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女性拥有独立财产比例越高,法律就越重视保护她们的权益
2022-04-16 12:44  浏览:135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学者赵刘洋从女性“自杀”和“离婚”两个充满冲突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诉讼案例,分析清代以来关于女性的法律规定与实践、社会道德对法律的影响,以及女性权利的变化,写成了《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一书。女性在现代婚姻家庭里的纠葛和挣扎令他印象深刻,此后在枯燥的历史档案爬梳中,他更容易发现通常不为人关注的历史细节,并与之共情。“田野调查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对历史有更多的鲜活感,会发现从档案中读到的一些东西,和今天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依然有很多联系,历史和传统是有延续性的。”

清代女性被严重物化

第一财经:你书里谈到清代底层男子经常因为贫困、疾病等原因休妻、典妻,对贫民来说,妻子就和土地一样是自己的财产。从历史上说,清代女性这种被“物化”的程度是否非常恶劣?

赵刘洋:是。第一历史档案馆里与清代女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卷宗有两个,一个是婚姻家庭,一个是婚姻奸情,两个卷宗包含的数量非常庞大,有几十万件,我想表明至少有两大方面内容。

第一,清代的人口激增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挑战,于是通过强化妇女贞节和道德限制,应对社会秩序的变动。18世纪人口开始激增,到19世纪初数量达到3亿多,同时雍正还废除了贱民制度,原有的等级秩序越来越弱化,商品化趋势又在增强,人口流动变大。但是,清代地方政府的正规官员数量有限,历史学家萧公权做过统计,1749年平均一个县官要管理10万人口,到了1819年则要管理25万人口,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该怎样控制社会秩序就面临很大挑战。所以乾隆登基后非常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通过自上而下对妇女贞节进行表彰,来强化家庭道德伦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管理方式。

第二,那为什么当时又有大量妇女犯罪、违反家庭伦理呢?因为清政府虽然很重视家庭道德伦理,但治理能力有限,没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产生的原因。“康乾盛世”之下人口激增,商品化发展,但人和土地之间的压力越来越紧张,底层生存手段又非常单一,出现生存危机时农民不得不休妻嫁卖、典妻。因此,清代底层社会女性的生存压力跟前代比也更重。与此同时,清代政府对这一类案件又非常重视,尤其是涉及命案的,一般会从县衙一直上报到中央,所以今天在档案馆可以看到大量这类案件。

第一财经:那清代上层女性婚姻状况如何?和底层相比,她们在婚姻中得到的保障是否更多?

赵刘洋:我当时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看的资料是内阁刑科题本,记录的大多是相对底层的案件,这里面社会上层的离婚案件不多。西方学者中研究性别史、强调女性主义的历史学家,他们做了重新发现中国传统妇女的自主性的研究,看起来古代有些女性确实挺有自主性。但要注意的是,这些上层女性在社会中所占比例非常非常小。而且深入研究后会发现,清代上层女性的整个生活还是围绕男性展开,要么靠丈夫要么靠娘家,有非常紧密的依附性关系,不像今天的女性走出家庭领域,真正在社会里有自己的职业。

第一财经:18世纪的女性在遭遇调戏和侵犯时只能选择自杀?

赵刘洋:清代加诸妇女的一系列贞节要求,表明女性不是独立主体。这种依附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社会中对那些违背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受伤害的女性污名化。比如清代妇女如果被调戏了,因为社会极为重视贞节氛围,往往给女性带来巨大压力,不得不以死来表明自己的贞节。今天,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无论是法律制度还是社会观念,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独立性的认可都越来越强。

妾在民国法典中的“空白”

第一财经:民国时法律强调一夫一妻,但纳妾现象非常普遍,法律实践中还把妾排除在婚姻关系之外。这是否表明,尽管民国法律将离婚基于人格平等,对妾的态度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社会的女性歧视?而且法律对妻子和妾态度的不同,是否说明民国在保护女性权益上是非常矛盾的?

赵刘洋:民国时期妾的法律地位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和清代不同,民国时期的法律表现出对女性要加强保护的基本理念,国民党颁布的民法典跟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相比,关于妇女权利的保护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律理念方面主张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但当时社会中大量的妾怎么办?法典中没提,对妾既不否定也不肯定,把问题交给法律实践。所以你会发现,在民国的司法实践里,妾的身份区别于婚姻关系,由此带来的影响是,离婚法律对妾来讲不适用,大量妾的妇女权益难以获得相应保障。

非常有意思的是,妾在民国的婚姻法里虽然不属于婚姻关系,但法律实践中又认为妾属于家庭成员,是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同居的亲属和非亲属关系。当时法律规定,家长不能任意驱逐家庭成员,不能任意侮辱家庭成员,如果丈夫(家长)和妾的关系很好,但妻子无法容忍妾,妻子反倒是拿妾没有办法,因为法律规定不能任意驱逐家庭成员。这种情况下,妻子要么起诉丈夫要求离婚,要么跟丈夫别居。

第一财经:你怎么看一些离婚案件中,法院要求男方给全职妈妈“家务补偿”?

赵刘洋:其实2003年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就有照顾弱势的道德准则,比如女性在家庭财产方面不占主导地位,但在照顾老人和子女上比较多,法律规定离婚时女性可以要求补偿,但是这些法律主张比较模糊。家庭生活中的实质性内容该怎样纳入到实际赔偿,是非常复杂的,法院做出判决的依据,以什么方式来赔偿,如何去计算等,都需要总结经验,才能纳入到今后的法律实践。

离婚冷静期并不新鲜

第一财经:你书里为什么没写离婚冷静期?怎么看离婚冷静期?

赵刘洋:我的书主要讨论的是诉讼离婚案件,离婚冷静期是关于协议离婚时的规定。但法律诉讼程序是没有离婚冷静期的,尤其是那些如果能证明一方有出轨或者家庭暴力等明显过错的案件,一些法院会直接判决离婚。

其实离婚冷静期也并不新鲜,之前一些地方的民政机构就有相应做法,只不过后来被纳入法典中。另外,虽然以前没有离婚冷静期的规定,但是法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初次要求离婚的案件通常是驳回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承担了离婚冷静期的功能。如果过了半年以后又来诉讼,通常法官第二次就会直接判决离婚。

为什么会有离婚冷静期?法律主要还是希望能起引导作用,因为婚姻往往同时涉及子女照顾、老人赡养等,如果整个社会的家庭没办法实现基本稳定,就会带来很多问题。离婚冷静期主要针对闪婚闪离等情形。此外,当事人还可以直接起诉离婚,不受离婚冷静期的影响。增加了离婚冷静期,法院初次判决离婚的案件比例应该会提高。

第一财经:现在男女性别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又在逐年提高,对未来婚姻和家庭会有哪些影响?

赵刘洋:我的书里也谈到了,现在青年很少能自己在城市买房,需要父母帮助,他们跟原来家庭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很紧密,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明显密切于以前。2011年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关于财产赠与方面,法律实际上是把血亲置于姻亲之上保护。

这个司法解释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妇女权益保障受损,比如一个女性结婚多年,房子是男方父母在男方婚前给他买的,多年后离婚,女方也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她分不到房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法律实际上也在给予人们一个观念,即女性也要有自己的财产和房产,这就有可能推动整个社会观念的变化。女性的父母和女性自己会开始重视拥有自己的财产,也许整个社会对女性财产权的保障会发生观念上的变化,由此可能推动法律制度出现新的变化。当以后结婚不再是男性天经地义该买房,有房子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性拥有独立财产的比例越来越高时,会使得整个社会从法律上更加重视妇女财产保护。

第一财经:《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里引用的司法实践止于2013年,如今差不多10年过去了,这些年出现的哪些婚姻新现象值得你继续关注?

赵刘洋:一个就是刚才讲的女性财产变化,独立拥有财产对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我写《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时,女性拥有婚前独立房产的比例还比较低。

另一个是很多人关心的离婚冷静期,这本书今后如果修订,我会写有了离婚冷静期后对妇女权利的影响到底怎么样,会围绕某个城市做微观研究。

还有,这些年一线城市不少人为了买房进行所谓的“假离婚”,这个现象很多人也感兴趣,但很难研究,因为从诉讼文书上看不出离婚是真是假,不可能有人跑去跟法官说“我离婚是假的”。“假离婚”其实还是涉及书中讨论到的财产权利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但是也有些人借机真离婚了。所谓的“假离婚”现象背后,也显示出财产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复杂状态。

所以,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过程中,我们中国人的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很多变化,但又有很多延续性。法律制度推动了社会观念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本身又带给法律制度很复杂的影响。正是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我们才可以从法律社会史的角度,看到婚姻家庭的复杂性和魅力。

《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

赵刘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 2022年2月版

发布人:baaa****    IP:106.39.7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