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古人是怎样避暑的?
2024-08-03 20:20  浏览:70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炎炎夏日怎么过?

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这时候,再来一杯冷饮,生活真是美滋滋。

说到夏日饮品,中国人自古就是行家。

战国时期,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意思是说,冰镇后的酒,饮来更加清甜可口,宴席已经摆好了,全都是玉液琼浆。

这篇楚辞,是屈原为呼唤楚怀王灵魂回到楚国所作,也不经意间暴露了楚国人的“吃货”本性。诗中写到的,还有肥牛蹄筋、清炖甲鱼、火烤羊羔、甜面饼和蜜米糕等等名菜,以及清凉的冰酒。没想到爱国诗篇里隐藏了豪华菜单。


在两千多年前的夏天,吟几句诗,饮一盅冰镇美酒,似乎有种时空穿越的乱入感,这没搞错吧?古人没有冰箱,是如何喝到冷饮的?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用来冰镇饮料、盛冰降温的大型冰酒器——冰鉴[hàn]。

《周礼》记载,“祭祀供冰鉴。”此处的“鉴”,并非后来常用的镜子之意,而是指一种青铜容器,其形似大盆。


▲曾候乙铜冰鉴。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曾候乙铜冰鉴,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先秦“冰箱”的神秘面纱。

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原始“冰箱”。

曾候乙铜冰鉴个头不小,高60多厘米,重170公斤,实际上是一个二合一的组合器皿,分成双层,外为青铜方鉴,内为盛放食品的尊缶。

鉴与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用来装冰块,在缶内装酒,盖上盖子冷藏一下,夏日就可以喝到冰镇的美酒了。更牛的是,一些冰鉴上还有气孔,可以把冷气释放出来,有点儿冰箱空调一体机的意思。


▲冰鉴结构图。

发明这一古代版“冰箱”的人们发现,冷饮佳酿清凉舒爽,可以消暑。

东汉王逸注《楚辞》时,也不忘给屈原提到的“冰箱”点赞,对冰镇酒夸赞道:“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凉,又长味,好饮也。”

先秦的冰鉴不仅节能环保,就连用到的冰也是取自大自然。

《礼记·月令》记载了周代时,每到隆冬时节,周天子会派人到冻结的江河之上凿取天然冰,储存在冰窖之中,一般要采集需用冰三倍的分量(“令斩冰,三其凌”)。在当时,冰要贮藏起来不容易,但古代的冰窖隔温效果忒好,藏冰甚至能用到第二年。

等到春暖花开,天子再命人开窖取冰,与牲畜一道用于祭祀,余下的冰就可用在冰鉴上,等到夏天举办宴席时,就可以喝到冰酒。

为此,官府还设置了掌管藏冰之事的官职,称之为“凌人”。凌人夏天负责分发冰块,秋天打扫冰窖,大概是最早在办公室吹“空调”的上班族。

《诗经》用生动质朴的笔触描绘了古人凿取冰块、藏入冰窖的劳动情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有学者认为,此处的“凌阴”即冰窖。

此后两千多年,冰鉴这一原始“冰箱”长期存在于古人的生活中。


秦汉之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藏冰之风更盛。

在唐宋之前,冰块一直是稀缺资源。史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可与金、玉等价。

越是弥足珍贵的宝物,越能引起英雄的兴趣。

东汉末年,曹操曾在南征北战的业余时间大建冰窖。他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修建了著名的冰井台。《水经注》记载,冰井台“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内数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曹操喝酒那是出了名的,他在诗中吟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己藏这么多冰块,想必没少用来冰酒。


▲《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

唐代以后,用冰块消暑已不是宫廷专利,街上出现了“卖冰于市”的商人。

唐末,有人在生产火药时,发现硝石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于是,人们终于开始在夏天制冰,虽然数量有限,但也让更多人享受到冰的滋味。

宋代《东京梦华录》更是描述了当时开封街市冷饮店遍地开花的场景:“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卖冰雪荔枝膏……”

唐宋的夏日冷饮五花八门,如“雪泡梅花酒”、“凉水荔枝膏”、“冰调雪藕丝”、“冰镇珍珠汁”。


▲宋代街上卖冷饮的商贩。

此后,用来盛放冰块、制作冷饮的冰鉴,也发展出各种衍生改良版,有木质的,也有陶瓷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清代,北京城存储了大量冰块,全城有冰窖18座,每年腊八前到河中凿取冰块,至腊八下窖。现在,北京的雪池胡同还保留着唯一保存完好的冰窖——雪池冰窖,该冰窖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随着藏冰业高度发达,冰不再是罕贵之物。

不仅宫里的娘娘们能喝上冷饮,京城百姓也能饮冰消暑。还有家境拮据的人出来摆摊,沿街叫卖冷饮,《燕京岁时记》:“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这种冰胡儿,就是早期的冰棍。


▲晚清运送冰块场景。

清朝时,在宫中用冰鉴制作冷饮依旧不过时。

只不过清朝的冰鉴与两千多年前的曾候乙铜冰鉴相比有所不同。 它是一个双层木箱,底层放置大量冰块,上层放上新鲜水果与美酒等饮料,利用冰块消暑降温。 里层还涂了一层铅漆,用来隔热。

除此之外,清朝的冰鉴还有另一个功能,在其中留下小孔,让冰水流到外面,人往那旁边一躺,这“冰箱”一下就变成了“空调”。

有了这一神器,炎炎夏日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发布人:ae8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