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医院里的“红绶带”
2023-03-27 11:17  浏览:108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天色微明,晨风习习。日前一天的一大早,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的门诊楼里就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位位白衣工作者戴着红绶带,站立在门诊楼各处,热情洋溢地为前来就诊的人们服务。

一个微笑,一声谢谢,就是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幸福之源。骨科诊区、抽血室内、导诊台前、电梯口处……哪里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门诊部的医辅服务团队。

“只记得是戴着红绶带的”

步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的门诊楼大厅,目光所及之处宽敞明亮。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两家主体医院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吸引了大量骨科患者前来就诊,其中不乏残障人士。

8时许,一位父亲扶着手持拐杖、装着“机械腿”的女儿从3层电梯口向骨科门诊艰难地走来,在自助机旁停下了脚步。“你好,小朋友,有什么可以帮你的?”骨科门诊医辅人员郝文静蹲下身子问。“我要交费。”小女孩说。

“阿姨来帮你。”郝文静将女孩的就诊卡插入自助机后,却迟迟无法看到正常页面弹出。“走,我陪你们一起去人工窗口。”郝文静半弯着腰,轻挽着女孩小臂,缓慢地走着。

一路上,乘电梯、排队、补卡、交费……所有需要沟通的事都由郝文静出面。“谢谢阿姨。”小女孩说。郝文静面带微笑,双手比心,作为一个温暖的回复。

相似的故事也在流动巡查医辅人员姚海沫身上发生。一个半月前,一位创伤骨科男患者由于双腿不能弯曲,被困在医院车库。女家属根本扛不动他,只好跑到门诊一层寻求帮助。姚海沫知道后,帮助女家属在门诊部借了转运平车。把患者搬上车后,取号、就诊……姚海沫全程护送着患者,直到就诊结束后把患者抬上车才放心离去。“后来听同事说,他们专门跑回来答谢,不知道找谁,只记得是戴着红绶带的。”姚海沫说。

“让残障群体看病路不崎岖,是医辅服务团队一直以来的目标。”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门诊部医辅组组长董海舟介绍,新龙泽院区现设18个医辅服务点位,医辅服务团队人数达32人,能够覆盖90%的公共区域和70%的诊区内部区域。

多揽一揽“分外事”

“请1136号到2号窗口采血……”当日9时45分,门诊楼2层抽血室内,等待接受采血的患者熙熙攘攘。“请您先到自助报到机签到”“报到机在对面”“血尿便常规检查在这儿”……医辅人员徐金兰忙着引导患者,胸前的红绶带格外醒目。

挎着两个包,按着针眼,夹着一摞检查单,一张一张地抽出来看了又看,患者陈先生的眼中满是焦急。“您怎么了,需要帮忙吗?”徐金兰上前询问。“我想在网上查结果,不会弄。”陈先生说。

“先按压好针眼儿,我帮您拿这个,咱到一边儿说。”徐金兰一边接过快散落的单据,一边说,“您关注京医通微信公众号、绑定医保卡,在公众号上查电子报告,到自助机打印纸质版,单据您得留好。”

主动的询问、温暖的举动令陈先生备受感动。在周一至周三的采血高峰时段,这样的对话在每个上午都会有近200次。用徐金兰的话说,喉咙充血、声音嘶哑是家常便饭。

抽血室的5号窗口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为了抽血使劲儿地撸着袖子,由于后面排了三四个人,老太太分外着急。“您先站起来,小心点。”徐金兰半蹲在老人身后,双手稳稳地兜住老人的腋下将其扶起,再挪开凳子,帮她脱下厚重的棉衣……

“大妈,您今天要抽6管血,甭着急,等会还有尿常规检查,到时您叫我,我帮您贴码……”徐金兰对老太太说。

徐金兰介绍,她从事医辅服务工作两年来,多做“分外事”是她始终坚持的工作态度。“只要进了抽血室,患者的事儿都是我的事儿。我们要做好基础服务,眼里要有活儿。”徐金兰说。

“目前,每天来门诊楼抽血的患者有将近400人,40%的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在医辅人员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门诊部负责人赵海涛表示,该院的医辅人员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从解答问题变为主动为患者解决困难,未来,医院要为患者提供更周到、更暖心的服务。

站在医护患“背后”

当日11时许,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门诊楼2层的特需医疗门诊内一片安静。“请9号到14诊室就诊。”叫号声响后,一位银发老人随即佝偻着腰走到诊室门口。

首先接应他的是特需门诊医辅人员徐莉莉。徐莉莉从老人手中接过几页检查报告单,逐一排好次序后,扶着老人进入诊室。“老人家腰疼得坐不住,就优先排号了……”徐莉莉告诉医生。

“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优先就诊。”徐莉莉说,“这位老人今年78岁,他一来我就和他沟通好了,我负责把他的情况简明扼要地转达给医生。”诊室里,徐莉莉专注地聆听医生问诊的情况,双手同步敲击着键盘。问诊结束后,一份电子病历单随之出炉。“可以打印。”医生过目后说。

“医辅人员要根据医生的工作习惯对自身工作进行调整。”徐莉莉介绍,有的医生长年坚持手写病历,作为医辅人员就要与之配合,协助医生提升效率。记者了解到,在门诊高峰时段,徐莉莉每天沟通的患者近100人,通过优化诊前沟通、协助叫号、病历整理、简述病情等,累计能够减少医患间近3个小时的低效沟通。

“低效沟通是一种隐形的高成本,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导医、咨询、分诊、巡诊、预约等工作,减少低效沟通,同样是医辅服务团队的职责所在。”董海舟表示,团队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累计为医院门诊部降低了50%的医护人员人力成本,从而让医院能将更多的人力投入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辅人员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入院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医辅服务团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护理人员把时间、精力聚焦到专业性更强的工作内容上,最终让患者获益。”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门诊部护士长魏国静表示。

“目前,医院3个院区在积极打造高质量的医辅服务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助理、门诊部主任陈伟说,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在有温度、保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建立新型医辅服务标杆,持续提高患者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通讯员 于淼

编辑: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b7d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