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围绕中心意思写“让”
2025-01-04 08:58  浏览:37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让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少不了“让”。

首先,最常见的是“避让”。在繁忙的街道上,当行人与车辆相遇时,总有人主动侧身,保证交通的顺畅。即使在狭窄的公园小道上,树木的树冠也会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相互碰撞。动物们在遇见天敌时,会选择快速回避,以保护自身安全。这样的避让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保护。书法作品中的笔画也常常通过巧妙的穿插和避让,使字形更显美观。可见,避让不仅是身体上的距离,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接下来是“礼让”。在生活中,公交车上一个友好的让座,传递的是温暖与关怀;购物时微笑着不争不抢,是对他人的一种善意。在街边偶遇朋友时,和气地问候对方,是对彼此的尊重。而在等红灯时,看着车辆飞驰而过,心中却不急躁,这份从容和耐心,正是礼让的真谛。礼让,从细微之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谦让”。谦让不仅仅是礼让,更是内心的修养与宽容。孔融年幼时就懂得谦让,把梨让给兄长的故事流传千古;三国时期的陆逊在孙权称帝时,自愿让出权力,让人才施展才能;苏格拉底作为伟大的哲学家,在人们赞美他时,只谦逊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这些名人之所以被世人铭记,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谦让的精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谦让的人往往会在沉默中成就更伟大的自我。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追逐名利的当今,许多人只顾个人得失,而忘记了将机会让给他人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让”是一种美德,更是基本的素养。从避让到礼让,再到谦让,这个过程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更是眼界和格局的拓宽。我们在“让”的过程中,不仅成就了他人,也让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让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会“让”,“让”生活更加美好,“让”世界更加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发布人:86c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