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论《资“自”通鉴,卷一之德与才》
2023-07-20 07:55  浏览:137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这个就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历史大数据。




640.jpg

我前前后后陆陆续续花了一年的时间把它读完了,由于资质愚钝,对历史的知识了解有限,自己的认知局限,读起来确实蛮费力的,很多东西确实不是我现在能够体会理解的,有时候也只能不求甚解,但是总体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满意原因有二:其一,虽然有不求甚解的地方,但是我并没有囫囵吞枣急于读完,读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代入法”,比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情况下如果我是皇帝该怎么做,如果我是大臣,我又当如何,放下书来思考一二,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对照看他是如何发展解决的,往往所获颇多;

其二,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读完,我从一开始内心的抗拒,到边看边打瞌睡,到慢慢习惯成自然,再到每每看到精彩之处拍案叫绝,后来我居然发现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只要拿起来看一章节,内心居然无比的平静。

我写此文,主要的目的是看我在30多岁的时候对它的理解,等我若干年以后再读的时候,会是怎样一个不同的感悟,会不会笑当年的自己,年少轻狂,如此不知深浅,或许也是乐事一件,值得记录。

《资治通鉴》司马光是写给皇帝看的,是帝王的教科书,让皇帝学习历史,从中找到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个人而言是《资“自”通鉴》,我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历史进程的规律,历朝历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历史事件中的起起伏伏、人性的趋利避害,避灾免祸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修养,就像冯唐说的:“几千年,历史的进程在变,然而人性没有变,还是那群人,还是这些事,依然是这些规律,不断循环往复,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动力是源于兴趣吧。

【卷一,周纪一: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69年,共35年】

主要历史事件:

【韩、赵、魏三家分晋】

智、韩、赵、魏是晋国的四大家族,其中属智伯家族势力最大,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大量的财产,当时的家主智宣子选择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大好青年,深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的智伯,但是还是有不同声音,家族里面一个叫做智果的族人就跳出来说:“智伯虽然一表人才、精于骑射、多才多艺、能文善辩,强毅果敢,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太有能力太有才气了,而且没有仁德,一个自己这么厉害的人,他的内心怎么会甘心别人的辅助,听取别人的意见呢?他是不会看到别人身上优点的,而在他那个位置上又不得不以自己的能力强行去驾驭别人,谁能受得了呢?如果立了他,我们智氏,一定会完蛋!”

神经病,这么优秀的继承人肯定能够带领家族更上一层楼,怎么会把家族坑死呢,简直是危言耸听,智宣子理都不理他。

再来看看隔壁老赵家,同样也面临选择自己的继承人的问题,当时有2个继承人,一个呢是大儿子伯鲁,小儿子无恤,无恤并不是他的父亲赵简子所生的嫡长子,而是一个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小妾所生的儿子,身份低微,而且他每天沉默寡言、你也猜不到他在想什么,给人感觉木木呐呐的。

赵简子首先把自己两个儿子叫来,给他们每人一片竹简,上面有一句警句,让他们好好背,以后会考他们,过了3年后,赵简子又把兄弟俩人叫过来,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老大一句话都憋不出来,让他把竹简拿出来,连竹简都不知道丢哪了。

再问到小儿子,不仅仅背诵如流,问他竹简在哪儿,他马上从衣袖里面拿出来,一直随身携带。赵简子看出了平时沉默寡言的无恤、其实是藏而不漏,坚韧持久,善于隐忍,赵简子自此确立无恤为继承人,甚至不惜装神弄鬼,又以强腕压倒族内的一切反对意见,把合法继承人伯鲁赶下台,扶无恤上位,也就是赵襄子,不仅如此,赵简子还安排了自己的心腹能臣尹铎,提前派到一个叫晋阳的地方,让他善待百姓,凝聚民心。又交代赵襄子,以后万一走投无路了就去晋阳找尹铎救命。

这里我除了看到一个老父亲为儿操碎了心,更重要的他用行动告诉赵襄子,也同样告诉我要永远留有后手,要懂得居安思危。

好了,至此,两位继承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也算是三家分晋的分水岭了。

[图片上传中...(image-bfb7ff-1689737624774-2)]

由于智伯家族势力大,自然也掌握了晋国执政大权,有一天智伯与韩康子、魏恒子相约蓝田宴会,在宴会上智伯不停的戏弄韩康子,又侮辱韩家的总管段规,不但如此,智伯还要强占韩康子的土地,康子自然不愿意给了,段规就说:“智伯好利,刚愎自用,他现在势力强大,如果不给肯定兴兵攻伐我们。不如给他,让他得意忘形,必如法炮制,找其他的要,如果不给就激了战争,我们到时见机行事,如果都给了,他就把三家都得罪了,我们可以联合三家,何必让我们独自一家跟他翻脸。”

从这里可以看出段规对人性弱点的把控,他明白对于趋利的人,是收不住手的,何况这么容易,也就是动个嘴皮子的事情嘛,智伯得到甜头后果然如法炮制,又问魏恒子要地,魏氏家族那边也有高人,总管任章与韩家的总管段规思路一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得,韩家给了,魏家也给了,轮到赵家了,赵镶子可不惯着他,直接不给。还是年轻啊,但是换而言之,趁年轻敢于Say no,未必是坏事情......

但是这样一来智伯更不乐意了,谁还不是个年轻人,谁还不要个面子?你不给是吧?那我就抢了......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枉然,赵镶子果然抵抗不住,往哪里撤呢?这时候想起了去世的老爹给他留的后手,去晋阳找尹铎。

智、韩、魏三家的军队包围了晋阳,引水灌城,城淹到只剩6尺,连锅灶都入水,生出了长脚虾,可百姓却没有背叛投降的意思。

这里真是不得不佩服赵简子料事如神,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对于后事的精准预料,有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修撰的成份,历史总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正史上记录如此的事情比比皆是,就是在如今社会上仍然屡见不鲜,你认为的料事如神者,其实也都是人,在我看来料事如神者必是料人如神者,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知道了规律,看懂了人性,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

智伯淹就淹了吧,还要带着韩、魏一起去视察一下劳动成果,还不忘炫耀一番:“我今天才知道,要亡人亡国原来是这么简单。”听完此话的韩、魏不由得心里打了一个冷颤,彼此相忘一眼,两人都想到了,汾水可以灌赵,也可以灌他们,唇亡齿寒啊,主要是智伯这个人不可信,好利且无德。

[图片上传中...(image-63682a-1689737624774-1)]

智伯身边还是有聪明人的,其实纵观历史无论是成者亦或是败者身边从来不缺贤者,但是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决策的人,正所谓千里马从来不缺,缺的是伯乐,比如刘邦创大汉,一个小小的沛县,居然能够藏龙卧虎,偌大个汉朝,核心岗位的重点人才居然大部分都是沛县,有人会说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都是他沛县出来的,但是你仔细想想,一帮平民,官不过亭长,不仅帮助刘邦从0到1取得了天下,而且大汉建立后还管理的非常好,不是大才是什么?

[图片上传中...(image-553295-1689737624774-0)]

扯远了,智伯身边的也有一个叫叫絺疵(chici)的聪明人,一听名字就不明觉厉,他告诉智伯说韩、魏必反,智伯一脸懵,我都把赵家给灭了,他们应该吓得瑟瑟发抖,怎么敢反呢?谋士絺疵说:“形势之必然,赵灭亡了,然后就是他们了,之前约好灭赵后三分其地,眼看他们就要投降了,而韩、魏,面无喜色,反而忧心忡忡,这不是要反,那是什么呢?”

智伯肯定不会听他的,还陶醉在老子天下无敌的状态中,这个时候哪里会听得见意见呢?更有意思的是还把絺疵跟他说原话的告诉了韩、魏,你看这个智伯是不是跟几百年后的楚霸王,及其的相似呢?

当然下场也一样,这个就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还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换个新装,再上演一次。

絺疵一看,妈呀,怎么会有这么一位老六啊,为了避祸,赶紧跑了。韩、魏也心想这个老六,现在不动手更待何时呢,偷偷派人去与赵襄子里应外合把水倒灌智伯的军队,智伯军乱,韩、魏两军分从两翼夹攻,赵襄子正面攻击,围而歼之,智伯大败,也是杀了智伯,尽灭智氏一族,只有辅果侥幸幸存。

[图片上传中...(image-ce4117-1689737624774-6)]

对于这个历史事件,我个人的体会言而有三:

一、司马光在这一段结尾有注释,智伯之亡,是亡于才胜于德,有才还会导致灭亡。小到公司管理者,大到国家的国君,干大事者,靠修养德行,不靠本事,本事可以用别人的,而你的修养德行是那些有才的人心甘情愿为你所用的基础。

二、人呐往往不能太聪明,要时刻知道自己的斤两,要有所畏惧,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特别是那些仗着自己聪明而不分任何场合去炫耀表现聪明的人,往往适得其反,从人性角度来说没有人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个人很精明,往往生意做不好,一看到利益就往上扑,其实你看到的利益的背后是否是真的利益?就好比在赌桌上数钱,满眼的欲望,满身的贪婪,你暴露的弱点往往容易被人利用。

三、永远要留有后手,不管做什么,哪怕胜率再大,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这个事情之前,首先想的是这个事情失败后的风险我是否可以承担,如果可以承受且胜率大就可以去试错,但是永远不all in,把握再大,你all in,都是赌博,永远不赌博,因为十赌九输,获得人生的成就之道,不是追求大获全胜,而是追求终身不败。

【兵家亚圣】

第一卷的第二个主要历史事件也很有代表性,战国初期,不得不提到一位旷世奇才——吴起,文能治国,其变法贡献在中国法学历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和李悝、商鞅、韩非子相提并论。武能安邦,其战略战术独步天下,一生大战七十六次,无一败但绩,首创战国初期”特种兵“魏武卒令各国闻风丧胆,以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还差点把秦国灭了国,可以说是一手缔造了战国第一霸魏国,但同时他的争议非常大,为了功名利禄杀妻弃母,当然史学家对这些事件的真实性都存在疑问,这是后话。

吴起的一生背负了太多的非议和误解,他的一生,概括下来就是:大荣大辱、大无大有、大起大落,吴起没有得到善终,《资治通鉴》也把吴起的死交待的很清楚: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图片上传中...(image-a04b64-1689737624774-3)]

吴起从魏国逃亡到楚国,得到楚悼王的知遇,立马任命为宰相,他用一年时间的改革使楚国强大起来,但是我们纵观整个历史,只要是变法改革的,几乎很难有善终的,因为你要改革势必会动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只要政权发生变更,新的政权为了更牢靠的掌握政权避免发生动乱,他就必然会被各大王公贵族裹挟着。

楚悼王刚死,吴起改革得罪的那些王公贵族就迫不及待的想杀了他,吴起知道逃不过去了,就跑到楚悼王的尸体趴在上面,那些追杀他的人,不顾一切的射杀了他,当然不可避免的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导致的结果就是按照楚国的规定:损害先王尸体的人要被灭三族。葬礼完毕之后,楚肃王即位,让令尹杀掉了所有的杀吴起作乱的人,因为吴起这件事,被灭族的达到七十余家。

不得不感慨吴起的的狠辣与心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刻,还能如吴起一般迅速做出反应,就算是死也要拉上他的所有仇人一起陪葬的人古今能有几人呐!不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来看,他可以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不顾一切,也不觉得奇怪了。

那来简单的概述一下吴起的生平,吴起原本是卫国人,从小家境富裕,但他一心寻求功名,为了能在政治上有所发展,他散尽家财,结果一官半职都没有得到,反被乡人所耻笑,结果他杀了讥笑他的三十多个人,逃走了,真是无毒不丈夫啊!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理,杀了人后的吴起只能开启逃亡的生涯,吴起在临走前对自己的母亲说如果没有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自己一定不会回到卫国,好景不长,他的母亲去世了,在那个儒家盛行的时代,百善孝为先,父母去世后不管你在哪里做什么,都要回去守孝三年,而吴起当时并没有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毅然决然没有回去,吴起的做法遭到了曾申的不满,曾申认为吴起不孝,便将吴起逐出了师门,断绝了师徒关系。

走投无路的吴起便来到了鲁国,恰巧此时齐国带兵攻打鲁国,鲁元公想要任命吴起为将领带兵应对齐国。但是吴起却也受到了鲁元公的猜忌,因为吴起的妻子恰巧就是齐国人,他担心吴起会与齐国私通。吴起在得知后,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便将自己的妻子杀掉,以此来打消鲁元公心中的怀疑,于是吴起得到了重用,并最终带兵击退了齐国的进攻。

但是这也使他成为政治对手攻击的最主要事件,别说在那个以“礼义仁智信”的儒家,就是当今社会“杀妻弃母”先不说刑事责任,就是社会道德层面都会被人肉出来,口水淹死。

表面上看吴起在官场上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但是得到的同时也在逐渐失去,很快就有人劝鲁侯:“吴起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杀妻弃母,毫无底线道德,还有什么事情他干不出来的呢?”吴起听说后,害怕获罪于是又逃到魏国。

[图片上传中...(image-a3c46f-1689737624774-5)]

魏文侯就问中山相李克,如何看吴起这个人,李克是这样回答的:“吴起贪而好色,但是要说到用兵,就是司马穰苴也赶不上他。”于是魏文侯用吴起为将,吴起爱兵如子,经常和士兵一起吃一起住,从不打骂士兵,为士兵亲自包扎伤口,吸吮毒汁,成为了千古佳话。

吴起带出了在战国初期让各国闻风丧胆的魏武卒,正是凭借着精锐的魏武卒,魏国得以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但是好景又不长,魏武侯即位后不久,吴起又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在魏国屡建战功,也拥有了极高的威望,那为什么又离开了魏国呢?

根据史书上看,表面的原因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陷害加上自己又得不到心目已久的相位,故而离开,其实我个人看法还是吴起自身的问题,田文去世,魏武侯又任命公叔痤为相国,连续相国的宝座,都没有任命到当时以功绩很高的吴起,换而言之,这意味着吴起始终没有获得魏武侯的信任,在魏武侯的心里,吴起是“有才无德”,可以用,但是不能被重用。

最后吴起又从魏国逃亡到最后的楚国,他这样有才的人,无论去哪里被启用是一定的,通过了一年的努力,在楚国从宛城太守,升为任令尹,等同于相国了,他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开始了一系列的变法改革,也是他走向灭绝的开始,最终王公贵族即使当着楚悼王的尸体,也要射杀他。

[图片上传中...(image-ad2433-1689737624774-4)]

对于吴起这些历史事件,我个人的体会言而有三:

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才能越高就越要低调,就跟稻穗一样,长得越高,越要沉得越低,因为站的越高,身边会有一堆的人在下面拿着放大镜看你,吴起偌大的功劳,仅仅凭几个人,几句话就把一切功劳给抹杀待净了。

二、第一个历史事件说到了“德”对国家与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样,可以无才,但是不能无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当别人客套夸奖你有野心啊、你的公司有狼性啊,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别还在那里沾沾自喜,他实则上心里会默默记下来,后面时刻对你保持警戒。

三、再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是鲁元公、魏武侯、楚悼王,遇到吴起我会不会用?怎么用?

我思考良久,吴起我会用,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战国时代,我背负的是一个国家的使命,任何坚持实用主义以外的东西都是耍流氓,用我是可以不假思索的,唯一我思索良久的是怎么用?

吴起是个旷世奇才,但是他并不是德才兼备的旷世奇才,带兵是多多益善,但是确实政治手段稚嫩,很难服众,而他自视甚高,政治野心欲望比较大,希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在这个位置上跟我的心里预期不一样,这个位置我是会选择德大于才的人,但是奈何吴起的职业数据太好了,在鲁、魏、楚都有过耀眼的历史数据,对于爱才之人,宁杀之不放之。

直接说我的方案,我大致会把这个位置一分为二,一文一武,吴起用才为主,武为先,另外一个用德为主,文为先,两者之间彼此制衡,唯有平衡方得长久,除了彼此权利的平衡手段,重点还是要放到事情本身,权谋是帝王之术只可利用,不可仰仗,遵循既用之则信之的原则,毫无保留的信任,我会像秦孝公对待商鞅一样,为他撑起一片天,为他遮风挡雨,排除所有的阻力,解决所有周边问题,让他得以空间放手去干,对于他的审核标准就是对事不对人,赏罚分别,没有个人喜好,只要对事情长期发展有利,不看重短期得失。

以上皆是痴人说梦而已,嘴指江山,实际上如果真把我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被裹挟的就越多,是否真的可以做到?知道跟做到中间有巨大的鸿沟,何况你以为的你知道,是否是真知道?是否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读历史代入思考真的非常重要,不论对错。

第一卷主要的两个历史事件,就我个人总结来看,本质讲的其实是“德才之论”,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一个人,自己的道德品性是根本,而才能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的枝末。德,就像树根,才,就像树的枝叶,树根不牢固,枝叶是不会茂盛和长久的。

你自己做事情有德行身边也会以德为尺,你不择手段你身边的人一定也会不择手段,最后谁被谁反噬就不一定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今天你砍别人,明天就被别人砍,这个就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发布人:8d32****    IP:139.201.2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