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三大体系”建设大家谈】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创新
2022-06-24 13:50  浏览:103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



陶坚:复杂外部环境下国际关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为维护和塑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国家对国际关系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提高,对人才的全球胜任力、斗争精神和能力的要求更高了。要让学生增强行动力,我们的教材体系需要更新充实,培养方案需要修订升级;要让学生能够去“平视世界”,让学生具备斗争精神和斗争能力,老师更应该补强自身在这方面的短板。总之,提升新形势下国际关系专业教师队伍适应力的任务,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唐士其:中国未来国际关系人才的素质问题

外交和国际关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行业最基本的行业规范就是为自己的国家创造和平、创造更好的条件,这需要发挥规范的力量和文化的影响力。目前的国际关系是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演变过程当中形成了各种规范.中国有自己的原则和规范,这是跟他国打交道的重要依据。


牛军凯:东南亚研究与华南国际关系人才培养

在20世纪50年代,华南地区成立了几个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机构。目前,全中国东南亚有关的研究机构、研究所或者是某个大学下设的各种小的研究分支,大概有300到400个。当时,教育部在南方的三个大学布点了东南亚研究机构。厦门大学的南洋研究所,主要研究东南亚经济。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所,主要研究东南亚华侨,但20世纪60年代暨南大学停办了。中山大学研究东南亚历史,在历史系成立了东南亚历史研究室。


刘军:关于国际关系学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正在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不断向前推进。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当前情况来看,区域国别学、国家安全学等一些新型交叉学科发展迅速,这些新型交叉学科与国际关系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


徐步:必须加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人才培养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演变,大国关系深度调整,安全和发展两大问题更加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开展国际问题研究要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常怀于心,国际关系学科的老师们也要不断向学生传授有关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并内化于心,为今后成长为国际关系学科人才夯实基础。


(特别声明:学者排序按照专家发言先后顺序排列,学者发言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鸣谢:感谢记者孙美娟对本专题内容的帮助)


发布人:3c0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