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深圳市一男子用网购的包皮环切器在家割包皮,因操作不当致下体出血不止而被送医救治。记者采访了解到,包皮环切器是一种手术器械,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前,不少医疗器械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且很多电商存在不明示所售产品为医疗器械、没有相关经营资质和无风险提示等不规范问题。
医疗器械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有相当一部分医疗器械“应由经专业培训的人员在特定环境下使用”“仅限医疗机构使用”。一些商家无门槛销售相关医疗器械,不进行风险提示,误导消费者购买自用,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隐患。
在网上销售火爆的强脉冲光脱毛仪、夹鼻止鼾器、通气鼻贴、包皮环切器等均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补牙材料玻璃离子水门汀则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特殊商品,其生产经营都有相应的资质要求或备案要求。其中,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取得经营备案凭证。然而,不少电商不能提供相关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信息或备案信息,其销售的医疗器械也缺乏必要的注册信息或备案信息。乱象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不能让电商带“病”销售医疗器械,也不能让带“病”的医疗器械堂而皇之出现在电商平台。电商平台应承担起管理责任,发现电商缺乏经营资质或销售的医疗器械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时,要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市场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则应加强对网售医疗器械的检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全面收集问题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整治,并辅以失信惩戒措施,倒逼电商以及电商平台增强自律意识,恪守法律底线,规范经营行为。
监管部门还应面向消费者加强宣传教育和普法,使之明白,不是所有医疗器械都可自用,别拿生命健康当儿戏。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理性选择、购买、使用医疗器械。
文:李英锋(律师)
编辑: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