国农村地区收投快递包裹总量370亿件,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服务大局、人民至上、开拓创新、生态优先、交通天下,围绕构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李小鹏表示。

开路先锋 勇毅向前

“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这10年的交通之变,让我们对“开路先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真切的体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马当先,豪情万丈。

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复一日地延伸拓展,将都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结,为经济发展、区域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发展大动脉更畅通,让14亿多人口携手迈入现代化底气更足。

敢为人先,激情澎湃。

“复兴号”动车组飞驰神州,C919大型客机直入云霄,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得益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得益于各行各业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一项项工程奇迹接连问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国交通事业锻造了更强实力,也开启了广阔未来。

以民为先,温情流淌。

为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村村直接通邮,乡镇快递网点基本覆盖;为了更好满足城乡百姓出行需求,加快发展公交地铁,开行公益慢火车、旅游扶贫专列、农民工务工专列,推动网约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等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人民交通为人民,交通之变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开路先锋,勇毅向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蓝图已经绘就,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国交通事业定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篇章。

农村公路

编织农民幸福生活

吃过早饭,湖北浠水县小金山村村民李焕春骑上电动车,沿着平整的村道到公司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挣钱顾家两不误,家门口就业真不错!”

2021年3月,李焕春所在的湖北山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张,每天出产鸡蛋50多万只,销往武汉、深圳等地。“出村道、上乡道、走县道、连高速,运送饲料和鸡蛋一路畅通,时间快、损耗小。”小金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卫春感慨,交通改善是吸引企业投资、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


四川眉山市“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站点。王鹏 摄

修通一条公路,便利一方百姓,带起一片产业。近年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2020年5月,小金山村所在的洗马镇建成“第二通道”洗桃线,解决了沿途11个行政村村民出行难题,还吸引一批能人回乡创业。莲花心村创办生态园、熊山村建起鞋厂、堰桥村打造油茶基地,洗马镇如今“村村有企业、人人能就业”。

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投入,让贫困地区因路而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252万公里,解决了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新增5万多个建制村通客车。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现代化路,让农业更繁荣、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足。

路通了,特色产品更畅销。“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前来采购的商贩越来越多,牛肉牛奶不愁卖,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青海久治县沙科村村民加柏说。

路通了,乡村旅游更兴旺。河北涉县用千里乡村路串起300多处文化景点,擦亮了清漳画廊等旅游名片,吸引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路通了,农民出行更便捷。在江西贵溪市黄梅村,专线班车驶入公交站,村民许新长拎着一大袋农产品上了车,准备进城售卖,“家门口上公交,40分钟能进城,太方便了!”

中欧班列

畅通中外商贸往来

3月30日,搭载着61台装载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75062次中欧班列驶出柳州南物流中心,直奔满洲里口岸。

“铁路部门不断优化方案,运输时间有保障,为我们节约了不少物流成本。”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市场经理薛冰介绍,2021年5月,首趟“柳州—莫斯科”跨境直通中欧班列开行,截至今年4月7日,公司有630台工程机械搭乘这趟班列“走出去”,出口货值超1.8亿元。

近年来,中欧班列发挥运输速度快、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跑出加速度——

线路覆盖更广。2016年至2021年,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至15183列,年均增长55%;国内稳定开行城市由13个增长到33个,覆盖欧洲国家由9个增长到23个,境内班列固定运行线从39条增加到78条。

运输能力更强。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浩特等口岸站扩能改造工程陆续实施,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枢纽节点的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稳步推进,中欧班列的口岸和通道运输能力有效提升,货物品类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等5万余种。

保障更加有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向德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超1360万件,为各国携手抗疫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今年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2455列。“我们将不断提高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和品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 人民日报

作者 | 刘志强 陆娅楠 李心萍 邱超奕

责编 | 孙孟尧


发布人:7bab****    IP:183.195.9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