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年仅40岁的淦家阅接棒安聪慧,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带领这家年销量超过100万辆、数万名员工的汽车集团开启了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关键转型。
过去几年里,大众、丰田、本田等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普遍不太成功。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越是成功的企业转型越是困难,因为之前成功的经验、思想、行为模式都可能成为转型的惯性阻力。事实也是如此,从燃油车往新能源车的转型,不仅仅是动力总成的切换,而是用户认知、研发、生产和营销系统性的变革。
在智能电动车赛道,车企CEO们面对的是“N岔路口”,混动、增程、纯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如此多的领域,选择哪条路径?是全部投资还是只投一部分?交给供应商能否具备快速迭代的能力?全部自研的话巨额的资金从何而来?燃油车市场在快速萎缩,企业资源全部投向新能源车,如何维持燃油车的竞争力,护好关系企业命脉的业务基盘?产业变革与疫情因素叠加,车企CEO们过去几年普遍很焦虑。
而吉利汽车在蛰伏2年后,终于走出一条全新的增长曲线,新推出的银河系列首款车月销量迅速破万辆,更大规模的技术与产品全面布局即将展开,领克全面电气化布局也崭露头角。不出意外的话,吉利汽车集团将成为比亚迪之后,第二家在新能源市场取得高速增长的大型中国汽车集团。
淦家阅如何走过2021年~2023年,过去几年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与淦家阅展开了对话。
记者:你40岁就担任吉利汽车集团的CEO,赶上了疫情,也赶上了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这么一艘大船调头转型,想必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你有没有特别焦虑的时刻?
淦家阅:传统车企的领导会焦虑,新势力企业的领导也会焦虑。只要做企业的人都会有焦虑感,一个对企业没有焦虑感的人是干不好企业的,这个“焦虑”我称其为“责任”。正是因为有责任了才焦虑,才想怎么把它干好。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定要有责任感和操心,但不要让它变成没有方向、方法和秩序的焦虑。
另外也正如你所说,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现在讲行业到了“N岔路口”,为什么?以前就是燃油车一个方向,现在加了新能源、智能化。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家要思考的问题要更深、更全面,要把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了解清楚,持续的变革创新,不固步自封、不关门造车,用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外面的世界,才能够让企业有更好的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记者:传统车企一方面要面对燃油车市场份额快速的萎缩,另一方面要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额的资金,还要对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进行变革,如何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淦家阅:李书福董事长曾经问我要怎么做好新能源汽车?我说了九个字:选对路、用对人、分好钱。第一是选对战略方向、产品方向,投资也要跟得上。第二是用对人,没有信心的人要移走,不管他是院长还是副总裁,或者是员工。第三就是分好钱,做好价值分配。
企业战略方向要跟资源配置匹配,没有资源配置不可能完成目标。同时也要务实,要把现有的资源充分地挖掘使用。我们很坚决地把几何研究院独立,推动与沃尔沃发动机共享,把资源发挥到了极致。另外,我们要从全价值链上打造一个“大吉利”,包括吉利、供应商、经销商,要打造“命运共同体”。
我们还思考要经销商模式,现在很多公司谈直营,我们谈“直连”,发挥经销商的优势,与我们形成合力。直营的本质和精髓究竟是什么,服务的宗旨是什么?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战略定力。
2018年下半年,吉利汽车的发展势头还比较好的时候,我们抛出来“要活下去”,有的人认为我们在“凡尔赛”,因为吉利汽车在2018年表现还是可以的。为什么当时要说“活下去”?因为我们意识到后面会越来越难。事实证明,2019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都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
2020年以后,我们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发展会越来越快,并且一定要在纯电和混合动力两条线路“双管齐下”。所以在2021年,我们提出“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提出了“智能吉利2025”的大战略,我们坚定地认为“新能源+智能化”才是出路。到今天为止,我们所有的行动、所有的步伐都是根据“智能吉利2025”的大战略在一步步落实、践行。
方向定下来,接着就是怎么实施的问题。我们先把极氪拆分出来,聚焦所有资源组成“尖兵团队”,来突出重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吉利汽车的“基盘”搞得更结实,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打好,这是未来发展必备的条件。所以当时我们提出每年最少要投200亿以上搞研发,实际上投入不止这些。从2020年到2023年,我们就是通过投入来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然后才是解决“好”或“不好”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跟别人去竞争。
记者:吉利汽车集团过去几年采取了哪些变革的举措?
淦家阅:变革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企业要想发展,就要有不断变革的思想。2021年我们决定搞新能源,但包袱很重,燃油车还不能丢,怎么办?首先从组织上变革,把几何研究院独立,把燃油车和新能源的研发分开。当几何新能源发展得不错的时候,我们开始考虑吉利汽车未来如何新能源化,我们决定要重新推一个强有力的、能够跟我们资源匹配的新系列,也就是今天的银河系列。到今年1年半时间过去了,我们今年初又进行了改革,让几何研究院把吉利品牌研究院反向并购掉,因为我们现在的阶段已经不是开始向新能源转型,而是全面向新能源转型。
在营销层面,吉利品牌的销售公司一分为三:吉星事业部、几何事业部、银河事业部。三个事业部小团队作战,大中台在后面。新能源的打法和考核逻辑与燃油车不一样,以前燃油车业务更强调订单,新能源业务要更看重驾驶体验感、线索来源、客户满意度、品牌的认知。我们三个事业部的考核方式都不太一样。
记者:吉利目前有极氪、领克、吉利三个品牌,吉利又有银河和几何产品序列,这么多品牌会不会产生内耗和资源争夺的问题?
淦家阅:吉利的品牌规划很清晰。极氪主攻30万以上纯电智能车,领克主要方向是20万元以上的插混市场,30万~40万元的产品也会有;吉利品牌的定位主要是20万元左右的市场,并且承接20万元以下价格的市场。三个品牌的战略承接不一样,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也会根据不同车型的定位区别,采取不一样的技术路线。在这背后,我们有技术委员会来协同。
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的竞争是“三电”,下半场是智能化。如果我们在上半场不掉队,在下半场如何要做到更大的超越?我们的整体规划是“一网三体系”,“一网”是打造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以e-CMA架构、SPA架构、SEA浩瀚架构为新基建,加上操作系统、芯片、技术数据、卫星科技,把它们联合成一张智能科技生态网。“三体系”是智能能源、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在这些基础上去练好内功,打好基础。
记者:现在行业里唱衰燃油车的声音很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淦家阅:燃油车不太可能会全部被替代。我们现在看到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最高达到了37%,但是放在整个汽车保有量里看并不高,中国汽车的存量大约有3亿台车,新能源汽车存量约2000万台,占比6%~7%。如果新能源汽车存量的占比到了20%,电网会面对很大的压力。
记者:作为汽车行业最年轻的大型汽车集团掌门人,你过去3年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和思考?
淦家阅:我一毕业就在吉利汽车工作,吉利汽车能发展到今天,我认为有一个特点是个人的角色弱化,组织、体系和文化才是更重要的。吉利汽车更加依靠的是体系化的能力和文化的能力,当然战略大方向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就是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完成一个使命。