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贸易畅通专题论坛发布《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13—2023》(下称“报告”)。该报告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撰写,第二次亮相高峰论坛,也是该院自2018年起,连续第6年发布该系列报告。
报告强调,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额近2.9万亿美元,较十年前上涨近76%,丝路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展现出强大韧性。截至2022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存量3099亿美元,是2013年的2.7倍。2022年,中国吸引共建国家对华直接投资211.1亿美元,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成合作新亮点。2013—2022年,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达到2万亿美元、1.3万亿美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为共建国家经济复苏带来新动力。国际发展合作强调“小而美”和惠民生,结合硬援助和软援助,统筹无偿、无息和优惠贷款资金,兼顾双边和多边渠道,注重时效性和本土化,援助理念不断转型升级,援助政策工具箱更趋丰富。
值此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及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报告系统总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贸易往来、投资合作、发展合作、地方共建等方面举措与成就,对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做积极研判。
报告指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是共享全球发展红利的幸福之路、促进中外文化融通的文明之路、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合作之路。
报告显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纵深推进。数字合作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共建国家提升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升数字发展能力。绿色合作助推低碳发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吸引来自43个国家的合作伙伴,《“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成员扩大扩大至17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签署机构和14家支持机构。卫生合作构建生命屏障,中医药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创新合作挖掘增长动能,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发起“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启动中国—东盟、中国—南亚等科技伙伴计划,让创新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共建国家。金融合作提供强力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6个成员,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中资金融机构在共建国家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多元,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人文合作搭建民心之桥,文化互鉴渠道持续拓宽,教育合作成果日渐丰富,旅游合作稳步推进。
报告认为,面临仍然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将与共建国家一道,开展更高质量共建合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更广领域合作空间,探索更多新的合作方式,织就更紧密的合作纽带,持续夯实金融共享平台,筑牢更稳定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