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健康中国·行走云南 | 朝着大健康,向前迈大步
2023-12-05 18:18  浏览:74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云南省委提出“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奋斗目标。日前,本报“行走健康中国”报道组走进云南省,探访该省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树牢和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足迹。

“总是想到大家”


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二号门诊大楼、五号住院楼,老年病多学科诊疗门诊、老年病综合评估门诊、老年心理咨询门诊、老年康复门诊、记忆门诊、头痛门诊等老年病各亚专业门诊依次展开,步履蹒跚、银发满头的就诊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搀扶或引导下,进进出出。

截至2022年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数量接近4700万。“2022年,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747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48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从2010年的76.3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95.6万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万苹介绍,全省747万老年人中,约400万人患有慢性病。

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将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思路出发,多年来,万苹和同事在医院建立了老年营养支持、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治、老年抑郁、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肌少症等多学科诊疗团队;同时,全力推动建设老年综合征智慧管理与干预体系、智慧化多学科会诊平台、云南省老年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网络平台。

“这些平台免费向云南省16个州(市)的67家各级医院老年医学科及社区推广应用,并且在全省11家医疗机构建立专家团队工作站及1个学科发展联盟单位。”万苹介绍,通过常态化下乡开展培训和帮扶,目前,省、市、县、乡、村五级共管的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体系已初具脉络,确保每一位老人健康有人管。

影响云南出生人口质量的遗传疾病较多,主要包括以唐氏综合征为代表的染色体病、以地中海贫血为代表的单基因遗传病等。“我们与全省80多个医疗机构成立出生缺陷防治专科联盟,仅在去年就筛查出700多例出生缺陷风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科副教授唐新华介绍,联盟通过医疗资源、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合作共享,搭建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实现精准预防和干预。

为破解全省儿科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难题,作为云南省儿科联盟理事长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也在发挥着区域引领和辐射作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往往缺乏救治患病儿童的经验。我们的工作不能局限在医院围墙内,而要‘总是想到大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患儿的能力,需要持续传帮带。”昆明市儿童医院院长张铁松表示,该院与全省135家医疗机构签订联盟协议,通过技术输出、管理指导、派出专家驻点帮扶等形式,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

“资源落到基层”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金牛镇中心卫生院,临近中午,中草药的香味在门诊大厅飘荡。一位就诊居民走到一台自动保温机前,接上一杯用中草药熬制的饮品喝了起来。

卫生院院长周莉莉介绍,该院中医馆根据节令气候特点,配制不同的方子,熬制具有防病养生功能的大锅药,供就医患者和周边群众免费饮用,至今已坚持7年多。

“大锅药已经成为卫生院的一块招牌。我们也正努力将另一块招牌——心脑血管救治站擦亮。”周莉莉带领记者来到一间诊室。诊室内配置了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救治设备,墙上挂着“急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流程”“急性心衰处理流程”图表。

“按照县(区)初评、州(市)验收、省级抽查的程序,严格对照建设标准验收,救治站接受了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辐射和上下联动4个方面共计48项指标的评价考核。医务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掌握急危重症患者早期识别、溶栓治疗、转诊等能力,每个月都会抢救几名突发心衰或脑梗的患者。”周莉莉说,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与县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紧密衔接,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率。

“云南省将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作为急救体系在基层的拓展和延伸,从省级层面高位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资源落到基层。截至目前,全省整合资金2.7亿元,省级财政按每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40万元的标准给予建设项目补助,在乡镇卫生院建设心脑血管救治站708个,覆盖全省51.7%的乡镇卫生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车刚介绍,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和救治能力,填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地溶栓治疗空白,初步搭建了覆盖全省急性胸痛和脑卒中患者的快速救治网络;仅在2022年,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就抢救急危重症患者3.5万人次,上转患者2.4万人次,就地开展溶栓治疗416例。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三街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成功为80岁高龄低体重心梗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及时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并紧急转诊至上级医院,挽回患者生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医务人员的接力呵护下得以保全,这就是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具体体现。”云南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云南省正加快构建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现在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医洪永杰表示,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没有了顾虑。据了解,从2020年起,云南省将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平均500元,增加部分用于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2020—2023年,云南省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3.59亿元用于补助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在省级层面对乡村医生养老作出制度性安排并给予财政保障。

“健康就是生产力”


在古生村漫步,看得见苍山、望得见洱海,村民生活在安详的氛围中。

“全州共有1093个村卫生室,经多年持续建设完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100%。”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主任杨波介绍,全州共有12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设113个慢病管理中心,通过抓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评估等工作,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古生村民居古朴、青瓦白墙,共有439户、1842人。村民守着青山绿水,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努力。

在古生村卫生室门口,两个石墩上设置着洗手台,青铜材质的水龙头一旦感应到人手靠近,便哗哗地流出水。“这个洗手台是便民设施,水电费都是政府承担的,村民不用花一分钱。”洪永杰在一旁解释。

无论是在古生村还是云南省的其他地方,便民洗手台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云南省从环境卫生小切口入手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据了解,2020年,云南省创新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其中,全省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城乡厕所53.4万个,彻底解决厕所数量少、如厕难、卫生差等问题;建成洗手台11.7万个,实现旅游景区、医院、广场、商业街等公共场所洗手设施全覆盖。

为方便群众和游客查找,云南省把全省公厕、洗手台信息录入“游云南”App。“7个专项行动”推进了云南省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同步改善。如今,云南省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99.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标配。

“健康就是生产力。”云南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云南省还科学设置67项评价指标,更加有针对性地推进爱国卫生新的“7个专项行动”。同时,全省开展健康县城建设,高水平打造一批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的会议室,挂着一幅云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布局总图。在时代的潮头面前,该院提出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区域儿童医学中心。随着工作紧锣密鼓向前推进,昆明市儿童医院增加了昆明医科大学儿科学院、云南省儿童医学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头衔”。

“基层医务人员的观念、思想、能力持续与时俱进。更好守护人民健康,大医院最需要做的就是往前再推一把、送一程。”张铁松表示,医院工作的重点早已不局限于对身体疾病的治疗,还通过开设“病房学校”等措施全方位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快乐成长。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叶龙杰 记者 姜天一 谢文博 特约记者 叶利民

编 辑 :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7bf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