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哔哩哔哩(B站)、中广天择、深圳广电、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儿童医院等联合制作的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共10集),顶着B站9.9分的光环走进大众视野。这部作品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窗口,展现小手拉大手的生命故事,描摹出一个个因专业而闪亮的儿科医生形象。
小女孩搅动内外科“江湖”
纪录片第一集里,因为1岁3个月的小恩希,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外科的“江湖”被搅动起来。
恩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又因为早产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生后,她几乎没脱离过呼吸机。父母带着她辗转从辽宁到过多家医院,因为“肺太差,手术风险太高”,恩希获救的希望一次次黯淡下去,父母把深圳市儿童医院当作恩希生命里的最后一束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任医师梁穗新决定亲自出马,把恩希从徐州接回深圳。
这是一次单程超过1500公里的旅程。恩希的血氧饱和度一度掉到65%,连出NICU都难。梁穗新到达后立即接手,调整用药,恩希的救治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血氧饱和度升至80%以上。当天早上9时,高铁呼啸着从徐州出发,晚上7时安全抵达深圳。
“如果不做心脏手术,孩子缺氧、肺炎永远不会好。”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学科会诊中,胸心外科特聘专家、主任医师陈欣欣直言不讳地说:“梁穗新,你是慢阻肺专家,你把她接回来的,你要负责到底!”镜头里,会议室两边,一边是“行如风”的外科医生,一边是“静如松”的内科医生,所有人都为小恩希捏着一把汗。
敢于“立人设”,是《闪闪的儿科医生》不同于很多医疗纪录片的特点。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宣教处处长王岭是该片的发起人之一,她认为,医院里尽显人间百态,每位医生在不同情境下会展现不同的个性。言语犀利、衣角带风是他们,眼神温柔、不疾不徐也是他们。医者未必总是光芒万丈,但始终真实、鲜活。
在恩希的故事中,梁穗新是那个“永远站在背后的男人”。他解释,恩希的身体条件太差了,当下开刀做心脏手术,结果大概率不会好,只有先尽力让她的身体恢复一点,才有手术的可能。
“让她的肺变好一点,后面的事交给我,我保证她能活!”陈欣欣瞪圆了眼睛,射出的目光落在了梁穗新弯弯的眼角上。
一个星期后,梁穗新完成了任务,恩希撤下了有创呼吸机。无影灯下,陈欣欣进场,对着鸡蛋大小的心脏完成了4个关键手术步骤。
“比我们预想得顺利!”听到医生这句话,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父母,眼神里终于有了光。“这回就好好长大了!”妈妈终于又能抱起自己的宝贝。亲昵中,恩希肉乎乎的小手努力扬起来,伸向了妈妈的手掌。
纪录片是一根小鞭子,更是一面小镜子
“青春期”是纪录片第三集的关键词。镜头下,这些青春懵懂的孩子们渴望摆脱“孩子”的标签,用喜欢的方式追求理想的生活。但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有的陷入“畸形审美”的魔咒,由于过度节食患上厌食症,导致多器官衰竭;有的由于性教育的缺失而过早发生不洁性行为,患上疾病……青春期的孩子们,是当下多元社会的一面棱镜。他们用纯真、好奇、叛逆初尝人生百味,而医院也见证了他们试错的代价。
这些真实的青春期故事,被摄制组在医院各科室布置的镜头记录下来。起初,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也有些担心,许多情节会触碰到观众的痛点。但在深圳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及广电部门的联合审查下,相关内容得以保留。麻晓鹏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
不仅如此,对于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全天候隐藏式拍摄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意味着,从手术室、门诊到病房等,医护人员的所有工作将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还要被反复观看。对此,麻晓鹏微笑着说:“我们有这个担当和底气,让老百姓看到儿科医生的专业和情怀。”
纪录片拍完,麻晓鹏发现,作品对医务人员而言,除了是一根小鞭子,更是一面小镜子。审片过程中,他和同事们会借助以往从未有过的视角,发现工作中的瑕疵:护理工作有没有到位?质量控制有没有做好?医患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平时一带而过的细节,在镜头下被放大,也给了医院纠错和整改的机会。“我们不能和别人一样看热闹,拍摄纪录片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麻晓鹏说。
对于观众来说,这部纪录片则在故事性、真实性、娱乐性、知识性之间找到了平衡。镜头下稚嫩的小患儿,仿佛就生活在大家身边。在紧张的手术操作中,纪录片插进的动画科普显得专业且及时。那些忽明忽暗的急救灯,也在瞬间拉近了观众与生死考验之间的距离。
“有人说我们拍了一部医疗版的《狂飙》。”王岭说,不管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主创团队始终以无比热忱的态度进行着健康传播的新尝试,希望借此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助力。
导演手记
用专业和爱心疗愈生命中的苦难
□ 廖莎
2022年6月,摄制组开始进行《闪闪的儿科医生》前期筹备和踩点工作,并决定以医院急诊科和门诊为切入点,串联起心胸外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泌尿外科、骨科、血液肿瘤科等医院主要科室里发生的医患故事。在2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跟组拍摄,我们素材里共积累了约2000个病例。如今呈现的,只是我们在儿童医院见证的无数喜怒哀乐中极小的一个部分。
最初进入医院,我们仍带着些许刻板印象。记忆中,看病就是接过医生开的看不太明白的检查单,医护人员说话总是那么言简意赅。不知是不是因为深圳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多元化,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儿童专科的特点,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我们总能被医生发自内心对患儿和患儿家庭的关切所打动。
我们发现,这里的医生说得最多的是:“你们有没有医保?”“这些检查不用做。”在深圳,带子女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多。他们收入有限,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患儿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也许是因为治疗对象是孩子,医务人员内心更多了一份柔软。治疗和检查时,能减轻创伤和痛苦的,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去做。他们每个人也都是童心未泯,保持着一份单纯和善良,为孩子们的健康拼尽全力。
交流中,医护人员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说,其实很多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等。正因如此,我总看到他们不厌其烦地和患儿家属反复沟通。有的态度柔和一些,有的强势一些,那是他们各自的风格。就像陈欣欣主任说的那样:“只要你100%相信我,我就能付出120%的努力去救他。”
医院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分歧、矛盾,社会的进步、交融、乖张都在这里被浓缩,被看见。因为作品要通过网络传播,我们必须考虑到舆论对作品中当事人的评价及影响。自始至终,摄制组都坚持为每一名患儿的体貌特征作模糊处理。即便有的家长同意孩子出镜,我们仍然希望能对未成年人做尽可能的保护。虽然这样可能会让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打一些折扣,但孩子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在节目效果及孩子的身心成长之间找一个平衡。
作为医院的“编外人员”,我们很幸运。在拍摄期间,摄制组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间几乎“畅通无阻”,全院上下都以开放的态度给予支持。医院的围墙被打开,社会普通公众能透过摄像机观摩一台台精湛的手术,跟着急诊的救护车来到医疗一线。
因为长期蹲点,拍摄期间,我们满心满脑都是危重症患儿的遭遇。结束工作时,当我们扛着摄像机走出医院大门,看到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离开医院的孩子们,以及闲暇时在路边嬉闹的孩子们,大家总是禁不住嘴角上扬,却又相视无言。也许,见证过苦难,才更能觉出健康和幸福的甜。
文:健康报记者 魏婉笛
策划:张灿灿 魏婉笛
编辑:魏婉笛 杨真宇
校对: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