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梵高传》
2024-11-07 21:39  浏览:30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PIXIU小品文


  梵高20多岁时,发现患上癫狂病;27岁正式当画家,35岁病情连续发作,割掉自己的右耳,37岁自杀,身后留下850多幅油画,近1300幅水彩、素描和版画。他一生渴望与太阳为伍,走入乡野,脱掉帽子,支起画架,顶着中午灼灼的烈日描来画去,头皮被晒焦而从不放弃,深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成功的。然而,他在世时,一直依靠父亲和弟弟的支助生活,过得穷困潦倒,不被人理解,人们只把他当一个神经错乱的人看待。

  直到他死后几十年,世人才公认,梵高不仅是一位被淹没的天才、表现主义的先驱、后印象画派的巨匠,并且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生前,没有一个画商愿意要他的作品,他只卖出过一幅画。如今,随便拿出他的一张画都是价值连城,尤其是代表作《星空》《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不留胡须的自画像》等已跻身于世界最昂贵的艺术品前列。1990年,仅一幅《加歇医生的画像》就拍卖出8250万美元的天价。

      常言道,文为心声,意思是说文章的背后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虑。其实,绘画也是如此。一个画家的内心如何,他有什么样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愿望与人生感悟,都会不自觉地潜藏在自己的作品里,这就是“画心”。

  梵高是世上少有的能够真正把艺术作为生活、用绘画来表达内心追求的一位狂热的画家。他的画是粗野的、热烈奔放的,也是充满强烈渴求的,从画的背后我们似乎能听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苦痛、挣扎与呐喊的声音。

  下面,让我们根据美国传记小说之父-欧文·斯通所著的《渴望生活-梵高传》、丰子恺先生的《梵高生活》,整理介绍梵高的人生故事。同时,结合他的画作,看看这位饱受苦难的大画家到底怀有一颗什么样的“画心”。

        (一)少年天才(26岁前)

  1853 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荷兰南部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新教牧师,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两位叔叔均为画商。

  8岁时,梵高就显出绘画天赋。有一天,他向一位画家助手要了一块黏土,塑成一只小象,手法奇巧,活灵活现,仿佛学过专业的雕塑一样。他从小喜欢走近大自然,研究博物,用采回家的各种植物、昆虫制作标本,并标上它们的名字。一次,梵高看到一只小猫跳到了院里的苹果树上,他带着一份惊喜画下这个场面,情态活泼生动,乡人无不惊叹。无论平时见到什,他一旦心有所感,都能得心应手地画出来。要知道,此前他从未学过雕塑与绘画。即使长大后,也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绘画教育,全是凭着自己的天赋和热情随兴而出。






  16岁时,经叔叔介绍,梵高来到古皮尔公司海牙支店当学徒。古皮尔公司是欧洲知名的美术连锁商。在这里,他马上接触到各流派的画作,鉴赏能力渐渐提高。但有一点让人没法儿接受,他总是喜欢批评店里的画,尤其瞧不起那些价格高昂的时尚作品,认为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会长久。因此,当客人带着大笔钱来买画时,他非但不热情招待,不去极力迎合买主的喜好,反而嘲笑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艺术,时不时推荐一些客户不相中的画。这种年少狂妄的作法,引得顾客很反感。对商家来说,这个学徒太不可救药了,因何要让他在店里长留?要不是有他叔叔的关系,他早已被辞退。

  20岁那年,梵高被转到古皮尔公司伦敦支店,但脾气不改,与同事不和。21岁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乌苏拉(19岁),因求婚失败,感情受到极大的打击。后来,迫于他叔叔的声誉和面子,公司又把他调到了巴黎总店,不想6周后他与经理大吵一通,毅然辞职。这年梵高23岁。






  失业后,梵高没有脸面回家,独自来到英国泰晤士河边的拉姆斯盖特小镇,在一所贫民寄宿学校当了助教,负责教法语。学校由一个穷牧师创办,共有20多个学生,都是11-17岁之间的穷人家的孩子。因为家贫,经常拖欠学费。第一学期结束,梵高拿着家长的名单和英国地图,替校长前去收费。回来后,受到嘉许,因为此前连校长本人都收不上来的学费,梵高竟然做到了,真是出手不凡。于是,第二学期,牧师又派他去,这次梵高却空手归来。“钱,钱呢?费用收不上来,我们怎么办学!”梵高如实回答,“我看到那些衣衫褴褛的贫民,那些皮焦骨折的劳工,那些苍颜蓬面的病夫,还有那地窖一般的贫民窟,我,我无法张口……。”

  第二天,梵高被解雇。但此时,一粒同情下层穷人的种子已经落在这位宗教之子的心中,等待着有一天萌发。

  再次失业后,梵高回到家乡荷兰,在多德雷赫特的一家书店,当了店员。期间,他大量阅览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谢弗美术馆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十分钦佩画家谢弗,在那里一呆就是许久,他的绘画欲望正在燃烧起来。当地美丽的风光,让他禁不住画下《多德雷赫特的磨坊》等作品。与此同时,幼年家庭环境的熏陶,让他的宗教情结也渐渐燃烧起来。






  4个月后,梵高征得父母同意后,辞别书店,来到了叔叔家寄居。他准备入比利斯的布鲁塞尔大学,攻读神学,因为他从小受父母影响对基督信仰十分虔诚。为了不负父母之望,他跟随一位犹太老师学习拉丁文与希腊语。老师很博学,梵高异常勤勉。不想由于用功过度,数月后发现他患上癫狂病。每天不断地写信给亲友,把信纸写的不留一点空白,且语无伦次,字迹潦草,让人无法辨认。

  一到礼拜天,癫狂病就在教堂有了释放的机会。他奔走于六七个教会,狂热地祷告、虔诚的礼拜之后,摘下身上的时表,脱下手套,欢喜地投到了捐助箱里。因为表上刻有他的名字,又被牧师送还给他的叔叔。这就是梵高的癫狂病发作时的表现。

  此刻的梵高是躁动不安的,心中有任何的想法和思考,都会写信一一告诉父母。他没有一天不写信的,有时候一天给父亲寄2份信。若遇邮递阻滞,他的父母当天未能收到信,总是为儿子担心的一夜无法入睡。

  研究神学一年后,有一天梵高说,他忽然见到了基督,所以决定当一名传教士。为此,他的父母又惊又喜。喜的是儿子的病不再发作,听说他又如此有善心,想继承父业广布福音,这个想法值得支持。惊的是他还没有取得神学毕业任命书,能做好这项崇高的事业吗?

  受教会委派,26岁的梵高来到了比利斯的博里纳日矿区,寄宿在一家面包店里。店旁有一个集会的小广场,他每天就在那里向人们传教讲法,态度虔诚,情绪热烈,语言平和,连那些愚夫愚妇都能听懂,并受到感染和感动。就这样,梵高的宗教兴致越来越高,他每天清早出门,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归家。有时候与矿工们同吃同住,甚至下到危险的矿井里传教;有时候半夜起身,走到夜工现场进行传教,全然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为此,他还画了各种画,作为教义宣传的辅助材料,可见梵高的绘画是从一颗对宗教的信仰之心而来的。

      到了冬天,矿区发生了伤寒病,他不顾一切地跑前跑后,去安抚慰问一个一个病倒的人;整夜守在他们的床头,给予悉心的看护与照顾;还拿出父亲寄来的钱,支助慰问他们。他的传教工作持续了6个月。很快,梵高没有了钱,也没有了衣服,因为他把所有的物件都捐给了穷人,后来干脆把自己住的房间也让给了病人。

  面包店的女主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她给梵高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您的孩子与普通青年完全不同,把自己的生活费全部让给了那些病人、贫寒的人。现在,仍旧在这样日夜辛劳着。我也是有孩子的母亲,所以必须要把令郎的情况告诉二位。恐怕你们不知道这些情况,还以为梵高安居在我家呢!”

  第二天,梵高的父亲就来了。见到的场面是:自己26岁的孩子疲惫不堪,一身破烂,睡在稻草堆里。于是,这位父亲决定带儿子回家。

  临行的前一晚,矿工们自发组织了一场送行的祈祷会。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位饥寒而憔悴的劳工代表大家,致以祷辞,在场的人无不感动。他们不舍得让这位乐于助人,极富牺牲精神的年轻人离开,又无不为他的所做所为露出荣光。那一夜,是梵高永生难忘的一夜。






  从他画下的《博里纳日的煤矿》(1879)中,我们可以感到,梵高离开他所热爱且甘心为之献身的传教地时,是心怀怅惘、依依不舍的。

        (二)不羁的灵魂(26-33岁)

  梵高回家后,矿区那些穷人们悲惨的生活境遇,总是不能忘记。于是,他想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念,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正是在矿区传教的经历,让梵高骨子里就有的为宗教献身、同情下层穷人的情怀得到了激发。

  他的父亲是理解梵高的,也是他的忠实的保护者。于是,这位牧师顺从儿子的想法,给他提供买画材的费用,让他在家自学绘画。是年,梵高27岁。可是,不久家人便改了主意,不赞成梵高当画家了。因为他的画根本没有人喜欢,他只知道追求所谓的真正的艺术,而不会迎合大众的心理,纯粹是浪费纸墨。

  一天,乘父母不备,梵高逃离家庭,先是独自去布鲁塞尔学画,不久又返回家乡。那时,适逢表姐凯刚刚新寡,他向表姐求婚,遭到拒绝。于是再次离家,飘然来到海牙,住在从妹家,开始向妹夫安东·莫夫学画。当时,莫夫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然而,这位妹夫总以大画家的身份自居,常常对新入道的梵高装出师长的权威来。梵高虽然认可其画技,却不承认他们是师徒关系。莫夫照旧让梵高对着石膏模型正确地练习,这位学生起初还能忍耐,不久便对这种机械的画法生了怀疑。有一天,他气愤之下,摔碎石膏,推倒画架,一溜烟走了。

  弟弟提奥听说后,寄来一笔钱,梵高在当地另租了一个画室住下来,他的父亲又按月寄给他生活费。

  海牙是荷兰最特别的一个城市,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活跃地。在海牙派画家中,梵高最尊敬、喜爱米勒(1814-1875),因为二人有许多相通之处。米勒出身贫穷,也是少年就显出绘画天份,好在有他的父亲和祖母的关照,一心支持他学画。等亲人去逝后,米勒家里穷到没有一粒米,还欠了一身债。最惨的一次,是他饿着肚子,妻儿嚼面包屑度过4日。当时,幸好有官家送来100法郎,一家人才得以活命。他把自己最心怡的画《拾穗者》以几个法郎卖给了一个邻人。对方本来并不喜欢绘画,只是看米勒可怜,才发善心帮他。这位邻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也不喜欢画,但米勒去世后他的画已经很值钱。这位画主想变现,于是以10万法郎的高价把《拾穗者》卖给了一个美国人。




《拾穗者》,米勒

  米勒是以宗教的虔诚态度进入画家生涯的。他自幼在《圣经》中受到教育,此外没有别的,但他绝不画圣经题材的作品,画的都是反映下层穷人苦难的作品。在当时,这是被专画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皇家贵族生活的新古典画派和浪漫主义画派所不齿的。米勒身上的所有这些特点,恰恰与梵高相仿。




《晚祷》,米勒

  米勒为推进19世纪写实主义画风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名作《晚祷》,表现的是一对贫苦的农家夫妇劳作一天后,听到教堂晚祷的钟声时,放下锄具,默默地祈祷。在暮色里,他们衣衫褴褛,满身疲惫,可是身姿、眼神和态度是如此的虔诚,对生命与脚下的土地是如此的感恩,对苦难的境遇又是那么的无助无奈,看了令人心酸悲鸣。

      为了生存,米勒把这幅画卖了1000法郎,后又辗转流到美国人手里。就这样,他最有名的两幅画都到了美国。他死后,法国政府以75万法郎购回《晚祷》。如果我们用75万的零头5万法郎来回报画家,足可以支撑他一辈子的生活,可惜米勒死后35年才大受世人追捧。这就是上天给这位大画家留下的悲哀!

  能够突破传统画派,让绘画走进现实生活,在自然写生中注入个人情感,极力表现贫苦穷人的生活,这就是米勒的画心。正因如此,米勒受到了梵高膜拜。他们的画心是一致的。

  在海牙期间,梵高遇到一个怀孕的女子西恩,她还带有5个孤苦零丁的无父的孩子。她每天叩访画家的画室,为他们当模特儿,拿所得的钱养活6条性命。梵高有一次雇用她,听说了她无家可归的状况后,慷慨地答应从第二天起,由他负责她们母子6人的生活。




《悲哀》

  1882年,梵高画下素描《悲哀》,人物原型就是西恩。在画中,一个病弱的女子把脸隐在臂中,头俯在双膝上,抽泣不止。枯草一般的黑发垂在没有光泽的颈背上,春风吹着脚边刚刚萌发的纤草,不远处有果枝吐出新花。这本是一片美好的春光景。然而,她除了哭泣,剩下的唯有叹息。这就是梵高为之悲哀的原因。由这幅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发: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看不懂绘画,其实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背后隐藏的故事。一旦知道了作画的背景,了解了画家的心,便会觉得它是如此的意蕴不凡、深切感人。

  就这样,梵高收留了这位女子,把父亲寄来的一大半钱给了她。不久,他又陷入穷困潦倒的地步,没钱买画材,欠下房租,被房东催逼。于是又像以前在比利斯的矿区一样,做父亲的再次到来,带儿子回家。是年,梵高29岁。

  此时,他们家已经由埃顿村迁至附近的另一个小村-纽南。纽南是荷兰一个环境优美、织工聚集的地方,这里为梵高提供了无限的题材。

  他每天背着画框出门写生,早出晚归,从来不问路的远近,只要是能让他生出灵感的地方,步行几十里也无所谓。那些贫苦的人、拙笨的人、劳动的人,别人总是瞧不起,他反而觉得最可爱。他把他们当作了最好的模特儿,除付以丰厚的模特费外,遇到老人小孩,还以糖果、香烟款待他们。

  晚上回到家,他一边端着盘子吃饭,一边瞅着自己的画,全然不知道送入口中的是什么食物,咀嚼的是什么味道。一句话,梵高的眼里只有画,画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的全部。

      像他崇拜的大画家米勒一样,梵高画的全部是劳动者,从不画上流社会的人物。纽南的乡村,低矮的房屋,宽广的农场,夹道的胡桃树,青青的草地,质朴的村人、园丁、农夫,往来其间,还有那些织工的机杼声,都成了梵高喜爱的对象。这一时期,梵高的画明显受到了画家伦勃朗和米勒的风格影响。






   《窗边的织布工》是梵高于1884年在家乡纽南所画。屋内暗淡的场景与窗外明亮的光影形成对比,年迈的织工神情专注,那咔嗒咔嗒的织机声里,既有劳作的喜悦,仿佛又是一种苦难的悲吟。

  在这里,他画穷人,也画教堂的塔楼、水车、磨坊。后来,他喜欢上一位大他8岁的邻家的女儿,因家庭反对,女方服毒自杀未遂,后远赴他乡,这朵爱情之花随之枯萎凋落。梵高的感情再次受挫。

  于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写生作画上,决心拼一条路出来。他在墙上张起各种画布,几幅画同时进行是他终生不改的习惯。画好后,一一寄给远在巴黎的弟弟。此时,提奥自从接替梵高曾经在古皮尔公司的职位,已经成为巴黎一个极富眼光的商人,他经常鼓励哥哥不要放弃,坚定地走下去。

  可是,总花弟弟的钱,怎能过意得去?有一天,梵高向弟弟提议,让弟弟把他寄去的画据为已有,这样他就能心安,觉得可以把弟弟的支助当成是自己卖画赚来的钱看待。要知道,当时没有人买他的画,甚至连夸好的人也没有。梵高清楚,除了他的父亲之外,弟弟提奥是世上最能理解他的人。

  然而,就在梵高醉心于纽南让他源源不断产出作品的时候,1885年3月,父亲病逝。

  这位知道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富有绘画天赋,却又家财不济的老父亲;这位一边为儿子能够找到所爱而感到高兴,却又总是担心他的病是不是彻底好了的保护人;这位一生笃信基督、一心向善,不仅把慈爱献给众生,更献给让他不放心的孩子的老牧师,突然离去,让梵高失去了精神支柱。

  可惜,这位老父亲永远都不会知道,若干年后,最让他不放心的儿子梵高,竟会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大画家。

  父亲离世后,32岁的梵高伤心不绝,经常到暮前恸哭。他的父亲原是懂得美术,支持理解儿子的古怪性情的,如今他突然离去,由谁来保护这位将来声震四方的大画家呢?好在弟弟提奥及时接过父亲的重任,成为继续支助哥哥在艺术道路上坚定走下去的、忠实的保护神。

  不久,梵高原在一位教堂僧人家借用的画室,被收回。他不得不把画室搬回家,整日在地下室的洗濯间作画,那里就是他的画室。虽然里面潮湿不堪,经常毁坏了他的作品,但梵高从不在意。他觉得,只要有地方画画,能把心中的想法画出来,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吃土豆的人》

  数月后,梵高画下了在家乡荷兰的代表作-《吃土豆的人》(1885)。北方,一个四壁阴暗污浊的穷人之家,几位农人劳作一天后,围坐在餐桌前,啖食着仅有的食物-土豆。生活的艰辛与家境的寒酸,并不能击碎他们对幸福的渴求,相儒以沫的友爱亲情彰显在他们或开心或忧愁的脸上。富并非能获得幸福,而穷又并不代表没有幸福,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梦。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又是快乐的、不怕吃苦的、安贫乐道的。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认为,“梵高悲天怜人的心怀,在这幅画里得到了最露骨的表现,也是他一生的纪念。”

  纽南的冬天来了,萧瑟的冷风吹走了芳草萋萋的夏秋景;父亲的去世,让梵高失去了往日那些奔放的热情。纽南,这个曾经给梵高的灵魂以吸引与刺激的乡村,如今在他眼里变得不再满足,但他的灵魂仍然是狂傲不羁的。他准备推翻以前那些悲惨阴暗的画风,他要寻找新的刺激,走向温暖的南方,做太阳的恋人。

  梵高先是去安特卫普学习绘画,数月后,又怀念起10年前在巴黎当店员的日子。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应该听弟弟的话,去巴黎,找能够理解自己的弟弟。这是在他的父亲去世11个月后作出的决定。从此,梵高再也没有回过家乡荷兰。

        (三)巴黎的孤独者(33-36岁)

  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与弟弟提奥生活在一起。从现在起,他把巴黎当作了第二故乡。

  提奥比梵高小4岁,是一个温良沉静、又极富眼光和商业才干的人。当时,印象派还受人叽讽的时候,他就十分看好。在弟弟的建议下,梵高结识了当时刚刚崛起的印象派画家,这对他的画风走向影响很大。不久,他拜画家科尔蒙为师,和不到20岁的同学贝尔纳结成好友。贝尔纳后来以象征派画家而驰名于世。

  在课堂上,33岁的梵高坐在桌前,专心作画,从不在乎身边的环境,因为他的心早已飞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也不按老师的要求去画,科尔蒙先生也不强迫他。但同学们根本看不起他的画。此外,还常常嘲笑一头红发、留着赭髯、相貌丑陋的梵高。这些庸俗短视的同学哪里会知道,他们身边坐着的正是一位将来让他们望尘莫及的天才。其时,只有好友贝尔纳能理解梵高,识得他的天赋。在贝尔纳看来,“每天下午,学生散去后,空阔的画室就犹如梵高的修道院。在石膏的雕像前,他用了天使一般的忍耐,去描绘美丽的形,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研究其轮廓、面和明暗……常常把画纸擦破许多的洞”。这就是梵高刻苦钻研的情形。

  巴黎是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大都市,也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中心。梵高在此呆了2年,产出作品之多、速度之快,让人惊叹,他一个人的作品几乎占到了当时整个法国绘画的75%。在这里,他是孤独少友的,但在印象派绘画的浸染下,逐渐找到并培养出了自己的风格,热情愈加奔放,画风愈加粗暴,格调愈加简洁明亮。

  下面,让我们根据梵高与屈指可数的几位友人的故事,来欣赏探究他到底怀上一颗什么样的“画心”。

  1、唐吉老爹的故事






  看到这幅作品《唐吉老爹像》(1886),您会觉得唐吉老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豪爽大气、光明磊落,还是不拘小节、正直正义?命运坎坷,一生饱经风霜,还是不畏艰难、充满激情?他满怀慈爱之心,喜欢帮助别人,还是精明纯厚、很有真知灼见?

  事实上,所有这些特点,在唐吉老爹身上无一缺少。梵高对人物肖像,不仅追求形似,更加注重神似,也就是说要看透人物的内心和灵魂,才能画出好的肖像。无疑,这幅唐吉老爹的画像正是肖像画的最高典范。梵高用象征化的笔墨,展示了唐吉艰难不易又充满人间情味的一生。

  唐吉,长于下层阶级,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具有一种让人尊敬的豪侠之气。他和妻子在巴黎开了一家美术小店,以贩卖画布、颜料及各种绘画用品为生。他很精明,货价总是比别人家的便宜、低廉。因此,那些贫困的画家、没有名气的作家、初学绘画的学生,都喜欢来他的小店里。有时候,他们没钱付帐,唐吉就主动买下他们的作品来抵帐。无论什么人委托他代售作品时,他从不含糊,仿佛是贫乏画家的护星。

  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唐吉带着一腔爱国热情,参加了国民军。临时新政府成立2个月就倒台了,他与同党被捕入狱。法庭宣告他有罪,判处流刑。

  许多人念及他往日给予的帮助与恩惠,连名请愿,纷纷想办法营救他。一位名叫鲁亚尔的收藏家,曾经是唐吉的老顾客,一向敬重他的为人。于是,他动用自己的资源,才让唐吉免去罪行,重新回到巴黎的小店。原来,这位恩人是一个拥有实业的大富翁。

  唐吉回家后,因曾有“革命党”的身份,过了好几年不安的生活,全靠画家毕沙罗扶助。当时,毕沙罗已经是知名的画家,作品非常畅销,但他不忘唐吉的旧恩,仍旧把画放至唐吉的小店里,委托他来出售,目的是想让他从中赚点钱维生。几年后,毕沙罗又把好友塞尚介绍过来,塞尚后来成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移居外地时,曾把画室的钥匙交给唐吉,托他全权处理剩余的作品。塞尚的画室离的很远,但有人买画时,唐吉从来不觉麻烦,放下自己的生计,陪顾客前去选画。

  那些不幸的画家、那些未成名的青年学生、那些贫寒的穷画家,都是唐吉老爹常常帮助的对象。有时候,他干脆把他们的画买下,收藏起来。因此,大家都喜欢他,也愿意来他这里,亲切地称呼他为“唐吉老爹”。这就是唐吉的为人。久而久之,他的小店居然变成了新画派的酿造中心。






  唐吉老爹是一个温厚真诚的人,也是一个艺术的保护者。对于那些有天份、有潜力却因陷入困境而无力生活的青年画家,他把他们寄存在店里的作品,标为“一派”,意思是说他们是现代绘画上独一无二的新艺术。事实上,唐吉老爹的眼光确实独到,当年毕沙罗、塞尚还没有成名、不受人理解的时候,他就预言他们将来会是大家名家,始终尊敬支助他们。他从不见利忘义,改变自己的看法。

  唐吉的小店给了许多人以温暖,如一个“燃烧着火焰般的小礼拜堂,这个小礼拜堂里的老祭司,脸上常常浮着慈爱和微笑。”这就是大家对唐吉老爹的评价。




《一个女人的肖像》

  当唐吉忙于应酬客人时,他的妻子就坐在小店的一角缝纫。丈夫不在时,有人来看画,她就热情地招待和效劳。因此,大家称她为“妈妈”。这对夫妇的小店开了许多年,但他们主要是为别人着想忙碌,自己的日子过得始终不如意。后人猜想,梵高画下的《一个女人的肖像》(1886),人物原型就是唐吉夫人,但至今未有定论。

  梵高光顾了这家小店后,很快就和他们成了知交。不久,他的作品也陈列到了店里。可惜,世人都不买他的画。除了唐吉之外,梵高在世时,没有一个画商喜欢他的画,就连他的弟弟供职的、名誉四方的专业画商-古皮尔公司也不愿意陈列他的画。既使陈列了,世人也嘲笑说这些画太可怕了,毫无价值。对于世人的冷嘲热讽,梵高从不因之而灰心失望,他的心中自有梦想,也自有底气。

  就是在这里,经唐吉老爹介绍,梵高认识了高更。因为他知道,这对年轻人是一派,会成为知音。事实证明,唐吉老爹不是个庸人,确实富有眼光。梵高十分感激又钦佩唐吉老爹,这就是特意为他画了肖像的原因。画中的唐吉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流露的是一种满是温情的人间好汉的情怀。

  2、塞加托里的故事。






  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开了一个廉价的咖啡店,离梵高的住处不远。她年轻时是意大利一位模特儿,自己也喜欢绘画。她与唐吉一样富有同情心,又有眼光,常常收下那些穷画家的作品,换食物给他们吃。梵高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为此,就有了上面的名画《坐在铃鼓咖啡馆的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1887)。如今,这幅画也是价值连城。只要拥有这一张画,就已经是大富翁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似乎有点宿命的共识:世间所有的爱和付出,只要是无私的,它们都不会被辜负;所有的福报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所有的爱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们都是有因缘的;有付出必有回报,要么回报在当下,要么延至后世。上面介绍的唐吉老爹、塞加托里,在别人都把梵高当疯子对待时,他们却付出了真心,同情他,关照他。梵高留给他们的画作,几十年后让他们的后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财富。这正应了一句古语:“帮人难处,必有后福”。

  3、自画像。






  在巴黎,梵高除了给别人画肖像,也开始给自己画像,上面的《戴草帽的自画像》画于1887年夏天。此刻,他的年龄是33岁,画里却是一个不像老人、又不像少年的异样青年,不是吗?

  他外出写生时,装扮古怪,背上常背着一个巨大的画框,摇摇摆摆,步行于田野、乡间,狂热地画下他所喜爱的一切。傍晚回家时,巨大的画布已经涂满,不留一点空余。有时候,他到了阳光之下,一笔也不画,只是看了一天,只等看饱了阳光而回家。有时候,他竟然把画好的画遗弃在野外,空手归去。对此,他全不介意,因为他觉得只要把胸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画出来,就OK,就舒服。这就是梵高。






  《两朵向日葵》画于1887年,大体就是在此时,梵高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阳光和向日葵。此后他画了许多的向日葵,包括4朵向日葵、插在瓶里的12朵、15朵的向日葵,都是他极负盛名的作品。

  时光匆匆,悄然而逝。在巴黎,梵高已经两易寒暑,第二个冬天又到了。连绵的雨雪,沉郁的空气,萧瑟的树木,让追求“光与艺术”的梵高再次闷闷不乐起来。要想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寻找光,深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探求更多的光,成了他最强烈的愿望。于是,他再次开始了一路向南,寻找太阳的艺术之旅。此刻,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画风开始发生变化,色彩变得明亮艳丽起来,与过去在家乡荷兰时阴暗、灰涩的风格绝然不同。唯一相同的地方是,他的心中充满了狂热与不羁。

  去哪里呢?他研究了日本、中国等东方的绘画,尤其是日本的版画后,喜欢上了浮世绘,觉得日本的光与色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他想去日本岛,然而,费用从哪里来?自己一直依靠弟弟的支助过活,至今连一幅画都没能卖出,没有换来一分钱,难道还要向弟弟张口?

  1888年2月的一天,梵高向弟弟提奥说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清晨,他就只身向南部的地中海而去。他不准备去日本了,计划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小镇阿尔,去寻找心中的太阳与那骀荡的春天。这就是提奥对哥哥的体贴与厚待。

        (四)阿尔的太阳(35-37岁)

  35岁的梵高一到阿尔,就喜欢上了法国南部的这个小镇,阿尔离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不远。这里的太阳更明更大;阳光更亮,更耀眼,因而也更强烈。这正是他期许中的梦想地。他甚至于惊呼道:“为什么不早10年,在25岁的时候就来?我以前只喜欢那些灰色的画面,如今才明白金黄色的太阳,是这般的壮丽迷人!”

      弟弟提奥源源不断地给他寄来生活费、买画布和颜料的钱。从此,他与太阳做了恋人,进入了生命最后2年的创作高峰。

  在正午的太阳下,在金黄的麦田边,梵高像鸣蝉一样欢喜着,从早到晚,守望着,沉思着,描绘着,他几乎忘掉了一切。见到阳光下的风景,他便像鱼儿得了水一般快活,一刻也不休息地作画。他脱掉帽子,以示对太阳的尊敬;坐在热烈烈的阳光下,头发被晒干,头皮被晒焦,臂膀被晒红、晒紫、晒黑、晒伤,一概不予理会,他喜欢让自己与太阳一起燃烧。他不喜欢没有太阳的阴天和夜晚。那个时候,他就给弟弟提奥、好友贝尔纳和高更写信,告诉自己的欣喜。这三个人是他唯有的知音。

  既做了太阳的恋人,称太阳为王,梵高自己也就成了太阳的赤子;向日葵也是太阳的赤子,它们从早到晚追随着太阳,头一刻一刻地在慢慢地旋转扭动,直到夜幕将临,才把头低下,像信徒对待神明一般,向太阳示以肃穆的崇拜与回礼。第二天,当东方现出曙光时,它们又昂起了自己的头。因此,在太阳之外,梵高也把金黄的向日葵当作了热情的伴侣,画下了一幅幅有关向日葵的名作。






  《瓶中的十二朵向日葵》(1888),艳丽的色彩,结实饱满的金黄,优雅洒脱的线条,阿尔的太阳热烈地欢迎这位将来的大画家的到来。与之相对应,这位古怪的画家也把心中的狂热毫不保留地纵情舒展、发泄、释放。梵高一生为何如此喜欢画向日葵?里面是有一个秘密的。他曾写信告诉弟弟说:“这些向日葵的色彩会变化。如果看长久了,它们会显得非常丰富。”如果您不相信,可以试试看。

  梵高先是租住在一家饮食店里,每天要付食宿费5法郎。为节约开支,不久降为4法郎。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生活费超过了预算。数月后找到一个空房子,租金每月15法郎,位置也不错。房前有蓬松的草地,房后能听到火车的声音,梵高甚为中意。不想周围的环境并非他想的那么简单,到月底付帐时,发现钱被人偷走,结果负下一笔债,只能拿手里的物品作抵押。

  他向弟弟说明了情况,同时劝弟弟(31岁)尽快成家。钱很快就收到了。为了给弟弟省钱,他改租了一间廉价房,但买家具、刷墙,花掉了不少。梵高是一个把艺术作为生活的全部的人,有绘画的才华,却并不会打理生活,每次没等到月末,钱就花完了,付不出房租,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有一次竟然靠数片面包和20几杯咖啡支撑度过了4天,而那面包片还是赊帐来的。平时,他把弟弟寄来的钱,藏在一个衣袋里,有时候摸了一个空,遗落到地上,被人捡去;有时候,换了一件衣服,找不到先前藏的钱,便几天没钱花。后来重新找到后,还以为是天赐之缘。这就是梵高在生活上的苦恼和麻烦。

  然而,在绘画上,梵高是痴情不变的。他既是一位太阳的恋人、向日葵的画家,又是一位火焰画家,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一团团烈火。在灼灼燃烧的烈日下,农人们一般都是戴着草帽劳动,或者躲在树荫底下乘凉,而梵高却独自光着头,坐在田野里画画。他的面孔晒的如同咖啡一般深红;他的衣服从来不系钮扣,永远像刚起床一般;他从野外写生归家的时候,除了背着大画布和画具外,还扛了一大束向日葵,活像一个可怕的怪物,一个未开化的野人一般。

      从小,梵高的性格就比较孤僻寡言、忧郁多思,这身装扮让他更显奇特。当地的居民看到这位古怪的、来自异邦的、红发赭须的青年,都不喜欢。加之有排外心理,人们甚至对他怀以敌意。因此,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买他的画。他像天下掉下来的陨石一样,无人识他。

      他蔑视那些王侯贵族、哲人圣者,从不为画他们,而他最喜欢的农夫、劳工也开始不愿意做他的模特儿了,因为他总是把人家画的十分丑陋,甚至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故意画的那么可怕的。其实,这都是不懂画的人的看法。外行哪里会知道,肖像画重在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然后画出其神气来,并非一定要眉清目秀,逼真才算好,否则与照片又有何区别?梵高的肖像画都十分粗砺传神,这正是他独创的一种新奇画法。但时人并不理解,以为他很傲慢无礼,所以更引得人反感。

  因此,在阿尔,与他结交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步兵米列、邮差鲁林夫妇、纪诺夫人等,只有几个人曾经为他作过模特儿。

  1、少尉米列






  《佐阿夫部队少尉米列像》(1888.9),画中人是阿拉伯的一位步兵少尉。他摆姿式作模特的条件是,请梵高教他素描,但此人不久即离开阿尔。这幅肖像和下面邮差鲁林的画像,被认为是梵高手法最圆润、趣致最高远的人物画。

  2、邮差鲁林






  《邮递员约瑟夫·鲁林像》(1888.8),鲁林是梵高在阿尔交往最长的一个朋友,二人关系较深。梵高的信件就是依靠这位邮差寄出的。






  邮差夫人也常给梵高作模特儿,有名的《鲁林夫人的摇摇篮》(1889.1)画的就是这位女士。

  3、纪诺夫人






  《阿尔之女:看书的纪诺》(1888),纪诺夫人的丈夫在火车站旁边开有一家咖啡店。在咖啡店里,经邮差鲁林引见,梵高与这位夫人结识,并请她做模特儿,画了不少肖像,从而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阿尔之女系列”画像。在阿尔,梵高只认识这几个人。

  阿尔的大自然款待他,当地的民众却冷遇他。他的绘画在进步,生活却十分孤独,他时时遥念巴黎的亲友,常写信以慰寂寥。在此期间,他常与好友贝尔纳、高更书信交流,三人还互相交换自画像,成艺坛上的一段奇缘。






      在贝尔纳的自画像(右中)里,背后悬在壁上的是高更的肖像。在高更的自画像(左下)里,背后在壁上画着贝尔纳的肖像。梵高收到好友的自画像后,满心欢喜,于是把自己的肖像(左上)也寄了出去。

      高更比梵高大5岁,梵高非常崇拜高更,把他视为兄长般尊敬。贝尔纳比梵高小14-15岁,梵高亲切地称他为爱弟。贝尔纳也钦佩高更,他曾一路追寻高更至阿旺桥,向他学画。这就是三位知交好友的关系。

      梵高提出一个想法,“年轻的画家们,都心怀梦想,却过得穷困潦倒,生活没有着落,为什么?这值得思考。不如我们建一个画家之家,诸如艺术俱乐部之类的地方,大家生活在一起,有了钱一起花,共同提携帮助,以渡过困境。这样能够相互促进,共同研究绘画,可能会成名快些。” 这个愿望得到了高更的响应。所发生的旅费和生活费,梵高答应均由他来承担。

  1888年10月29日,高更应邀来到了阿尔,与梵高住在一处。






  《梵高在阿尔的房子》(1888.9),这所知名的“黄房子”就是梵高和高更的居所,也是把梵高的绘画艺术带入高峰的地方。






  《梵高在阿尔的卧室》(1888.10),在这个房间里,二人共同居住了2个月。高更的父亲在法国一家报社工作,是一个激进分子,母亲是秘鲁人,家族地位高贵。高更3岁时,跟着父母到秘鲁,不想父亲在途中患病去逝。于是他随母亲回秘鲁生活了4年,喜欢上了南美的原始风光。7岁,随母亲又返回到法国,长大后当过水手,从事过证劵经纪人,生活宽裕,也喜欢绘画。35岁突然辞去让人羡慕的工作,抛弃家庭,放弃财富,决定当一名职业画家。几年来,一直在名地飘泊,画风粗旷原始。他和梵高在唐吉老爹的小店认识后,就成了一见如故的知音。

  这次,两位艺术奇才在阿尔朝夕相处,他们会实现那个梦想中的“画家之家”吗?




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不久,二人就发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意见不一,在绘画思想上也是如此。高更钦佩的画家,梵高都反对,但高更的画,他喜欢。高更倾向于冷静神秘的原始派,而梵高是一个过激狂热的浪漫派。很快,意见不合变成了势不两立,再后来因思想冲突,冤仇越结越深,一起探讨研究绘画的愿望落空。有一天,梵高的癫狂病突然复发,他们原本有一个美好的合作计划,如今却要迎接一场可怕的悲剧。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888年12月23日,圣诞节来临,高更与梵高一同外出饮酒,不想争吵起来。梵高20多岁学习神学时,曾经第一次癫狂发病,此后再未出现,如今在阿尔因身心劳累,精神第二次失衡。他拿起玻璃杯向高更猛力掷去,幸而对方躲了过去。高更知道梵高的癫狂病又犯了,没有争论什么,这一晚就默默地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梵高谢罪说;“昨晚我很对不起你。”但高更觉得,梵高的病在加重,精神已经失常,发作肯定不止一次,于是写信告诉梵高的弟弟,说他准备回巴黎。

  这天傍晚,高更正在户外散步,突然觉得身后有人袭来,回头见梵高手拿锑刀扑来。高更转身,立稳不动,怒目而视。梵高被吓退,收了锑刀,掉头跑回了家。

  两次受袭,今晚再同这狂人同住吗?高更是不敢的。他决定去旅馆投宿,可又想到可怜的朋友发病严重,于是回到住处,在门外巡回了一圈,见没有动静,就去了旅店。因为他觉得顾及自己的安全,要比关心病友更重要。

  第二天清早,高更刚回到住处,便见人群团团。一名警察上来抓住了他,说:“是你杀了你的朋友?”高更大惊,因为昨晚的事情他全然不知。

  我们回忆一下昨晚梵高的所为。他拿着锑刀回家后,已经完全癫狂。本想杀死高更,如今却拿着锑刀在空中乱舞,最后割下自己的右耳,血不绝地涌出。是故意如此,还是失手所为,无人知道。紧接着,他手捂伤处,用清水擦去血污,用毛巾堵住头部。然后,拾起割下的耳朵,用纸包好,飞奔出门。

  他敲开路边一家人的门,把纸包递给了开门的妇女,掉头回家。当天,正是12月24日,圣诞节的平安夜,那妇女以为是圣诞礼物,还感谢了送物的人。回屋后,她打开纸包,见一血淋淋的耳朵,顿时被吓倒,家人急忙报警。梵高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觉得似乎完成了一庄使命。一到家,便紧锁房门,倒在床上。

    警察橇开房门,见梵高背天躺在床上,浑身是血,人事不醒。他只是昏迷不动,还是早已死去?好在他没有死亡,只是出血过度,招致昏厥。

  高更到来时,梵高已经醒过来,讲清了事情的经过。高更犹如从恶梦中惊醒一般,立即起程回巴黎。此后,两位好友只有几次书信往来,终生再未见面。

  当天,梵高的弟弟从巴黎赶到,看到哥哥气息奄奄地躺在医院时,不禁百感交集,抚胸悲恸不已,昼夜守护在哥哥身边。雷伊医生被他们的手足之情感动,随后成为梵高的专职医师,弟弟回巴黎上班,梵高的身体康复。在医院,常来访看他的有牧师萨勒、不忘旧情的老邮差鲁林。这就是著名的“梵高割耳事件”。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转年1月,梵高的病情全消,出院回家。他和高更共处过的家,一片零落,窗户已有破损,画室蒙了厚尘。蓦然间,梵高又想起了老友高更,对那一晚的所为痛悔不决。因为他自己也不懂得为什么要做那样的事。






  《高更(戴红色贝雷帽的男子)》,这是梵高于1888年12月,未发病前画下的高更像。从割耳事件来看,梵高一个是能屈能伸、敢于承认错误的人,然而高更却是一个利己自私的人。他没有答应犯病受伤的好友的请求,没有去医院看望梵高,而是当天返回了巴黎,此外他还表示从此不想再见梵高。这就是两位艺人之间的故事。

      后来,高更放弃自己的家庭,离开欧洲,横渡大西洋来到西印度群岛的塔希提岛(今大席地),与那些赤身露体、只在腰间围一块布巾的土著住在一起,学土人的话,娶土著姑娘为妻,完全过上了野人般的生活。半开化的荒岛、热带的风光、纯朴自然的原始文化,给了他艺术启发,之后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和色彩上愈加追求简化、原始及纯粹的心灵感受,画风粗野奇怪,没人理解他和知道他的天才。这个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之地的大画家,55岁默默地死在这荒岛上。后人把他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就是以高更为原型塑造的故事。

  梵高出院不久,坊间谣传,他又将发狂了。当地居民觉得他是一个危险人物,对此区域构成了威胁,不能在无人监管下听任其自由行动,于是请求阿尔官方顾全公众的安全。没有办法,梵高只得重新回到医院,居留了数月,身体无恙,但他也常常惊恐于自己的巅狂病再发。这是梵高生命里最悲哀的一段日子,由此他的作品少了过去的奔放泼辣之气,而是带了悲怆的格调。在这里,他画下许多极有代表性的作品。






  《耳朵绑着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1889.1),画中的梵高右耳绑着绷带,嘴里叼着终生的伴侣-烟斗,呼出的浓烟在面前萦绕,他的眼神里有什么呢?痛苦、悲伤、悔恨,还是含泪沉思着未来的日子如何过?






  《瓶中的十五朵向日葵》(1889.1),这幅画从背景到主题均由色阶不同的黄色组成,其间配以绿色的花柄和花叶。向日葵结实饱满,流线轻脱,但花头低垂,与以前在巴黎所画的《瓶中的12朵向日葵》狂热奔放的情态比起来,此刻的梵高内心里显得更为苦涩、平静、宁和。正如他出院后,写给弟弟的信中所言:“旧居的情状使我怆然。不但这个灰尘蓬勃的画室使我感伤,每幅习作都成了诱起我回想的忌物。”

  3个月后,弟弟提奥结婚。梵高觉得自己不宜久居阿尔,于是主动申请迁居到圣雷米精神病院疗养。圣雷米是地处阿尔东北5里远的一个山间小村。这里历史悠久,富有罗马古迹,是法国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1503-1566)的故乡、法国大作曲家古诺(1818-1893)获得盛名的摇篮地。






   《橄榄林》作于1889年6月,圣雷米。梵高到这里的想法:一是想把病尽快根除,二是想在艺术上作再一次努力,以回报弟弟,还有去世的父亲对他的无私的爱与多年来的付出。两位是唯一理解他的亲人,他已经花掉他们许多钱,但至今还没有卖出过一幅画。此刻,梵高的内心里已经背了巨大的隐痛与思想负担。我想,这可能也是他后期的作品中多见扭曲的变形体的主要原因,他是忧伤的、苦闷的、困顿难捱的。




《有丝柏的麦田》(1889.9)

  在圣雷米,起初他还在严格的监视之下,不准离开医院一步。后来,医院见全无一点危险的征兆,便允许他自由出入了。在这里,他的癫狂病一如暴雨过后即出彩虹一般,骤然消失。虽然如此,几次重病却给梵高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好在圣雷米美丽的山地,与阿尔的平原完全不同,让他的生活安定下来。澄明的天空,滚来滚去的白云,野生的红罂粟,再次吸引了梵高,让他的思想与艺术创作达到了巅峰。他的作品不再拘泥于印象派的光与影的捕捉,而是更多地融入浓烈的个人情绪。短短一年多时间,留下150幅作品。






  《鸢尾花》(1889.5),整幅画以蓝色的冷调为主,左上角的红花与左下的赭色土地相呼应,形成唯有的暖色。鸢尾花的枝叶优雅灵动,充满活力,一朵白花格外突出,流动清新而有节律的线条让鸢尾花呈现出不屈而旺盛的生命力。1988年,这幅画拍卖出5300万美元的高价。

  不久,梵高的癫狂病第三次发作,精神几乎崩溃。面对医院的窗户,他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片由星、月、夜组成的混沌的世界,这就是画下《星月夜》的情形。






  《星月夜》(1889.6),又名《星空》,是梵高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高耸的丝柏树如暗黑的火舌一样伸向天空,与山峦的水平线形成交映。夜空深邃扭曲,星光灿烂,月亮出现蚀洞。高耸的教堂的尖塔,不仅是小镇的标志,更是梵高心灵与信仰的支柱,它与丝柏树形成对比,一高一低,一近一远,使画面实现平衡。忧郁、苦闷、迷惘、悲伤、无奈,也许这些词语,并不能完全说明梵高在疾病煎熬下的复杂心绪。






  《圣雷米医院后的麦田和收割者》(1889.9)。等癫狂病平复后,梵高的心再次获得宁静。他的最爱就在眼前,金色的田野,金色的太阳,还有那些滚滚的麦浪,仿佛让他又回家了难忘的家乡荷兰。

  1890年1月,那是一个阴冷的冬天,梵高接连听到了他一生中最为高兴的3个消息:第一、弟弟提奥的儿子出生,起名“文森特·梵高”,与梵高同名,这是弟弟特意作出的记念。第二、巴黎的一家杂志《法国水星》以创刊号的方式,首次向世人介绍了画家梵高,试图唤醒人们的关注。紧接着,法国独立艺术家协会愿意公开展出他的画。在展会上,不想他的作品不仅没被看好,反遭到许多的嘲骂。不管怎么样,这是梵高在世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认可宣传他的媒体。第三个好消息是他的油画《红色的葡萄园》经弟弟之手售出,由比利斯的一位女画家买走。这是梵高活着时唯一卖出的画。




《红色的葡萄园》

  《红色的葡萄园》是梵高于1889年在阿尔所画,卖价400法郎。梵高去世数十年之后,这幅画成为买主慧眼识珠、受人尊敬的最好的证明。她的行为也是让梵高活着时,唯一感到荣耀的一份厚重的礼物。这位女士名叫安娜·博赫。

  1890年,春光流荧的5月,梵高带着一份急切与喜悦告诉提奥,他要回家,回到巴黎,回到弟弟身边。

  此刻,梵高37岁。但他本人并不知道,他的弟弟也万万不会想到,梵高那曾经狂热不羁的生命之火再燃烧2个月,将完全耗尽、熄灭、消逝。

        (五)奥弗陨星(37岁)

  回到巴黎不久,梵高在弟弟的帮助下,来到近郊的一个小镇奥弗疗养。为了安全起见,加歇医生成为陪伴他的专职医师。






  《加歇医生像》(1890.6)。加歇是一位精神病医生,一位画家,也收藏画作。他成为陪伴梵高渡过生命最后几个月的好友,二人交情很深。他们常常一起讨论艺术,意趣十分投合。他曾这样鼓励梵高说:“剩下的事,你就是拼命地画,什么也别管,让精神病见鬼去吧。我知道怎么对付它,就是绘画!”






   《奥弗附近的平原》(1890.7),奥弗小镇离巴黎北方约7里,地处美丽的瓦兹河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视野平阔。这个小村向来受到画家们的喜爱,梵高所崇敬的画家多比尼曾在此地居留过。加歇医生一直生活在这里,他还招待过在此居住过的大画家塞尚。

  梵高来到这里正值春末夏初,悦目的风光,和暖适体的天气,又一次激起梵高的创作灵性。外出写生时,他像以前一样在炎炎烈日下,脱掉帽子,一头扎进喜欢的自然田园里。有一个夏夜,加歇医生闻到他身上有野花的香味,猜想他一定又在荒野中写生了。于是忠言劝告他要注意身体,戴上帽子,不能像以前一样了,但梵高根本不改旧习。有时候,他外出散步,偶然发现了题材,就跑回公寓,在墙上、桌子上涂沫起来,快速绘出胸中的印象。起初,公寓的主人很不满意,后来又体谅他的热情与真诚,就买些画纸送来,劝他不要在墙上、桌上画画。

  这一时期,梵高的画风比较温雅,阿尔和圣米雷时期的激昂、悲壮、焦躁、恶梦消失,作品渐渐归于艳丽的抒情格调,同时也富于温厚的人生情味。从前的奔放激昂之感,到此一变为脉脉的哀愁。这哀愁完全发自心灵深处。

      癫狂病还会发作吗?他并不知道。他只知道凭了自己的灵感与愿望,把胸中的念想一幅一幅画出来,全然不顾别的。殊不知,一场悲哀却向他袭来。






  7月末的一个睛朗的早晨,梵高外出写生,直到中午还没回来。公寓的主人不放心,想起了医生的交待,于是出去探望了好几次,却没有见到人影。照平时的习惯,中午他一定是回家吃饭的,然后换上新的画布,下午再出去。难道今天发生了意外?

  午后,梵高仓皇归来,身体已经受伤,满身血迹。他叙说了发生的事情。他的病又犯了,对着自己开了枪,想自杀。然后,就昏迷在了荒野外。等他睁开眼睛时,发现太阳已经西斜,四野暑气蒸腾。于是一步一蹒跚,才勉强回来。

  加歇医生马上为他作了手术。原来,梵高想用手枪向胸部发射,因手腕摇晃,误伤了股部。加歇问他,为什么拿了手枪出去?他只是耸耸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求把他的烟斗找来。






  《乌鸦群飞的麦田》(1889.7),这是梵高想自杀的当月画的。金色的麦浪,阴蓝的天空,密织的云层,崎岖的小路,风浪滚滚,天边飞来一群乌鸦,呱呱地叫着,难道这是他要出意外前的先兆?

  加歇医生马上发了电报,提奥急忙从巴黎赶来,路上不住地担心,“恐怕见不到哥哥了,对吗?”然后又这样安慰自己,“不,不会的,总会来的及。”

  提奥在哥哥床前守护了2天。在最后那1天的黎明,他用种种温和的话语来安慰哥哥,梵高什么也没说,微微一笑,只答了一句:“悲哀将永远继续下去了!”

  紧接着,他闭上了眼,之后便永远没有睁开。






  就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完成了他在大地上的悲哀的旅行,回到了上帝的怀抱。这一天是1890年7月29日,这一年梵高只有37岁。

  就这样,这位一生热爱绘画,完全把艺术作为生活的全部,充满狂热,渴望生活,却过得穷困潦倒的古怪青年;一位天生富有艺术才华,却不被世人理解,甚至遭来嘲讽,而自己从不悲观的年轻人;一位患有癫狂病,总是让人为他担心操心,一生不顺意的天才,与世界永别。

      就这样,一位喜欢自然田园,喜欢向日葵和麦田,更喜欢太阳,尤其是深爱着中午最炙热的太阳,喜欢在光影中与太阳一起灼灼燃烧,充满激情的艺术火种,就此耗尽熄灭;一位特立独行、思想前瞻、眼界超群、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不被人理解的“疯子、狂人、精神错乱”的艺术家,英年早逝,世上再也看不到那一团满是激情的烈火熊熊燃烧……

      就这样,一位渴望爱情,却多次被拒婚,一生孤独的男子;一个身体时好时坏,随时可能癫狂复发,但依旧对心中的理想充满活力与执着,孜孜以求,从不放弃的红尘赤子,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如一颗从天上掉下来的巨星,落到人间大地之后,便成了岿然不动的陨石,永远留在那里。任风吹过,任雨击打,默默无语,凄凄惨惨切切,等待着后人有一天识出他的价值。

      梵高从27岁起正式当画家,在短短10年的绘画生涯中,最后2年进入巅峰,一生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和150张水彩画。在生命的最后70天里,在奥弗创作了80多幅油画,几乎一天一张。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无限的激情一直燃烧到最后一刻。他的画就是他不同阶段的生活记录,犹如一幅幅活动的胶片母带,忠实地记录着这团烈火努力绽放的过程与情形。

  梵高死后,葬于奥弗。在葬礼上,参加者只有他的家人、好友贝尔纳等几个穷画家、邮差鲁林,还有一些看热闹的乡民,并没有其他人前来哀悼这位天才,场面十分冷清悲凉!时人哪里会知道,在那潮湿的泥土里埋下的是一个苦难而伟大的灵魂……

      提奥在哥哥墓前,含泪植下他一生挚爱的向日葵。它们如金色的太阳,永远温暖与陪伴着这位不幸的“太阳的恋人”。多少年来,他坟前的向日葵怒放勃发,开着灼灼的金花。参观者见到这一景象,无不低头徘徊叹息,以凭吊这位长眠于地下的渴慕太阳的狂热画家。




《麦田》(1888)

    紧接着的6个月后,提奥病逝于故乡荷兰,留下新婚妻子和1岁的孩子,飘然逝去,享年34岁。

      有谁能想到,一个终其一生相信自己的哥哥有着天赋的才华,毫不动摇地支持他,鼓励他,体贴他,厚待他,由着他,宠着他的手足同胞;一位独具慧眼的商业与艺术青年,没能等到哥哥成为万人瞩目的大画家,获得早该有的心灵慰籍与巨大的荣耀,便紧随他而去,兄弟俩一前一后双双英年早逝,这是世间多么大的悲哀!

    提奥死后,先是葬在家乡,后移居到梵高的墓旁,像活着时一样,他又伴在了哥哥身边。梵高留给提奥的大量作品,尤其是上万封书信,成为他们兄弟俩一生手足情深的最好见证。

  梵高去世47年后,终于声名鹊起,世人公认,“他是后印象派画家的三大巨匠之一,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的侄子小梵高(提奥的遗子)长大后,把梵高的作品全部捐给了荷兰政府。此外,还有许多作品被民间收藏着。当初那些曾经同情帮助过梵高的人,梵高均送过他们画。如今,随便拿出其中任何一幅作品,均是价值连城;只有拥有一幅,就可让人马上富有。这就是梵高的力量,也是他给予那些善待他人者最伟大而无价的回报!

  梵高对西方绘画的贡献也是伟大而无价的。之前,人们热衷于写实与纯粹的色彩印象,它们均是机械古板的描物绘景,力图再现自然的逼真与感官上的刺激,反而忘记了“神似比形似更重要”。梵高追求在绘画中加入主观感情,而不赞成匠人气的写实派、印象派。他把人生的苦恼喜悦、激愤铭感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借以反映人生与艺术精神。为此,他提前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开创了后印象派的先河,引领西方绘画走向新的高度,也为随后出现的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打开了新天地。这正如他所言:“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世上唯一不朽的,是艺术传递出来的对人与世界的理解!”这就是梵高在绘画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他与众不同的“画心”。

  活着的时候,梵高就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成功的,可惜他本人,包括一心支持鼓励他的父亲、弟弟,都没等那一天。也许,是因为他的思想太过超前,而世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领悟他的伟大之处,同时又是如此的冷漠自负,足足过了近50年才回过味来,发现梵高是一个披荆斩棘的引路天才!






      《伊恩医生像》(1889),梵高割掉耳朵后就是由这位医生治的病,梵高为他画了肖像。据说,医生家人曾用这幅画来遮挡过自家墙缝上的漏风处。待几十年后梵高成名,他的家人从鸡窝里找到了此画,尽管有所破损,却获得了一笔意外的财富。

      梵高去世100多年后,他的作品《向日葵》以42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蝴蝶花》在美国拍卖了5350万美元,那幅自画像《没有胡须的梵高》更是创出7150万美元的天价!梵高、梵高的父亲和弟弟,他们父子三人在世时永远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包括他的作品的民间持有者。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也许,梵高的一生为大哲学家尼釆这句箴言,作了最有力的诠释。

          (六)尾声

      许多人知道名画《星空》(又名《星月夜》)《鸢尾花》《向日葵》《麦田》,却可能不知道梵高;许多人知道梵高是疯了的画家,却不知道他是一个疯子般的天才;更多的人会说,不要学梵高,没必要了解他,因为他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如果您看过前面的故事,仍然觉得他不值得学习,那么,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他与弟弟提奥通信中的一些话语:

      1、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2、诚实是保存在艺术中的最最重要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谁都懂得,作品美好的秘密在于真实诚挚的感情。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3、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害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

      4、画家们愈来愈走投无路。我的作品是冒着生命危险画出来的,我的理智已经垮掉了一半,这没有什么。

      5、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6、我想画出触动人心的素描,我想透过人物或风景所表达的,不是伤感的忧郁,而是真挚的悲伤。

      7、我仍然十分热爱艺术与生活,正像我强烈地需要一个妻子和孩子。

      8、无论绘画多么可恨,无论我的日子过得多么不顺心,一个人选择了他的手艺就要真诚地追求下去。这样,他就是个有责任感、可靠且忠实的人。

      上面这些话语不是来自于某一封信。在37年的生命里,梵高给弟弟提奥写过一万多封信。在这笔宝贵的资料里,他谈绘画、谈艺术,更谈他对艺术的认识理解感悟;他谈生活,谈人生,更谈他急切地需要有个妻子,然后是孩子;他谈理想、谈未来,更谈他在艺术探索之旅中遇到的苦恼、困惑、纠结、矛盾,还有他的癫狂病。总之,他无话不说,他是一个健谈的人,并非表面那种沉默寡言的形象,而且他还是一个有理想报负、没有因疾病而颓废沉沦、一厥不振的青年。因此,后人阅过他的书信后,在同情与感叹之余,不得不承认,“梵高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文学家、哲学家”。

      我们都是无病无灾,物质丰裕,精神世界健全的人,试想,您能画出那些粗旷大气、激情奔放的、充满生命力量画吗?能写出像他信里所言的、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极富哲理的言语吗?这是一个神经错乱的人说出的话吗?

      当然,梵高是一个犯有癫狂病的人。我们抛开这一点不说,想想他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我觉的,第一、他有为理想而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一生抓住自己所衷爱的事业不放。第二、他正直善良,富有悲天怜人的同情心,不是一个鄙视穷人、追名图财的逐利客。第三、他有孜孜不倦、从不辍笔的自律勤奋精神,不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偷懒者。第四、他从不悲观,虽生活和身体让他有过悲伤,但悲伤从未击倒过一个为了追逐梦想而努力向前的强者。仅以上四条,足可以启迪照亮我们的一生。

      也许还会有人说,我看不懂他的画,怎么办?不必苦恼,因为疯子和天才自有他们理解世界的角度与思维,我们凡人无法企及。我觉的,如何学习他身上那种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那颗真诚善良正直的心、那种勤奋上进的品质、那种在困难面前永不悲观低头的人格魅力,才是我们写下此文的最大意义。此外,一旦了解了梵高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我们自然会体悟到潜藏在他的作品背后的“画心”,相信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认识梵高,去理解他的作品。

      最后,让我们以梵高的一首诗结束本文,并再次向这位古怪可爱,而又让人同情、惊叹、赞颂、尊重的大画家致敬: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

      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前行。

      我在人群中,

      看到他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

      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

      岁月的尘埃里。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

      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

      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

      后来,拥有了一切。





奥弗附近韦斯诺的景色


附:《贫穷的大画家米勒》



参考资料:

《渴望生活-梵高传》,欧文·斯通著(美)

《梵高生活》,丰子恺著




发布人:d5f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