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老人,如何老吾老
一条窄窄的胡同里坐落着一家毫不起眼的养老院,一位老人正在护工的搀扶下缓慢地走出来。这位老人姓钱,今年已是92岁的高龄,本该安度晚年的她却把自己的孩子们告上了法庭。
九十多岁的钱老太有四个孩子,自2002年老房子动迁后,一直跟随小儿子一家生活。可是住的时间久了,和小儿媳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022年9月,二女儿在去看望钱老太时,发现老太太一日三餐都在老年助餐点吃,衣服也脏兮兮的,如同乞丐一般。实在看不下去的二女儿将钱老太送到了养老院。
白云法官向养老院了解到,钱老太在养老院的费用大约需要5000多元一个月,钱老太每月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的养老金,其中近1000元的差价就成为钱老太的诉求。除已经去世的老大外,钱老太把三个年近七旬的子女诉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要求支付赡养费。
父母是高龄老人,子女是低龄老人,这是现代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养老现状。但是,赡养作为法律规定的义务,并不能因为年龄的问题而拒绝履行。
白云带着法官助理姜悦实地调查走访,向街道老年维权救助站了解情况,到小儿子家听取了小儿媳的意愿。时间来到开庭的日子,在经过同意后,白云组织各方进行庭前调解。
在背对背调解过程中,小儿子的态度让白云法官的调解过程推进得异常艰难。白云法官疲惫地发出感慨:“我刚才有一团熊熊燃烧的调解之火,被他的这个冷水扑灭了。”
在经过反复沟通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小儿子每月给付母亲赡养费900元,二儿子和女儿每月给付母亲赡养费各500元。
在给钱老太送达文书时,法官白云也送给钱老太一份礼物——一张孩子们的合照。钱老太十分喜爱并对法官表示感谢。
单亲养孩子,怎能幼吾幼
邱某告诉法官,“我已经五年没有见到女儿了,这个事情再不解决,孩子可能会忘记我。”
邱某和陶某因感情不和离婚后,女儿由母亲陶某抚养,父亲邱某按照约定正常探望女儿并支付抚养费。一年后,邱某提出要探望女儿时,陶某却以女儿身体不适、不愿相见等各种理由推拒。令父亲邱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便是五年。思女心切的邱某将前妻陶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保障其探望女儿的权利。
母亲陶某说,离婚后,邱某来看过两次女儿,但是每一次都会发生争吵,不欢而散。女儿也因此受到惊吓,感觉身体不适。母亲陶某认为如果孩子不愿意见父亲,她就没有办法去干涉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成为这起探望权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的关键点,于是,金晶法官约了小姑娘放学后见面,想听听她的想法。
“你还记得爸爸吗?”
“不记得。”
“爸爸还留了你小时候的照片,你看着能想起他吗?”
“不记得。”
“他也蛮想来和你聊聊,能不能接受他来看看你啊?”
“不能接受。”
“爸爸也想知道原因,可以说一下吗?”
在孩子的沉默中结束了这次的见面,金晶法官和书记员李慧馨第一时间向邱某反馈了孩子不愿意见他的想法。再三考虑后,金晶提议让邱某用手机录一段视频,等有了合适的时间可以拿给女儿看,说不定会发生转机。
第二次见到孩子时,金晶将视频拿给了小姑娘。小姑娘看完视频后悄悄发表看法:“眼见不能为实。”此后,金晶法官为孩子安排了一场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告诉法官孩子没有安全感。
金晶本打算在法官和心理咨询老师都在场的情况下,让父女俩见一面,结果小姑娘当天并没有出现。但是父亲和母亲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同意父亲对女儿进行探望。
离婚是理性选择,但是保护孩子才是“最优解”。当孩子内心竖起拒绝沟通的“高墙”时,需要父母用柔软且坚定的爱一点点拆除屏障,让孩子那份因为家庭关系发生转变而丢失的安全感慢慢回归。
《家事如天》第三季,自3月11日起每周六12:00央视频,19:22在CCTV-12《现场》栏目播出,敬请关注。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作者:裴蕾丨编辑: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