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普通高中已有2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课程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核心和关键作用,带动了基础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各地注重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开展阳光体育,增进学生体质,加强美育熏陶,塑造高尚情操,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小学素质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1年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将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截至2022年2月,原1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0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
一方面,国家强调素质教育,伴随着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考试的改革,我们可以看一下北京近年的考试,出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如果这个孩子综合能力不够,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另一方面,双减政策实施后,很多孩子的成绩就突飞猛进上来了,而很多孩子由于缺乏优质的补课资源,而导致孩子的成绩不断下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双减政策持续强化的背景下,补课对于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小,如何破解孩子成绩提升的这个难题呢?
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实验小学的一个班主任老师破解了这个难题。这个班主任带出的班级的孩子,在升初中后,甚至到高中后,成绩都领先于班级的大多数孩子。当连续两次发现这个规律后,市教育局和北京的专家组开始调查,这才发现了这个老师教学的秘诀,让每个孩子每天带一本课外读物,孩子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在调查结果出来后,本地教育局的调查人员都开始将信将疑,听到北京专家的解释后,才逐渐明白了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结合,就是要让只会考试的孩子的成绩落下来,让综合能力强的孩子成绩上去。包括现在最新推出的大语文,其实都是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