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培育和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提升社会公众交通安全文明素养,是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奋力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交通安全文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形成了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与传播框架体系的初步思路和对策建议。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汉语中“文”和“化”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便;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与“化”合并成一个完整的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刘向在《说苑·指武》中提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文治为法,以礼乐典章制度教化臣民。而《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
在西方世界语境中,英文“文化”culture词源的基本含义是“耕种、栽培、修饰、打扮、景仰、崇拜、祭祀”等,也是使一个事物变得更加美好的意思。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对文化的概括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他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铭刻在人们内心;二是缓慢延伸,但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能够维持人们的法律意识,激活已经疲软的法律或取代已经消亡的法律。”总的来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也是使一个社会或者组织变为文明状态的过程和载体。
一、国内外安全文化及交通安全文化概述
国内外安全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核安全是全球安全生产中最早推行安全文化的领域。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两周年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该事故评审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这个概念,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之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在国内出版,正式将安全文化理念引入国内,并从工业安全的高技术领域向一般传统领域延伸从而形成了我国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涉及的形态、对象、领域、行业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形成不同的子文化体系。如按形态划分,安全文化包含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按领域划分,包含企业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按行业划分,包含交通安全文化、工业安全文化等。
交通安全文化的产生及概念
在汽车出现的早期,人们认为交通事故是偶然而无法预判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公路建设和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交通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道路、车辆等因素相关,并提出了“3E”(工程、执法、教育)策略。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充分认识到交通安全与人、车、路、环境及管理等要素密切相关,道路交通事故是多因素耦合失调所导致,事故是可防可控的。此时,以瑞典、荷兰、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率先提出了“零死亡愿景”“可持续安全”“未来安全道路”等文化理念,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和培育,普遍认为交通安全文化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根本,也是建立全社会交通安全共识的纽带。
综述国内外文献可知,交通安全文化是在人类长期的交通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交通安全在思想观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形象的综合反映。交通安全文化是大部分交通参与者共有的,能够影响其意识、决策与行为的道路交通安全价值观念,并由此形成的全社会共同倡导维护和可传承的整体氛围。交通安全文化体现为个体、群体、组织对交通安全的意识理念、判断标准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的总称。
二、我国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及成效
2011年,《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自2012年12月2日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以来的十年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从基本的遵守交通信号、摒弃交通陋习、抵制交通违法,到弘扬法治精神、树立风险意识、尊重生命与规则,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已打造成为凝聚交通安全理念、法治理念和文明理念的文化品牌。2022年,《“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提出了“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及传播”,进一步加强交通规则意识的宣传和培育,标志着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和新阶段。
交通安全文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全社会广泛宣传安全文明驾驶,倡导“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拉链式通行、理性鸣笛、保护交通弱者;“车让人、人快走”礼让斑马线蔚然成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成为全社会自觉抵制酒驾的共识;“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九字警句已成为口口相传的预防二次事故“宝典”;在交通安全生产领域,“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交通安全发展理念已经慢慢深入到交通参与者和交通管理者的心中,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观念基础。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频发,暴露出的深层次原因是交通规则意识的缺失,也正是目前交通安全文化的重要短板。
交通安全文化载体建设蓬勃发展
全国各地通过开拓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场所、媒体等阵地,创作和传播交通安全文化产品,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一是交通安全文化产品研发。“十三五”期间,共有5537件公益广告、微电影、读本手册、海报挂图等各类交通安全宣传作品参加全国评选,来自交警系统、个人、企业等超过300余件作品获奖,范围种类更多、影响更加深入。二是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建设。截至2020年,全国综合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或主题公园数量达1412个,平均每月开展活动达1.3万次,平均每年受教人次超过1600万人次。三是交通安全宣教场所建设。通过规范建设社区、企业、村委会、驾校、办事窗口等宣传场所,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文化氛围营造,每一次路过都是一次对交通安全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四是交通安全媒体阵地建设。截至2021年,全国公安交警微博账号认证官微3781个,微信官微4022个,今日头条账号3165个,抖音号1434个,快手号565个,总、支、大队互联网站21个、363个、1030个,传统媒体数107个、2927个、8042个,传统媒体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政务新媒体矩阵效能不断凸显,各级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建设交管媒体中心243个,发挥了媒体阵地传播交通安全文化的支撑作用。
交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更加浓厚
通过打造经典交通安全文化品牌、创新交通安全特色活动、营造交通安全文化氛围,广泛建立了“抵制酒驾”“礼让行人”“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文化共识。一是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成为经典品牌。10年来,公安部交管局联合中央网信办、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等单位,统筹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以“安全文明出行”为宗旨,号召全社会遵守交通信号、摒弃交通陋习、抵制七类违法、拒绝危险驾驶、知危险会避险,倡导细节关乎生命、守规则除隐患、社会协同治理、尊法守规明礼、守法规知礼让,将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打造为全社会颇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化品牌。二是交通安全文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地交管部门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队伍形象为目的,创新歌曲演唱、小品相声、歌剧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文艺演出形式,部分地区还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特殊需求,创作地方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版的文艺节目,充分调动教育部门、街道、社区、村委会、企业力量,持续提升了交通安全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三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氛围浓郁。各地依据实际,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七进”主题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效果,以2020年为例,全国交警围绕交通安全开展主题活动2.3万场,其中线上参与人次超过7800万人,超过1亿人次点赞留言。
交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
交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适应交通发展需要形成的有组织的交通规范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政策规划、机制体制等。一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技术标准与规范等构成,其中,法律包括主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以及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部门规章主要有《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还有具有法规性质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二是道路交通安全规划。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分别围绕开展文明交通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和建设交通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宣教基地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作出提升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素质、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及传播的任务要求。三是交通安全宣教机制。各地强化与文明办、教育、司法、交通等部门合作,吸纳企业、社团、公益组织等力量,创新警保、警邮、警医、警校、警社等工作模式,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公益联盟,培育和发展了交通安全志愿者807万余人、志愿组织8万余个,社会化宣教机制的建立对于培育及传播交通安全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建设“文化强国”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利契机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的本质要求之一,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交通安全文化建设需紧跟国家文化建设的顶层战略,抓住文化强国建设和发展机遇,在交通安全领域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交通强国”战略为培育全民交通安全文化提出新要求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其中明确要求扩大社会参与,拓宽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建立健全公共监督机制;培育交通文明,推动全社会交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必须注重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培育,传播“自律、包容、礼让、文明”现代文明交通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应当具有大局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并围绕“放管服”等重点政策措施做好相关解读宣传,做好队伍形象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工作,通过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与传播,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文明度和满意度。
“预防交通事故”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2020年,公安部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总体思路确定为“减量控大”。针对当前交通参与者呈现规则意识与安全理念不足的问题,持续做好全民交通安全文明意识提升工程,突出规则意识教育,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的同时,强调针对重点人群、地区的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的宣传教育,突出针对性、提升精准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要适应媒体环境变化和传播特点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化发展,传播受众呈现分众化趋势,传播内容体现出“短、平、快、精、实”的变化特点,传播渠道日益多元、交互、共享。因而,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应当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发展特点,提升媒体建设水平和形象宣传能力,积极探索公安交管融媒体建设,统筹整合多元化传播渠道,做实、做精、做强交通安全文化传播内容。同时,借助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全面提升交通安全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及传播体系
根据“文化”二字起源和交通安全文化的定义,开展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及传播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交通规则和安全对策“文”的建设;二是交通规则普及与安全意识“化”的传播。
“文”的建设——构建交通安全文化体系
按照国内外学界研究共识,文化建设分为四个层次,由外到内分别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应着人的三种行为,即:看(物质形象)、做(制度行为)和想(精神理念)。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和约束,行为文化是呈现和结果,物质文化是基础和载体。结合文化共性与交通安全特性,在上述“四位一体”文化理论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的交通安全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四位一体”的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 交通安全精神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借鉴“海恩法则”“葛麦斯安全法则”等国际安全文化理念,在交通安全中呈现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等思想意识、安全理念和价值标准,并融入安全责任文化、安全认同文化、安全公正文化和安全情感文化等元素,构建以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为核心要义,以自律、包容、礼让、文明为价值准则的现代文明交通理念。
☞ 交通安全制度文化。在精神理念引领下,制定和完善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引导和约束交通行为,保障理念落实落地和行为安全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在规划、管理、执行等方面发挥规范性、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 交通安全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在精神文化指导下,人们在交通参与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范式的表现,通过普及科学的交通安全思维、高质量的学习教育、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掌握必需的安全技能、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指挥等,建立中国特色的交通安全文化范式和行为准则,推动依法治理的“他律”向文化浸润的“自律”转变。
☞ 交通安全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交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主要包括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具及车辆、交通安全装置设备及各类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交通安全软硬件环境及其符号视觉等,是交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形象展示,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载体和物质基础。
“化”的传播——普及文化并建立社会共识
社会系统是由其基本组成单元及圈层所构成的,如图2所示。这些圈层定义了社会类别和层次,每一层都代表了一组共同的属性。
图2: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单元及圈层
在社会系统中,每个人都属于多个群体,具有多重属性,如图3所示,对群体的认同形成了我们的社会认同,才有了自我意识和归属感。群体文化影响来源和强度取决于人的认知、角色及背景。例如,一个男人要开车送孩子上学,承担“父亲”的角色,受到其家庭文化的影响;在公共道路上开车,则是一个本地“居民”的角色,会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到了公司后,转而扮演“员工”的角色,在履行货车驾驶人的职责时,则更易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图3:交通安全文化在群体及社会组成单元中的传播
因此,交通安全文化传播是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需要准确把握文化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模式和方法手段,开展交通安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依据经典的“5W”传播模式,针对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渠道(Which Chanel)、传播受众(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个方面,构建交通安全文化传播体系,面向组成社会基本单元及社会治理圈层,在“四位一体”交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社会协同共治和广泛参与,丰富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渠道,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常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交通安全文化环境及氛围,宣传引导和规范交通安全行为,通过创建一批交通安全文化优秀示范校园、企业、社区和村镇等单位,引领和带动其他社会组成单元及辖区,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交通安全文化共识,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交通安全文化。
五、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及传播的对策建议
加强交通安全文化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安全及文化建设有关精神,凝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交通安全文化精神实质,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相关指导性政策文件,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重点项目推动、社会共建参与的发展机制和政策保障。鼓励引导地方政府探索政策创新,增加基层交通安全文化供给,培育交通安全文化产业,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相统一的交通安全文化发展格局。
强化以规则意识为核心的文化宣传培育
交通规则是框定交通安全行为的边界,普及交通规则意识(理念)是现阶段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一是在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进一步明晰路权和通行权等交通规则及应用场景,并让交通参与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操作;二是在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再教育等环节上强化以规则出行为要义的学习内容;三是在交通安全文化传播中,更加清晰地表达“什么是规则出行、为什么按规则出行,怎样做到规则出行”;四是在交通管理和执法过程中,更加精准地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建立起“崇尚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交通安全文化示范工程建设及应用
一是打造交通安全文化普及的重点阵地。依托幼儿园、中小学校,将交通安全文化融入校园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规则启蒙教育,落实交通安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持续深化文明交通进驾校“五个一”行动(设立宣教阵地、讲好法治课、播放警示教育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举行新驾驶人宣誓),强化新驾驶人交通安全文化意识培训质量。二是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依托农村大喇叭、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做强农村交通安全文化宣传阵地,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工作,持续开展交通安全“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推动交通安全文化写入乡规民约。三是抓住关键细节持续推进。大力普及群众可知可感、接地气的安全理念,推动安全带就是生命带、规范使用头盔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普化于众。进一步落实好客车、旅游包车驾乘人员出行期间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多方力量,用好文明城市、文明乡村(镇)创建评比,带动交通安全文化繁荣发展。
拓展交通安全文化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充分运用媒体融合成果,统筹各类媒介资源,引入专业技术与成熟渠道资源,广泛传播交通安全文化理念,弘扬“正能量”。建议加强交通安全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引导传统艺术助力现代交通安全文化传播。同时在文化文艺作品中强化对交通安全文化的塑造传播,加强影视剧、文艺、娱乐真人秀等节目的创作、宣发、评奖等审核把关,杜绝负面效应,发挥大众文艺的正向引导作用。
加强交通安全文化研究和科学指引
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遵循文化发展繁荣、传播传承的客观规律,把握现代交通出行特点,守正创新。建议开展交通安全文化理论体系、内容体系、传播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凝练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交通安全文化价值观,面向各类交通参与者、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多文化内容,打造交通安全文化线上线下传播广域空间,完善人才、资金、技术、制度等关键性保障措施。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丛浩哲、朱建安、刘林)
编校 | 张翼飞、朱弘昊
声明:如需转载或开白名单,请留言联系获取授权!转载须在文首标注来源交通言究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