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大晴天,但是天依旧很冷。
学习状态一般,自己就按那些小任务,一项一项去完成。现在学习我都是凭感觉学习。
我设的那些小任务都很小,如果较真都可以很快的完成。有些任务虽然很快的完成了,但是还是想学一点,这些在任务外的学习量,就凭自己的感觉。
自己感觉还可以,不让自己太难受的内容,自己就会接着学,当学到让自己感觉难,又想做其他的事情时,自己就不学了,就会接着去做下一个任务。
这样做,让自己对学习的排斥没有那么严重了。不会有那种种被“逼”着学习的感觉。
不用像以前,让自己非要学完那一章不可。学不完,就感觉自己就没有做完,自己特别没用。
这些小任务,让自己可以很容易做完规定的任务,而多学的,自己是可以控制的,让自己感觉“不好”的,自己就可以不做了。自己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感觉很好。
我感觉以前都是以学习为主,把学习放到第一位,必须要学完这些学习量,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学完。硬逼着自己去。虽然次次都没有达标过,但对自己的都是很高的要求。
而现在把自己的感觉放在前面,而把学习量放在后面。在自己好受的情况下,才会多学一点,自己不好受了,自己就只学好一点。
自己规定:听会计视频,只听一分钟。遇到难的地方,自己就真的只听一分钟,然后就关上了。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即使很难,也会让自己感觉“难”的很有限。
到了第二天,自己也不会有过多排斥,还是会接着听,可能听上2,3分钟。最近的一节课,我用了一个星期,才听完。我以前记得,自己一天听了一节课,都会感觉学习的太慢了。非逼着自己学更多,才算好。
衡量的单位变了,现在用一分钟去计量,以前是用一节课去计量。一分钟就感觉很轻松,没有什么难的。但是要听一节课,就会很有压力,不想去干。
自己就陷入死循环,定的任务量越高,自己越有压力。越有压力,越不想学。就会去做别的事情,浪费很多时间。玩后之后,就开始各种自责自己,同时希望明天能学更多,做的更好。来弥补自己浪费的时间。
然后,又是完不成。长时以往,“完不成”任务,就变成了自己的习惯,自己还适应了这样的状态。
不过现在好了很多,希望把“完成”任务,变成自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