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几个二十年,
又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再次见到阿成,他已到不惑之年。如今,他坚持操守四年有余,是一位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父亲,也是一名禁毒宣传志愿者,他还自己创业反哺社会。当提及那反复吸毒和在戒毒路上兜兜转转的20年,阿成却悔不当初,陷入了沉思……
01
缘起
“朋友的‘善意’,让我深陷毒品的魔窟,从此成为了一名‘瘾君子’。如果一开始知道那是毒品,我绝对不会碰。”阿成哽咽地说道。
年轻时的阿成,在家人的资助下,购买了一辆大货车,干起了运输工作。当时做货车运输工作,收入可观,让人羡慕。但长途运输经常要开十多个小时的车,有时候运输的时间比较急,就算累了也不敢多休息一会,令人身体疲惫。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阿成向朋友倾诉了疲劳驾驶的烦恼。朋友便“善意”地向阿成介绍了一种可以让人不知疲倦且兴奋不已的神奇白色粉末。后来,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阿成从口袋里掏出了朋友给的神奇白色粉末,赶走了疲惫,却从此跌进了毒品的魔窟。原本可观的收入,也变成了购买毒品的毒资。毒品迅速地驱走了阿成的理智,逐渐摧毁了他的意志,渐渐地,阿成吸食毒品的频率越来越高,且多次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捕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02
沉沦二十载
“每次吸食毒品的时候,我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偷偷地吸食,没有人会知道,不会有什么事。”
那些年,阿成抱着侥幸的心理,反复复吸,三次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在第一次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后,阿成没有挣脱毒品的缠绕,走上了复吸的道路,不久后,被执行第二次强制隔离戒毒,在解除第二次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后,本想好好回归家庭的他,却因为又遇见昔日的毒友,难抵毒瘾诱惑,最终还是陷入了毒品的魔窟,再次因吸毒被公安抓获。在吸毒、戒毒、复吸的路程中,一晃便是20载光阴。
03
如梦初醒
“家属会见,妻子向我提出了离婚。”
因为是第三次强制隔离戒毒,阿成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不多,而妻子的离婚请求成为了压垮阿成的最后一根稻草,恐惧和不安让阿成产生了消极戒治的情绪。民警发现了阿成的异常后,及时介入,并根据实际情况,为阿成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帮助他走出困境,安心戒治。
民警通过谈心谈话了解阿成真实想法,为阿成分析现状,权衡利弊,给予阿成支持和鼓励,梳理好他与妻子之间的情感。自从这次风波后,阿成如梦初醒。他知道,只有积极参与戒治,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戒毒信念,增强戒毒信心,回到社会之后才能抵挡住毒品的诱惑。
04
重获新生
“虽然我的身份比较特殊,但是如果聘请了我,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这份工作。”
2018年,阿成因表现良好,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在第三次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后,因为解戒人员的身份,阿成在找工作的路上四处碰壁,饱受冷眼。后来一次偶然的机遇,阿成去了一间工厂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阿成直接和工厂老板坦白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想到,老板欣赏他的坦白和直率,直接让他留下来上班,工资按照正常标准发放。由于阿成工作认真且努力,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并被提拔为工厂的厂长,负责协助老板管理工厂。就这样,阿成重新找到了自己在社会的立足点,彻底逃离了毒品的魔爪,重获新生。
05
再出发的人生
“毒品是一个祸害终身的东西,一朝吸毒,十年戒毒,你们的回访工作,让我更加坚定了戒毒的信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走回旧路。”
民警的回访,让阿成感到很开心。他感谢在戒毒所里帮助过他的民警们,感谢民警为他解除心理焦虑,找到人生新方向,让他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并由衷感谢解戒后社会各界给予他的帮助和包容。
这几年,阿成在所地联合帮扶下,担任起了属地小学的禁毒宣传志愿者,作为一名厂长的他更是明确表示,如果戒毒所介绍解戒人员过来,经考核合格后一定优先录用。现在的阿成有着自己满意的工作,还能陪伴年幼的孩子学习成长,享受着幸福家庭里平凡的每一天。
谈到未来,阿成说自己正在开启创业之路,还将继续反哺社会,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于阿成而言,尽管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被毒品偷走,但他正开启的全新的二十年,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篇章。
- END -
来源:省南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