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因为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又名“秋节”、“八月节”;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人们在中秋时节欢聚赏月、祭祀、庆贺丰收。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每年中秋,月饼都是少不了的,五仁,豆沙,枣泥,椒盐,水果馅等等,现在更是五花八门,据说还有海鲜,螺狮粉馅,千奇百怪的馅料,只有你不敢想,没有做不到的。其中五仁,豆沙和枣泥,都是童年最常见的,前几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五仁月饼被各种嫌弃,当时我就不是很理解,我记得小时候都很喜欢吃,尤其是年纪大的长辈,五仁月饼用料足,吃起来又甜又香,虽然小时候也喜欢枣泥和豆沙这些,但是五仁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是现在饮食习惯也改变了,过节也变得花样倍出。
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我家的石榴树上都是裂开的石榴,又甜又多汁,每天吃都吃不够,月饼那会也是,现在一块月饼一天都未必能吃完。小时候每次中秋节之前,妈妈都会去买苹果,用红色塑料绳编织的袋子,一袋青苹果,一袋红苹果,还有黄苹果,记得应该叫黄金帅还有红富士,那时候的黄的是偏软面的,多沙,绿色多是酸甜清脆,红色多甜,那时候的苹果感觉怎么都好吃,还吃不够,现在好像就没有那种味道和感觉了。
今年的中秋节,竟然下起了雨,本来只是淅淅沥沥,这一会儿突然下的大了起来,今晚的月亮怕是看不到了。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节,爸爸妈妈中午就开始忙碌,杀鸡,杀鱼,择菜,各种准备工作备齐,我们就看电视,吃月饼,吃石榴,苹果,桃子,还有时不时才妈妈旁边蹭点好吃的备菜。等到爸爸妈妈忙活完,就到下午四五点了,就开始正式过节了,我们都会准备一点酒水和饮料,大人喝酒,我们喝饮料,一起举杯,然后就是各种吃,吃的饱饱的,就出去找小伙伴们玩耍,那会儿天也慢慢开始黑了,圆圆的月亮也悄悄的爬上夜空,妈妈会准备几块月饼,石榴,香蕉,苹果等作为供品,供奉起来,我们每次都馋上面的东西,但是妈妈说要等午夜过后才能动,我们就会熬着夜等,或者不小心睡着了,也会突然爬起来,问妈妈可以吃吗?妈妈拗不过我们,就会等过了午夜,拿一点下来分给我们吃,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但是小时候就觉得放在上面的可能会更好吃,那会还会有种想法,偷偷的守着,就想看看祖先或者神仙会不会过来吃。
随着夜色渐深,月亮越发的明亮,柔和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为每一处黑暗的都镀上了光影,爸爸会带着我们去房顶赏月,给我们讲中秋的故事,或者是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随心所欲的聊天。
印象中最深刻一次中秋节,是那晚据说有月食,我之前都没有见过,但是那时候年纪小,耐不住瞌睡虫的诱惑,我就告诉爸爸记得叫醒我,后来下半夜真的开始了月食,爸爸如约来叫醒我,我们在屋顶一起看月圆月缺,天地万物一明一暗,那时候还不懂得感慨大自然的奇妙,只能想到“天狗食月”的故事,心想原来真的有天狗来吃月亮呀。后来再长大一些,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但是看月亮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好奇和吸引力了,或许这也是成长的副作用,我们在不断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没有有最初的悸动,所以,也很难捕捉到身边细碎的美好。若是哪天真的可以静下心来,放下一切,或许才能更好的感知自然,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