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遵从礼制有什么用呢?”
[解读]
以:用。
让:谦让。
为国:治国。
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意为有什么困难呢,即不难的意思。
如礼何:礼有何用?如何实行礼制呢?
孔子一生都在推崇周礼,他认为朴素的礼制仁爱、忠恕、和谐、克己、谦让、信义等思想有利于治理国家和教化民众。周朝以来,国家推行王道,人们信奉礼节和谦让,因此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传统文化中的礼,引申到如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谦虚礼让。安邦治国,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以谦虚礼让为原则的社会秩序。
从政之人懂得把权位让给有能力为人民造福的人,黎民百姓便有福了;普通大众懂得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社会就安定有序了。凡事多替别人考虑考虑,不争不抢,百姓就能安居乐业,社会就会文明和谐。
[读后启示]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把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神结合才能打造出美丽的新世界来。
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我们倡导的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科学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呼唤“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更加注重人与对象世界合理关系与秩序的重建,更加突出科学的实践规制对整个人类福祉和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关怀。
我们应脚踏实地地践行这样的“科学精神”,以此促进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