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老林业人的林业精神
2022-06-13 09:59  浏览:175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财发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财发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看到贵州山清水秀,你可知道多少年前,它叫夜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贵州现在到处是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贵州一张靓丽的名片。北纬25度,东经104度,这个交叉点不仅带来了西南煤海,也带来了中国凉都,这就是盘州。作为早年件三线建设的主战场,这座城市为国家的工业建设贡献了坚实的力量。然而盘州市生态环境曾面临崩溃的边缘,最严重的时候,森林覆盖率仅7.55%;空气总悬浮微粒超过当时国家标准的4.4倍;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不到3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一批批有志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的“建设新中国”,“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为祖国建设献栋梁。在为祖国献木材的同时,林业职工又响应周总理“多造林、多栽树,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号召,对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对内地和东南地区荒山植树造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所想、所盼、所急,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互相交融,贵州百姓富、产业优、生态美的画卷渐次展开。

盘州市是贵州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处喀斯特山区,陡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70多年来,林业人奋斗在广袤边远的深山、荒山中,春夏雨露湿、秋冬霜冰寒,坚守育青山。一代又一代的林业人步行几十公里,背运食物工具,风餐露宿,护育出了生态盎然的绿水青山。他们坚决扛起历史使命,在困难面前当仁不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原盘州市国土局职工黄裕凯就是其中的一员。

黄裕凯的父亲是一名老林业工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早早地,生态的种子就在幼年张英善的心中扎了根。自记事起,他就看见父亲一年四季都在大山中摸爬滚打,干着采、育等工作。艰苦而琐碎的林业工作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小他就对营林工作心生向往。黄裕凯觉得也许是上天安排,成年之后又接力父亲黄朝未走完的林业道路。他说,记得那是一九八零年,享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恩惠政策,父亲退休后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先是在盘县牧原常青山苗圃场育绿化用苗供盘县城市绿化,一九九零年调进林业,从此以后至退休前做盘州的林业工作。

据他回忆,一九八四年前的林业发展,林业局这个部门只是一个名词而已,时盘县发展造林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有些地方造材也是很粗放的,没有按照造林技术标准去发展造林。在一九八四年改选林业局局长后,专业学校,时任林业局局长的杨开忠以所学的林学专业知识理顺林业的发展。先是了解盘县境内的雨季,气候特征,境内土肥条件等造林因素,改变了过去的粗放造林的特征。他们先是抓育苗,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盘州的的气候特征。海拨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最适宜杉树、柳杉、华山松等树的生长。有不适宜这些树木生长的地貌就封山育林,所以在适宜上述生长的树木地内育苗,这样减轻人力的的运输,增造林成活率。然后是生林,盘县的造林季节是雨季。上一手的育苗,供第二手或第三手的生林,这是最佳的苗龄选择、多手生的尚龄不能造林,因此活率太低。造林的形式多样,发动集体造林,联生林,个人造林等。将造好的林,技术员检查以活率达90%以上,才用仪器科单的测量方法绕测造材地的周边回园,并用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句绘,句绘与实测的面积误差不能超过百分十。将验收生林的结果整理好后,把验收的资料整理齐全填好收据,收合格的造林面积贷款金额送局财务室下放贷款给造林者,每亩15元,分三次贷完。最后是存档,林业局的造林档案整理的非常好,是各部门的表率,曾多次受到政府的表彰。

林业工作是艰苦的,每一个林业人都有着“踏遍千山,只为山更绿”的梦,为了这个美丽的梦,他们愿以满脸灰尘换绿水青山。提起当年的情景,黄老一直在强调敬业精神,他说, 林业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业,搞好林业就是要学习和发扬 “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敬业这是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态度,能力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修养那就失去工作意义。林业工作不能在室内摇控操作,必须要亲自到山头地块,特别是造林之季的到来,是风里来、雨里去,大多数林业人都有风湿关节类的疾病以及各种由于饮食条件而引起的胃病。记得有一次为了调查原忠义区区副委书记发展的造林,从忠义街沿途几十公里,一路淋着大雨,一些路段泥泞坑深二三十公分,没有绕道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晚上睡在羊圈之上,蚊子的飞鸣声更是萦绕耳边,眼睁睁的等着天亮。验收造林更是翻山越岭,测量时被阻障物挡住视线还的避开,遇着悬崖峭壁还得绕道测量。山高坡陡海拔高,爬山时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每天在林海里穿行几十里路,到任务完成时,装备破烂,衣着褴褛,泥土满身。就这样,他们从意气风发走到两鬓斑白,走过了几十载春秋,在盘州的山川大地上奉献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岁月。

林业产业是绿色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发展林业产业既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潜力所在,又是实现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优势所在,还是推进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重要领域,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意义重大。黄老为代表的老一代林业人,以化己为木的敬业态度,践行了了林业人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造福今人,也造福后人;不仅造福国人,也造福人类,这是林业人特有的博大襟怀。

盘州的高山和峡谷给我们带来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景致,却让我们失去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一马平川,我们只能遇山开道、遇水架桥。“十三五”以来,盘州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让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转变为绿色资本、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从2002年开始,盘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2022年盘州市森林覆盖率达62.66%;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3.9万亩,珠防林工程0.4万亩,低效林改造90000亩,2019年12月盘州市被贵州省绿化委员会命名为森林城市。2020年4月,盘州入选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的“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入选“全国百强县”、“中国净水百佳县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带领百姓群众力争上游的决心和勇气。百姓过得好不好才是真正试金石,前辈已经把路铺好,我们这一代党员干部要永远以在路上的执着精神,不断淬炼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让盘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锐意前行不断迈上新台阶。


发布人:e48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