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新华网 | 讲好美丽河湖故事 凝聚水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2025-07-28 16:06  浏览:112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今年恰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10年。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的第三期“环境新闻茶座”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邀请新闻单位、行业专家、社会组织等各方面人士,近期在京进行了专题研讨。

2015年,我国启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年来,”碧水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水清岸绿、鸟飞鱼跃在广大城乡地区成为常态,有力地维护了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张波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新的时期,生态环保的主次要矛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期生态环保工作应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系统治理转变;从以政府为主,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转变;从单一目标、单一部门、单一区域为主,向多目标、多部门、多区域协同推进、共商共赢转变;从较为粗放的环境管理向精准科学依法转变。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李妍在发言中建议,环境新闻应深挖一些地方经验做法,生动展现美丽河湖的故事,引导公众参与美丽河湖保护建设。

北京朝阳区亮马河经过有效治理,现今已成为北京旅游消费的网红“打卡点”。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郭昊介绍了亮马河治理经验。他认为,生态治理深度联动城市更新与经济发展,推动环境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亮马河的实践证明了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过去十年的治理成就也体现在环境监管和信息公开上,环境保护有了更多元的参与。很多企业包括污水治理厂打开了大门,开始披露排放数据,促进了成规模的减排。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邀请广大网友“随手拍”,晒蓝天、晒绿岸、晒水清,见证了黑臭水体治理的不易,也见证了水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孙晓明介绍黄河流域工业水资源利用情况;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主任方应君分享了在长三角地区、太湖流域的所见所闻和实践案例。

中国环境记协主席刘友宾表示,回顾中国环境新闻报道走过的历程,水环境报道一直是重点报道领域。未来,媒体记者们应密切跟踪水环境治理思路的新变化,探索规律特点,主动设置议题,持续做好水环境报道,为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环境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白志军主持会议。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的理事会员就下一步做好水生态环境报道开展了深入交流。

环境新闻茶座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是媒体记者与环保机构沟通交流的联谊活动,旨在探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前沿话题,引导舆论,推动典型经验推广和问题解决。

来源 | 新华网 记者:曹滢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发布人:f5a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