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巴雷特(Christopher Barrett)认为,2022年这场粮食危机的到来,其实早已有迹可循。巴雷特指出,长期以来,政界和商界的领导者们一直未曾重视安全网覆盖面不足、农业和政策创新滞后等关键性问题,这导致农业—食物体系以及赖以生存的数十亿人在灾难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当前,全球粮食体系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国际机制和区域机制宜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弥补粮食安全治理短板,增强粮食体系的韧性和弹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采取相应的粮食安全保障举措,将资金、技术等硬实力和经验、知识等软实力结合起来,以期将丝绸之路打造成一条“丰收之路”“无饥饿之路”,进而构建中国与世界的粮食共同体。
创新是推动全球粮食系统转型和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期的一项研究预测,投资40亿美元用于粮食系统研发可以帮助东亚、南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解决饥饿问题,还可以大幅减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饥饿人数。虽然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数据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是想要创建环境友好型和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粮食系统,还需要配合制度创新以及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虽然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但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的民生防线时刻不能松懈。面对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国内充足、进口适度”的粮食供给和保障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国际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地缘冲突加剧、极端天气频发、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叠加久未消退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粮食体系生产贸易秩序受到极大干扰,使原就长期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的西非陷入粮食危机困境,并进一步诱发失业潮、难民潮,加剧西非地区冲突和社会动荡。在西非遭遇粮食危机时,协助西非纾困既是履行国际道义的应有之义,也有助于夯实我国在西非的战略支点、更好维护海外利益。
考虑到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大都制定了自己的粮食发展战略,出台了相应的支持与保护政策,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这些政策或直接或间接、程度不一地对粮食生产进行了利益补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利益补偿机制。美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粮食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同时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生产方式先进,所有这些共同造就了美国的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使之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粮食生产者和生产区给予补偿,支持和引导粮食产业发展,本文拟从补偿目标、途径、方式等方面对这些政策进行简要分析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