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有一处独特的历史地理景观——“城摞城”,而位于这一奇观核心地带的开封州桥,则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开封古城的千年沧桑与变迁。
开封州桥,横跨在悠悠流淌的古汴河之上,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更迭,每一层泥土下都深藏着一段段辉煌的历史记忆。这座桥不仅见证了开封从繁华的大宋国都到明清重镇的兴衰历程,也亲历了黄河无数次改道、泛滥所带来的冲击与洗礼。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建中年间,后经五代、宋、金、元、明,至崇祯十五年被黄河泥沙淤埋。
州桥东侧汴河河道南北两岸发现巨幅石雕祥瑞壁画遗存,其上雕刻海马、瑞兽、祥云等。纹饰通高约3.3米,显露出的石壁最长约23.2米,构成巨幅长卷。石壁中一匹海马、两只仙鹤构成一组图案,每组图案长约7.5米,每幅石雕壁画推测共有4组图案。州桥遗址考古发掘,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布局结构具有重大意义,为探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提供了重要材料。此外,其考古发掘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
“一河览古今,一桥望千年”,站在开封州桥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时间的流转。脚下,是层层叠加的古城遗址,如同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诉说着开封城在一次次灾难中的坚韧与重生。桥的一端连接着古朴厚重的北宋街市,另一端则通向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这种强烈的时空对比,令人对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瞬息万变产生深深的敬畏与思索。
作为“城摞城”现象的重要载体,开封州桥不仅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精神的象征。它以沉静的姿态,讲述着黄河与人、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错综复杂而又深远悠长的故事,为世人展现出一幅生动而深刻的历史人文画卷。
总的来说,开封州桥以其特有的形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深度与广度,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开封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见证,也是我们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城市发展智慧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