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请看一位读者的来信。
(向上滑动启阅)
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不知为什么我花父母的钱,总有一种负罪感。每当父母带我去游乐园游玩,去商场给我买衣服,我都很舍不得。父母挣钱不容易,我怎么能乱花呢?同学们也都说我太节俭。老师,难道我为父母省钱错了吗?
本期我们邀请重量级心理咨询专家宋丹
为这位同学答疑解惑。
宋 丹
本期特邀心理成长导师
青年文摘杂志社特邀心理咨询专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研究生,多家杂志心理栏目特邀专家、撰稿人。
同学:
你好!
看到你的提问,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你心疼父母赚钱的艰辛,想为他们减轻负担。另一方面,面对日常的游乐园玩耍、添置新衣,你用了“负罪感”这样的词语,难免让人觉得你内心有些过于沉重。
荀子讲“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意思是,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从古至今,节俭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凡事有度,并非越节俭越好。
适度是一种现实的匹配,如果一个家庭月收入3000元的孩子总是渴求过万元的手机;或者一个家庭月收入3万元的孩子,总是因为买了300元的东西就自责,这都是外在现实与内在现实的不匹配。如果你的消费水平是家庭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你却产生了与现实情况不匹配的极大的负罪感,那就需要探讨一下,你的这种心理从何而来了。
未成年人对金钱的看法主要是通过养育者传达和建立的。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父母不会在经济上限制孩子,但会在给孩子花钱的时候说:“我们每天在外奔波辛苦,就为了养这个家,养活你。你今天要买个零食,明天要交学费,我们不拼命行吗?”这些父母不断强调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为了孩子,这是一种情感绑架。大多数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日渐敏感,理智上他们认同父母的话,觉得父母没有亏待过自己;但情感上,他们会感觉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是需要用成绩或其他形式去回报的。
还有一些父母习惯于过度忽略和牺牲自己,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家长把最大最好的水果留给孩子吃。此时吃到水果的孩子看似幸福,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压抑的。因为他们同样爱着自己的父母,如果自己每得到一分就意味着父母失去一分,那无异于是把自己的满足建立在父母的血泪之上。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成年来访者,他早年便离家读书,如今已经事业有成。他常常对自己的消费观感到困惑,每当他躺在自己舒适的床上,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远方的父母还没有自己住得这么好;他外出和朋友吃饭旅游,又会想到父母年事已高,还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日子……经过讨论,我们发现他无法花钱的深层原因,源于对父母的负罪感,他的父母就是那种以强调自己的牺牲来给他花钱的类型,这导致他始终背负着对父母的罪疚感,觉得只要是给自己花钱,就对不起父母。
如果你的困惑确由心理原因而生,那么不妨看看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的金钱观。金钱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我们实现一些愿望和欲望的手段,正确识别自己的所需和所欲,适度、理性消费即可。
第二,理解父母言语背后的潜台词。当父母的言语让你感到压抑时,思考一下他们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他们是在说“这个东西太贵了,我们消费不起”,还是在说“你好好学习了吗?如果你学习成绩不好,我凭什么爱你”。区分父母是就事论事还是上纲上线,他们的愤怒与哀怨背后可能隐藏着自己的脆弱,并非因你而来。
第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你感到内疚、自责时,清楚地告诉父母你的感受以及对你造成的长期影响,请他们尽量不要再用同样的话语给你造成类似的压力。当然,一种模式的改变是需要时间去磨合的,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信任,共同反复实践以求最大程度的安全与舒适。
最后,可以学着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比如,每个月制定预算,规划必须购买的物品,并确定消费上限;提高消费品质,不盲目追随低价促销,而是选择真正的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另外,精力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在假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不仅可以赚到零用钱,还可以拓宽眼界,增强技能。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